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宫腔镜的手术技巧
因宫腔镜手术与常规妇科开腹手术差别很大,在如何切割、止血及对一些具体病变组织的处理时有一定的操作技巧,现简述如下。
  1、切割组织步骤
  (1)将电切环置于需切除组织的远侧、被切除组织的表面,当移动电切环开始切割时,第一步先启动脚踏开关,并在手中感觉到有切割作用时,再移动切割器的手柄或弹簧,电切环按切除要求而切入组织,并顺势将组织按需要切除的深度切下,移动速度一般是1cm/sec。切记在一处固定的部位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秒钟,否则电能热辐射会导致子宫穿孔。
  (2)在每刀切除结束时,应见到有组织从创面上切下,但只有在电切环移入镜鞘内,再放开脚踏开关,才有可能将组织完全切割下来。
  (3)切下的组织一般呈条状,两头略薄,中央较厚,状如小舟。组织片的厚度与电切环放置的深度成正比,其长度则根据电切环及镜鞘移动的距离而定。
  (4)以宫颈内口为支点,调整切割组织的厚度。
  (5)欲切的组织较厚时,应使电切镜鞘的头部略作前倾,使电切环能切入组织,然后即将电切环略向深处作弧形移动,至切割结束,再将镜鞘略抬高,使组织顺利切下。
  2、切割方法
  (1)后拉法:是使用被动式切割器最常用的刀法。即看清远端的病变后,回拉扳机,切割环即向前伸出,抵达目的物处,如目的物为息肉则将息肉套入环内,松开扳机,扳机回弹时切割环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即向后拉,此时术者根据需切深度,以宫颈内口为支点,下压或上抬切割器,切割环经过之处将组织切割分离,切割环后拉至鞘口时,即将组织块切下,基底切割面因电凝作用而呈黄白色。
  (2)前推法:将欲切除的目的物对向内镜前方,回拉扳机,向前伸出的切割环切入目的物。
  (3)横扫法:适用于切除宫底病变组织,将切割器置于目的物的一侧,切割环对向目的物,回拉扳机使切割环抵达目的物处,握住扳机不放,横向移动切割器,将病变横行切下,切除官腔内粘连及子宫中隔均用此法。
  (4)边切法:用切割环侧方的边缘切割,可防止切入过深。
  3、宫腔视野不清及其处理,宫腔视野不清,一般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宫腔内白茫茫如云雾状,此因宫腔内充水太少,子宫不能充分膨胀之故,可见于:①子宫内膜肥厚、水肿,突向宫腔,不能充分扩张展开。②灌流液的注水压低于所需压力13.3kPa(100mmHg),致官腔膨胀不充分。③出水吸引压力大于所需压力13.3kPa(100mmHg),出水吸引压大可将下水管吸瘪,宫腔液体吸空。
  (2)宫腔内血红一片,可见于下面情况:①宫腔内壁小血管广泛渗血,此时应将内镜取出几次,将血液冲出;②宫腔内的凝血块或宫颈黏液被吸,堵住了外鞘的下水孔,致使血液不能排出;③宫腔镜前端挂上了凝血块或组织块;④宫腔镜前端抵住了宫底或侧壁。
  4、切除各种病变的特殊要求
  (1)黏膜下子宫肌瘤:因镜下视野狭窄,看不到肌瘤全貌,难以掌握方向,故应多看B超屏幕,了解切割范围及方向,防止切入宫壁。
  (2)子宫内膜切除术
  ①有时宫腔深处视线不清,也可从子宫下段先切,待宫腔较大后,灌流液注入增多,视线会逐渐清晰,切子宫上段及底部不致困难;
  ②下刀最好一次切得够深:如切得过浅,基底层子宫内膜仍然存在,日后再生,仍然出血,而不管深浅,只要切过一次,基底即呈黄白色,补第二刀时难以掌握部位和深浅;
  ③因宫腔呈倒三角形,子宫下段有时向内突,电切后引起子宫收缩,此处内突更加明显,需切其上方的病变时,则可先将下段高出于上段病变的宫壁切去一层,再切上方当无困难;
  ④子宫底比子宫下段宽,如切净后的宫腔呈锥状或底部偏向一侧,应寻找对侧有无未切的子宫角;
  ⑤如切过的基底呈毛茸状,乃电灼过的内膜组织,未切到子宫肌层;
  ⑥子宫受电切刺激后收缩,致两侧前后壁贴在一起,宫腔内膜切净后,应等待片刻,于子宫松弛时两侧壁又可见到条状内膜,需补切之;
  ⑦宫角壁薄,容易穿孔,切割内膜时需特别注意。如能在B超引导下操作最好。切除宫角的子宫内膜时只能用后拉刀法,切勿前推;有的病例宫角深,切割环较大,进不去,则改用电凝滚球送入烧灼子宫内膜亦可。
  5、止血对宫腔镜手术的初学者来说,止血是一项基本操作,可能比熟悉切割更为困难,但必须逐渐熟练掌握。电切过程中,出血程度因病情及术者经验有很大差异,轻者仅为点滴出血,重者甚至需要输血。因此,手术中快速、准确止血是防止失血过多的关键。
  如何减少术中出血及彻底止血?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子宫内膜变薄以利于切除,如术前药物处理或术中先行刮宫然后进行内膜切除。
  (2)保证灌流液有足够的流速,使手术野保持清晰。
  (3)切除子宫内膜深度应在内膜下2~3mm处。因子宫肌壁的血管层位于内膜下5~6mm,如切除过深,损伤血管层可致大量出血,且不易控制。
  (4)切除创面应光滑平整,有利于看清楚喷血的血管。对不易看到隐蔽在组织后或组织间的出血点,盲目电凝止血往往不理想,应将隆起的组织切除,显露清楚出血点后再止血才容易成功。
  (5)顺序切割,每切除一个部位待止血完善后,再切割下一部位。避免创面太大,出血过多。多处出血,易造成手术野模糊,影响操作。
  (6)较大动脉出血或直接喷向接物镜的出血,将电切镜稍稍向后撤,避开出血动脉,同时仔细观察,待看清出血点后及时伸出电切环或电滚球压迫创面,有助于看清出血点。有的小动脉出血时压力很大,喷向子宫侧壁再反弹回来,使真正出血点不易被发现,需将电切镜旋转180度,在对侧寻找出血点。有时出血点恰巧在未切净组织的后面,此时将隆起的组织切除后,即可见到出血点。
  (7)血凝块下方出血时,需用电切环刮掉血凝块才能看清出血点。
  (8)如子宫肌层深部的血管被切开,电凝止血困难时可放置Foley导尿管,剪掉前端仅留球囊,囊内注水。正常子宫腔的容积是5~10ml,对于较大子宫的严重出血可注入15~30ml。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则需要30~60ml。因球囊膨胀后与子宫壁紧密接触,子宫壁受力均匀,压迫止血,多能奏效。一般球囊放置12~24h即可充分止血。注意同时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9)一般宫颈出血点不易止血,因宫颈收缩作用差,宫颈出血可采用浸有垂体后叶加压素稀释液(20U垂体后叶素+30ml生理盐水)的纱布填塞止血,兼有刺激宫缩作用,术后8~12小时取出。
  (10)宫颈注射浓度为0.05U/ml的垂体后叶素20ml注射液,可促进局部血管收缩。此药对未孕子宫有兴奋作用,但对妊娠子宫作用较弱。对宫体或宫颈收缩作用无明显差别。
  (11)如宫腔镜手术后各种止血方法无效,可行急诊子宫血管阻断或子宫切除术。子宫血管阻断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经阴道或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
  (12)各种止血方法均无效,则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宫腔镜的手术技巧全攻略
子宫内膜息肉需要做哪些检查
说说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教你子宫内膜癌如何防治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
【夏恩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