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小编的话

小编在策划这一期大收藏家的栏目内容时,掐指一算,惊觉本周更新的日子已然是立冬,于是便决定做一期以立冬为主题的内容,和大家唠唠关于立冬的那些事儿。

煮酒烹茶,围炉夜话,不熄的温暖

谈到立冬,大家会有什么感觉呢?

冷。这是小编的感觉,因为北京到现在还没来暖气啊%>_<% 什么?南方的盆友要跟我打一架?!

不要,打架是不对的,我们要河蟹~

我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有同样的感觉吧。比如在千年前的唐代,诗仙李白因为没有暖气,在立冬这一天也罢工了。他说因为天气太冷,冻手冻脚,所以都懒得写诗了。只想抱着炉子,温上一壶美酒,仰头看着窗外似雪皎洁的月光。这意境,不止是李白,小编也是醉了。

《立冬》

唐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当代 刘延风 《雪韵图》

对于温暖闲适的向往累世共通,明代唐寅也曾画过一幅《围炉烹茶图》,来述说这种情怀。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明 唐寅 《围炉烹茶图》 立轴

寒冷的夜晚,在外奔波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最渴望的,不过是点一盏暖黄的灯,与家人、朋友、爱人围坐在炉火前,煮酒烹茶,漫天闲谈,守住这不熄的温暖。

吼地生寒,小心“立冬综合征”

明代郎瑛说四季风:“春风自下升上,风筝于是能轻扬;夏风横行空中,风就从树梢游过;秋风自上而下,落叶由此飘飞;冬风着地而行,触到人间疾苦,于是吼地生寒。”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当代 喻建十《飞雪满空山》

其中最后一句“冬风着地而行,触到人间疾苦,于是吼地生寒。”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是说冬季来临,大陆上形成冷高压,从高压中心蒙古吹来的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自北向南推进,使得气候逐渐变寒冷。

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立冬》,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立冬时节的景象。

《立冬》

明 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当代 喻建十《寂寞柴门》

我记得网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叫做“羡慕嫉妒恨,孤独寂寞冷”。的确,处于寒冷状态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难免脆弱,所以自古以来,落叶、秋风,经常被文艺小青年以及文艺老青年们用来抒发肃杀、消颓、孤独、寂寞的情绪。

这一天,王稚登显然也是立冬综合征发作。这冬日的夜本来就冷,窗外小风嗖嗖地刮着,伴随着落叶飘零的簌簌之声。画面里,只有一盏孤灯,半轮残月,和一个身处异乡的光棍,是不是光想想都觉得这日子口太苦逼了没法过了。

可这就是乡愁。有多少天涯游子们为了守住梦想与责任,甘愿忍受这种孤独和寂寞。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当代 吴冰 花鸟作品

不周风动,有暗香盈袖

话说回来,这西北风在古代又称“不周风”,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四立、四至八大节气,立冬后刮的就是“不周风”。不周,即不合。西北风,相逆而怒而啸。

西北风为朔风,朔为北,朔方即是北方;而朔又表示初、始,朔日就是每月初一。“西北不周,方潜藏也”,在潜藏中初始,表明西北风是对春风的孕育。

下面的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仇远笔下描摹的立冬景象,秋风细雨,枯枝黄叶,风物萧条,唯独结尾一个“绽”字,让那一缕清冷灵动的香气自字里行间穿过岁月,幽幽袭来。

《立冬即事》

元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南宋 徐禹功《雪中梅竹图》 卷绢本水墨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万物收藏“画”冬藏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我国古代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以前,这个时候的北京城里,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冬储大白菜。我小时候就经常会在街道上看见墙根下整整齐齐摆放着成堆的大白菜,老爷爷老奶奶们人人推着一个小车,一车一车往家里运白菜,那场景别提多热闹了。可那时候我觉得奇怪,买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近代 齐白石作品

后来我才知道,老北京的冬天没什么可吃的,一般就靠着萝卜、白菜、冬瓜、倭瓜过一冬天。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虽然很香,但确实也是因为蔬菜种类贫乏且昂贵,一般老百姓承受不起,不像现在有了温室大棚,运输业发达,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菜市场里一年四季什么菜都有,不在乎时令。

所以好多中国画画家都喜欢画萝卜白菜,因为太常见了啊。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近代 张大千作品

由于地域差异的关系,显然是北方的画家们更钟情于这类题材,像吴昌硕、齐白石、于非厂、唐云等画家都画过萝卜白菜。尤其白菜蕴含“清白”意味,画棵白菜送给大官儿们,以显其清廉,不仅方便省事,而且马屁还拍在了点儿上。

反观南方画家就很少画这类题材,应该是因为南方冬储习惯与北方不同,把大白菜存到次年开春肯定也不容易,所以唐云能画出这么多萝卜白菜也算个特例。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近代 于非闇作品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近代 唐云作品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因为小编是北京人,所以立冬这一天通常会吃饺子。来自南方的同事曾经奇怪地问我:“你们北方人立冬吃饺子,冬至也吃饺子,过年还吃饺子。为什么总是吃饺子?”我这才知道,原来不是全中国的人都喜欢吃饺子,南方的盆友对饺子貌似不大感冒。

然后我就回去问长辈,为啥北方人总吃饺子啊?长辈答曰:“那时候老百姓穷,饺子算是好东西,所以逢年过节就吃饺子。”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立冬”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为了改善一下生活,百姓们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还有一句俗话,也是老辈儿传下来的,说是“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历史典故。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就在黄河边支了一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因为形状像耳朵,所以立冬饺子又叫“安耳朵”。意思是,吃了立冬的饺子,就不会冻耳朵了。

其他食俗

关于其他食俗,不同地区也是各有差异。

小编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苏州的传统是会在冬令进补吃膏滋。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无锡人则会在立冬这一天“吃团子”。旧时,立冬时节恰逢秋粮上市,用新粮食做成的团子特别好吃。团子的馅有豆沙的、萝卜的、猪油的,尤其是用酱油做成的馅味道特别好。

而在台湾,则是流行吃“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食物,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总结一下,就是“入冬日补冬”,得吃肉才行╮(╯_╰)╭。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上这些食俗很可能被别的所取代,小编非常欢迎各地的朋友留言,说一说你那里都会吃些什么。小编是吃货,来者不拒哦~

立冬情话:不熄的温暖

当代 刘延风 《竹禽雪吟秀》

最后再给大家来个科普。古人会用“立冬”这一天的天气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

别看手机了,抬头看看天空吧。你那里的立冬,是什么样的天气呢?拍张照给我瞧瞧咯^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厉害了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原来这样有诗意
【山东作家】樊泽宝:冬至饺子与习俗
吴汉杰谈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谁来温暖我?在这孤单的二十四节气
翡翠饺子白菜饺子
那些年的西北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