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00考点

1,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医著是(以上都不是

A 《类经》

B 《难经》

C 《脉经》

D 《外经》

以上都不是

2,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论》

A 《伤寒论》

B 《诸病源候论》

C 《温热论》

D 《温病论》

以上均非

3,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张仲景

张景岳

张从正

张仲景

张志聪

张元素

4,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伤寒杂病论》

A 《诸病源候论》

B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 《千金要方》

D 《伤寒杂病论》

E 《内外伤辨感论》

5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巢元方

巢元方

孙思邈

王叔和

皇甫谧

陈无择

6,首倡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陈无择

张仲景

秦越人

巢元方

陈无择

王清任

7,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张从正

张仲景

张景岳

张从正

张锡纯

张元素

8,‘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刘元素

朱震亨

张从正

李杲

刘元素

李中梓

9,金元四大家‘中,被称 ’脾胃学派‘的医家是(李杲

李杲

李中梓

张从正

刘元素

朱震亨

10,‘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朱震亨

朱震亨

李杲

刘元素

张从正

张景岳

11,认为‘阳常有余、的医家是(朱丹溪

刘元素

朱丹溪

张子和

张仲景

李东垣

12,认为‘邪去正安‘的医家是(张从正

张仲景

张景岳

张锡纯

D  张从正

张元素

13,认为‘脾胃一伤‘百病丛生’的医家是(李东垣

李东垣

李中梓

李时珍

李月池

以上均非

14,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刘元素

吴不可

刘元素

朱丹溪

张仲景

张从正

15,《瘟疫论》的作者是(吴不可

吴不可

吴鞠通

李中梓

李杲

叶天士

16,《医林改错》的医家是(王清任

王清任

吴不可

吴鞠通

张从正

张景岳

17,形神关系的确切表述是(形与神俱

精能生神

神附广形

神为形主

形为神宅

形与神俱

18.《灵枢.本神》认为“任物”之脏是(

19. 《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因虑而处物’者

A ‘所以任务者’

B ‘因志而存变’者

C ‘因虑而处物’者

D ‘因思而远慕’者

E ‘意之所存’者        

20,属中医学基本特点的确切表述是(整体观念

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

整体观念

人是整体

以上都不是

21,除哪项外钧为“内经”论病情昼夜变化的原文(午平

旦慧

午平

昼安

夕加

夜甚

22,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五脏

经络

23,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经络

24,中医认识的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证候

病种

病名

症状

体征

证候

25,“证”的基本含义是(疾病过程的病理概括

疾病过程的症状总和

疾病过程的体征总和

疾病过程的病理概括

疾病过程的病因病性

以上均非

26,属于中医基本特点的确切表述是(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

辩证施治

异病同治

防重于治

辩证论治

27,属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防重于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审因论治

辩证论治

防重于治

28,区别实物阳阳的“征兆”是(水与火

日与月

天与地

水与火

升与降

左与右

29,不宜区分阳阳属性的一对实物是(标与本

脏与腑

气与血

上与下

左与右

标与本

30,在下列相对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反与正

反与正

左与右

上与下

动与静

明与晦

31,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邪与正

寒与热

邪与正

上与下

左与右

动与静

32,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后半夜

上午

下午

中午

前半夜

后半夜

33,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前半夜

下午

上午

中午

后半夜

34,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上午

下午

前半夜

中午

后半夜

35,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上午

中午

下午

前半夜

后半夜

36,‘动极镇这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相互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

以上均非

37,‘阴在内,阳之守’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阴阳互根关系       

阴阳交感关系

阴阳互根关系

阴阳对立关系

阴阳消长关系

阴阳转化关系

38,‘阴胜则阳病’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阴阳消长

阴阳交感

39,‘寒极生热’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阴阳转化

阴阳交感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阴阳消化

阴阳转化

40,肺的阴阳属性是(阳中之阴

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阴中之至阴

以上均非

41,心的阴阳属性是(以上都不是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阳中之阴

阴中之至阴

以上都不是

42,脾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至阴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阴中之至阴

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43,肝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阳

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以上均非

44,肾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阴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阴中之至阴

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45,最易导致实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阳偏胜

阳偏胜

阳偏衰

阴偏胜

阴偏衰

阴胜阳病

46,最易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阴偏衰

阳偏衰

阴偏衰

阴偏盛

阳偏盛

以上均非

47,在阴阳失调中,最易导致实寒证的是(阴偏盛

阳偏盛

阴偏盛

阳盛格阴

阳损及阴

阳胜阴病

48,适合治疗阴偏衰的治法是(阳病治阴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阴中求阳

阳病治阳

阴病治阴

49,适合治疗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阴

阳病治阳

以上均非

50,《尚书·洪范》认为五行中‘木‘的特性是(曲直

炎上

润下

稼穑

曲直

从革

51,五行中‘土‘的特性是(稼穑

炎上

稼穑

从革

润下

曲直

52,五行中,具的‘炎上‘的特性是(

53五行中,具的‘润下‘的特性是(

54,五行中,具的‘从革‘的特性是(

55,五行中,具的‘曲直‘的特性是(

56,属五行之‘火r音是(微音

宫音

角音

商音

微音

羽音

57,下列事物,除哪项外都属于五行之‘土’(

宫音

湿

58,下列事物中,除哪项外都属于五行之‘水’(

羽音

59,五行中,属木的脏是(

60,五行中,属火的脏是(小肠

小肠

大肠

三焦

61,‘怒’的五行属是(

E  

62,‘唾’ 的五行属是(

A  

B  

C  

D  

E  

63,‘骨’的五行属是(

    

64,‘耳’的五行属是(

65,‘爪’的五行属是(

66,‘青色’的五行属是(

67,甘味’的五行属是(

D  

68,‘长夏’的五行属是(

69,‘暑’的五行属是(

70五行相生关系中,木的‘我生’是(

A  

71,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传其所不胜

传其所胜

传其所不胜

母病及子

子病犯母

以上均非

72,肺病及脾的五行传变是(子病犯母

传其所胜

子病犯母

传其所不胜

母病及子

以上均非

73,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

子盗母气

传其所胜

传其所不胜

以上均非

74,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传其所胜

母病及子

传其所胜

子病犯母

传其所不胜

以上均非

75,五行相生关系中,火的“生我”是(

76,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77,五行中,“水”的“子”是(

78,五行相克关系中,金的“我克”是(

E  

79,五行相克关系中,水的“克”我是(

80,五行相克关系中,金的“所胜”是(

 

 

81,五行中,“金”的“所不胜”是(

82,属于“五行相乘”的脏病传变是(肺病及肝

肺病及脾

肺病及肾

肺病及心

肺病及肝

以上都不是

83,属于五行相悔的脏病传变是(肾病及脾

肾病及脾

肾病及肝

肾病及肺

肾病及心

E   以上都不是

84,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相传是(心病及脾

心病及肺

心病及肾

心病及肝

心病及脾

以上都不是

85,属“子盗母气”的脏病相传是(肺病及脾

肺病及脾

肺病及肾

肺病及心

肾病及肝

以上都不是

86,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浅的脏病传变是(肺病及肾

肺病及肾

肺病及脾

肺病及肝

肝病及脾

心病及肝

87.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脏病传变是(肾病及肺

肺病及肾

肾病及肺

肺病及肝

肝病及脾

脾肝及肺

88,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

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符

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

客色胜主色

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

以上都不是

89,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治疗是(肝火旺泻心火

A   肝火旺泻心火   

肝火旺泻胆火

肝火旺泻脾

肝火旺泻肺

肺热泻大肠

90,主要体现按五行学说确立抑强扶弱兼用治则的治法是(抑木扶土法

抑木扶土法

佐金平木法

培土制水法

泻南补北法

以上都不是

91,适用于“土壅木郁”证的治则是(抑强为主

抑强为主

扶弱为主

补母为主

泻子为主

以上都不是

92,“五志相生”中的“怒”所胜的“志”是(

93,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贮藏精气

传化水谷

传化水液

贮藏精气

传导糟粕

排泄水液

94,具有“满而不能实”生理特点的内脏是(五脏

五脏

六腑

脏腑

奇恒之腑

以上都不是

95,“实而不能满”是哪项内容生理特点的概括(六腑

五脏

六腑

脏腑

奇恒之腑

以上都不是

96,称“君王之官“的脏是(

9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心主神

心主血

心主脉

心属火

心主神

心为“阳中之阳”

98,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血液

营气

宗气

津液

精液

血液

99,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100,肺主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主宣发肃降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

主治节

朝百脉

主宣发肃降

中医基础理论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16考点

101,“主治节”,是哪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102,肺的“门户”是(

腠理

汗孔

103,五脏与五体关系中哪项说法不正确(肺在体合毛

心在体合脉

肝在体合筋

肺在体合毛

脾在体合肉

肾在体合骨

104,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

10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运化水谷

主升清

主统血

运化水湿

运化水谷

以上都不是

106,五脏中主为“涎‘的脏是(

107,五脏主五液,则汗为(心之液

心之液

肺之液

脾之液

肝之液

E   肾之液

108,指肝而言的“本“是(罢极之本

生之本

气之本

仓廪之本

D   罢极之本

封藏之本

109,肝主疏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调畅气机

调畅气机

促进血液运行

促进水液运行

促进脾胃运化

调畅情志

 110,四肢肌肉强健的力主要取决于(脾主运化

心主血脉

肝主筋

肾主骨

脾主运化

肺主气

111,‘主四肢’的脏是(

112,脾在志为(

 113,肝其华在(

114,情志抑郁与下述哪项因素有关(肝失疏泄

心神不定

肝失疏泄

肺气不足

肝升太过

肝血亏虚

115,称为‘先天之本’的是(

 116,成人牙齿过早松动胶落的主要原因是(肾精不足

肾阳虚衰

肾阴亏虚

肾气不固

肾精不足

肾不纳气

117,称‘肾之府’的部位是(

118,‘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肾的哪种功能(肾主纳气

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根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

肾中精气为五脏之根

肾主纳气

肾主气化

 119,狭义之精是指什么物质(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

120,心的生理功能是(行血

行血

藏血

生血

摄血

统血

121,主司二便的脏腑是(

 122,开窍于二阴的脏是(

123,‘主升清’是哪一个脏的生理功能(

124,与‘天癸’产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是(肾精

心血

肺气

脾气

肝血

肾精

 125,称‘封藏之本’的脏是(

126,具的‘喜燥恶湿’特点的脏腑为(

127,肝在窍为(

 127,‘藏血’是哪脏的生理功能(

129,称为‘刚脏’的是(

130,称为‘水脏’的是(

131,在水液代谢中起主宰作用的是(

132,肺其华为(

 

133《素问水热穴论》 中所称的‘胃之关’为(

 134,胆汁生成主要依靠的物质是(肝之余气

肝之余气

肾中精气

水谷之气

肺之宗气

,E  心之营气

135六腑中即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是是(

大肠

小肠

膀胱

136,‘七冲门’中 会厌的名称是(吸门

飞门

户门

吸门

喷门

幽门

137 阑门指的部位是(大肠和小肠的交接处

齿

会厌

太仓下口

大肠和小肠的交接处,

138,称‘受盛之官’的腑是(小肠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139,泌别清浊是下述哪个脏腑的功能(小肠

小肠

大肠

膀胱

140,‘中精之府’是指(

小肠

大肠

膀胱

141,‘水谷之海’指的是(

小肠

大肠

膀胱

142,被称为‘孤腑’的脏腑是(三焦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143,元气运行的通道是(三焦

血脉

经脉

三焦

五脏

以上都不是

144,水液代谢的道路是(三焦

三焦

145,与消化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肝,胆,脾,胃

肝,胆,小肠,大肠

肺,脾,胃,大肠

脾,胃,肾,膀胱

肝,胆,脾,胃

胃,大肠,小肠,胆

146,与脑的生理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心肝肾

心肺肝

心肝脾

肺脾肝

心脾肾

心肝肾

147,与髓的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148,毛发荣枯与哪两种物质关系密切(精与血

精与气

津与液

气与血

气与津

精与血

 149,月经来潮与下述哪组内容关系密切(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心,肝,脾,冲脉,督脉

心,肺,肾,冲脉,带脉

心,肺,肾,冲脉,任脉

心,脾,冲脉,任脉,带脉

E 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150,女子胞的功能与下述何脏关系较不密切(

151,‘气之主’指的是(

 152,‘气之根’指的是(

153,‘生痰之源’指的是(

A  

154,‘贮痰之器’指的是(

A  

155,‘水平之上源’指的是(

A  

156‘罢极之本’指的是

157,称三焦为‘孤府’的依据是(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

无表里配合

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有名而无形

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

总司人体气机与气化

158,‘髓海’是指(

159,‘精明之府’指的是(

以上都不是

160,气血关系指的是下述哪两脏这间的关系(心与肺

心与肺

心与脾

心与肝

心与肾

肺与肝

161,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虚的是(心与脾

心与肺

B  心与肝

心与脾

心与肾

肺与肝

162,“水火既济”指的是哪两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肾

心与肺

心与肾

脾与肾

肝与肾

肺与脾

163,“精血同源”是指下述哪两脏的关系(肝与肾

脾与肝

心与肾

肝与肾

肺与肾

脾与肾

164,两脏同病出现血虚多见于下述哪两个脏(心肝

心肺

心脾

心肝

肝肺

肝脾

165,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的是(肝肾

肝脾

心肾

脾肾

肺肾

肝肾

166 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肾肺

心肺

肝肺

脾肺

肾肺

以上都不是

167,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要关系的两脏为(肺与肝

肺与脾

肺与肝

肺与肾

肺与心

肝与脾

168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是(肺脾肾

心肝肺

肺脾肾

肝肺肾

肝脾肺

肝脾肾

169 脏腑关系中,“燥湿相济”指的是哪种关系(脾与胃

心与小肠

肝与胆

脾与胃

肺与大肠

肾与膀胱

170,气机升降之枢,是指下述哪种升降关系(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肺与呼气,肾主纳气

肝主升,肺主降

心火下济,肾水上承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以上都不是

171,与心相表里的是(小肠

A

B

C 小肠

D 大肠

E 膀胱

172,与肝想表里的是(

大肠

小肠

膀胱

173,与小肠相表里的是(

174,五脏主五液,下述哪个说法不确切(肾在液为尿

心在液为汗

肝在液为泪

脾在液为涎

D  肺在液为涕

肾在液为尿

175,‘相傅之官’指(

176,‘州都之官’指(膀胱

大肠

小肠

膀胱

177,肺与大肠的关系体现在(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

肺主宣发,布津于大肠

肺主肃降,输送津液于大肠

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

肺主治节,调节大肠功能

发上都不是

178,‘决渎之官’指的是(三焦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

179,‘传导之官’指的是(大肠

小肠

大肠

膀胱

180 ‘朝百脉’是哪个脏的功能(

181,肝的生理功能是(调节血量

统摄血液

推动血行

调节血量

下纳肺气

治节水液

182,‘主纳气’是下述哪个脏的生理功能(

183 心在窍为(

184,心在体合(

185,心其华在(

186 心在液为(

187,肺在志为(

188,脾在志为(

 189,脾在体合(

190,肝在志合(

191,肝在体合(

192 肝在窍为(

193,‘生之本’是指(

194,‘气之本’指的是(

195 由清气与水谷之气相合构成的气是(宗气

元气

宗气

卫气

营气

真气

196,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197,与尿液排泄关系密切的是气的哪种功能(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固摄作用

防御作用

了上都不是

198 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是气的何种功能(推动作用

推动作用

固摄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气化作用

199,出血可由气的哪种功能减退引起(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固摄作用

防御作用

气化作用

200,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可由气的哪项功能减退引起(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

固摄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气化作用

201, 遗精‘滑精和早泄等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有关(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202,肾中精气化生的气是(元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脏腑之气

203,积于胸中的气是(宗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谷气

204,脉内之气是(营气

元气

营气

卫气

宗气

谷气

205,脉外之气是(卫气

元气

营气

卫气

宗气

精气

206,具有‘慓疾滑利’特点的是(卫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清气

207,能够化生血液的是(营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心气

208,能温养脏腑皮毛的是(卫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脾气

209,能够主管音声‘言语的气是(宗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清气

210,与血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是(

211,与血液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脏是(

212,具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作用的是(

213,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为(血能载气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能载气

发上均非

214,治疗血虚证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所能摄血

血能载气

血能养气

215,‘吐下之余定无宗气‘的理论依据为(津能载气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化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21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为(津血同源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津血同源

 

中医基础理论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41考点

 

217,经络系统的组成是(经脉,别络,经筋,皮部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

经脉,别络,经筋,皮部

经脉,别络,经筋,皮部

经脉,经别,经筋,皮部

正经,奇经,经别,皮部

218,手三阴经的走向为(胸走手)

胸走手

手走头

头走足

足走腹

腹走头

219,足三阴经的走向为(头走足)

胸走手

手走头

头走足

足走腹

手走胸

220,手少阳三焦经的走向为(手走头)

胸走手

手走头

头走足

足走腹

手走胸

221,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分肉之间)

体表

分肉之间

四肢

躯干

头面

222,与足太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足阳明)

足太阳

足阳明

足少阳

手少阳

手太阳

223,手厥阴经络于(三焦)

小肠

膀胱

三焦

224,足少阴经络于(膀胱)

大肠

小肠

膀胱

225,手厥阴心包经分布在(上肢内侧中线)

上肢内侧前缘

上肢内侧中线

上肢内侧后缘

上肢外侧前缘

上肢外侧后缘

226,足太阳经分布在(下肢外侧后缘)

下肢外侧前缘

下肢外侧中线

下肢外侧后缘

上肢外侧前缘

上肢外侧后缘

227,上肢内侧后缘分布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228,下肢外侧中线分布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胱经

229,下肢内踝上八寸发下内侧前缘分布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厥阴肝经

230,少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是(头侧部)

面额部

头顶部

头后部

头侧部

以是都不是

231,腹部经脉由内而外排列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足厥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阳

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太阴

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阳,足厥阴

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232,足阳明胃经在何处交于何经(在足大趾交足太阴脾)

在食指端交手阳明大肠

在目内趾交足少阳胆

在足大趾交足厥阴肝

在足大趾交足太阴脾

在足小趾交足少阳阴肾

233,被和为‘一源而三歧‘的经脉是(督,任,冲)

督,任,冲

督,冲,带

任,冲,带

督,冲,阳维

带,阳维,阴桥

234,被称为‘十二经胲之海‘的是(冲脉)

督脉

冲脉

任脉

带脉

维脉

235,具有‘离,合,出,入‘循行特点的是(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筋

十五别络

十二经别

236,具的约束骨髂,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筋

十五别络

十二经别

237,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的是(十五别络)

十五别络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奇经八脉

238,十五别张罗的组成是(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和督脉,任脉的别络)

十 二经脉别络加上督,冲,任三脉的别络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脾,胃大络和冲脉加别络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和督脉,任脉的别络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胃之大络和督脉,冲脉的别络

发上都不是

239,具有‘善行数变‘特点的邪气是(风)

湿

240,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寒)

B  

湿

241,具有‘易夹湿‘特性的邪气是(暑)

湿

242,易耗气伤津的邪气是(暑)

湿

243,易袭阴位的邪气是(湿)

湿

244,易于伤肺的邪气是(燥)

湿

245,易于生风的邪气是(火)

湿

246,其性开泄的邪气是(风)

湿

247,易于引起出血的邪气是(火)

湿

248,六淫邪气侵犯人体最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寒)

湿

249六淫邪气中纯属外邪的是(暑)

湿

250  六淫邪气致病出现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与哪个邪气关系密切(风)

湿

251,六淫邪气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是(暑)

湿

252,最易引起疮疡的邪气(火)

湿

253,湿邪致病,缠绵难愈是因为(湿性粘带,不易祛除)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湿为阴邪,伤人阳气

湿性重浊,不易祛除

湿性粘带,不易祛除

湿性趋下,为病缠绵

254, 致病后引起人体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的邪气是(湿)

湿

255,致病后可导致肢体屈伸不利,头身疼痛的邪气是(寒)

湿

256,致病后可导致肢体困重,头重如裹的邪气是(湿)

湿

257,下列哪一项为暑,燥,火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伤津)

开泄

伤津

耗气

动血

生风

258,风邪的致病特点是(数变)

粘滞

凝滞

升散

数变

炎热

259,寒邪的致病特点是(凝滞)

开泄

凝滞

粘滞

重浊

善行

260,暑邪的致病特点为(升散)

开泄

粘滞

收引

升散

趋下

261,湿邪的致病特点为(重浊)

善行

凝滞

炎热

重浊

生风

262,火热邪气的致病特点是(炎上)

炎上

开泄

粘滞

凝滞

升散

263,被称作‘百病之长‘的邪气是(风)

湿

264,致病后可见干咳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的邪气是(燥)

湿

265,暑邪伤人见气短,乏力的表现,是由于(暑性升散,最易耗气)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伤人,损伤脾胃

暑易夹湿,气机不畅

暑邪伤人,损伤津液

暑性升散,最易耗气

266,疠气与六淫邪气最主要的区别是(传染性强)

发病与季节有关

发病与地区有关

病情重笃

发病急骤

传染性强

267,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项错误(恐则气乱)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思则气结

恐则气乱

268,七情致病最易损伤哪几个脏(心肝脾)

心肝肾

肺脾肾

肝脾肾

心肺脾

心肝脾

269,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

气上

气下

气消

气结

气缓

270,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思则(气结)

气上

气下

气结

气缓

气乱

271,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

气上

气下

气结

气缓

气消

272,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悲则(气消)

气上

气下

气结

气乱

气消

273,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恐则(气下)

气上

气下

气结

气乱

气消

274,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惊则(气乱)

气上

气下

气乱

气结

气消

275,可引起二便失禁,呢酸痿软,遗精等表现的情志异常是(恐惧过度)

过度悲伤

过度愤怒

突然受惊

喜乐过度

恐惧过度

276,饮食五味失宜,引起‘脉凝泣而变色‘的是(多食咸)

多食咸

多食酸

多食苦

多食甘

多食辛

277,饮食五味偏嗜,引起‘骨痛而发落‘的原因是(多食甘)

多食咸

多食苦

多食酸

多食甘

多食辛

278,饮食五味偏嗜,引起‘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多食苦)

多食咸

多食苦

多食酸

多食辛

多食甘

279,劳力过度,则损伤(气)

280,劳神过度易伤(心脾)

心肝

肝肾

脾肾

心脾

脾肺

281,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心神

肝血

肺阴

脾气

肾精

282,饮在胸胁,咳逆引痛者称为(悬饮)

痰饮

支饮

悬饮

溢饮

留饮

283,饮在肠间,沥沥有声者称为(痰饮)

痰饮

悬饮

支饮

溢饮

积饮

284,痰停于哪个部位可出现眩晕,昏冒(头)

285,瘀血的病症特点,哪种说法不够准确(胀痛)

刺痛

胀痛

出血

瘀斑

痞块

286,除哪项外,下列皆可为血瘀的病因(饮食停滞)

气虚

气滞

血寒

饮食停滞

外伤

287,瘀血所导致的出血特点是(血色暗红,或有血块)

血色浅淡

血色暗红,或有血块

血色鲜红

伴有腹部胀痛

以上都不是

288,瘀血所致的疼痛特点是(疼痛在夜间加重)

疼痛白天加重

疼痛日晡加重

疼痛在午间加重

疼痛在夜间加重

以上都不是

289,肌肤甲错,多见于哪种病证(血瘀)

气滞

血寒

血热

血虚

血瘀

290,气滞血瘀多与何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以是都不是)

三焦

以是都不是

291,下列哪种脏腑气机失调容易导致结石形成(肝胆气滞)

脾胃气滞

肝胆气滞

肾气下泻

肺气壅塞

胃肠气滞

292.结石的致病特点是(容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疼痛以刺痛为主

舌苔多滑腻

症状位置不固定

容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293,药物中毒,其发病类型多为(感邪既发)

感邪既发

伏而后发

徐发

继发

复发

294,在发病过程中,邪气的作用如何(发病的重要条件)

A决定是否发病 

B 决定着疾病的性质

C 发病的决定因素

D 发病的重要条件

E 以上都不是

295,正气的强弱主要与(精神状态有关)

居住的地域条件有关

工作环境有关

精神状态有关

气候变化有关

以上都不是

29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意义是(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正气充足,与邪抗争,祛邪外出

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以上都不是

297,“邪之凑,其气比虚”的意思主要是指(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邪气伤人,比伤人体的正气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以上都不是

298,促使疾病向恶化或死亡等不良结局转化病理因素是(正气衰竭,邪气独盛)

正邪相争剧烈

正虚邪恋

正气衰竭,邪气独盛

正气不足,邪气亦衰

邪去而正不复

299,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决定病情的轻重

决定病变的部位

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决定邪正盛衰变化

以上都不是

300,外感风寒化热,与下列哪种因素密切相关(体质因素)

居住环境

气候特点

饮食不节

体质因素

以上都不是

301,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理是(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

气血的盛衰变化

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

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

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

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302,虚证的概念是(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应

正虚邪恋的病理反应

以上都不是

303,下列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以上都不是)

二便失禁

神疲体倦

五心烦热

面容憔悴

以上都不是

304,“大实有赢状”的病机是(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

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脏腑气血虚极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

邪热炽盛,前煎津液,阴精大伤

邪热炽盛,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305,导致“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主要是(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像)

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退,邪气亢盛

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像

阴精和阳气衰竭,外邪侵袭

脏腑功能减退,饮食积聚

内生五邪之病理反应

306,由于实邪结局,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的病理状态,为(真实假虚)

有实转虚

虚实夹杂

真虚假实

真实假虚

因虚致实

307,阳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肾)

308,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哪一脏时才容易发生阴阳互损(以上都不是)

以上都不是

309,阳偏衰的病机,主要是指(阳气虚损,机能减退,热量不足)

阳气虚损,机能减退,热量不足

阳虚则气衰,阴寒之邪内盛

阴邪侵袭,伤及阳气,阴盛阳衰

阳气虚亏,导致精血津液不足

阴寒内盛,竭抑阳气,阳气不伸

310,所谓“寒从中生”病机,主要是指(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

寒邪伤人,影响脏腑功能

寒邪直中脾胃,伤及阳气

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

恣食生冷,内脏受寒

寒邪从肌表而入,渐侵脏腑

311,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阴亦亏)

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

阳气偏盛,消灼阴液,阴液亏损

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

阳气虚损,阴气失制而偏盛

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阴亦亏

312,真热假寒的病机是(阳盛格阴)

阳盛则阴病

阴虚火旺

阳气虚损

阳盛格阴

以上都不是

313,真寒假热的病机是(阴盛格阳)

阳盛则阴病

阴虚火旺盛

阴盛格阳

阳盛格阴

以上都不是

314,下列哪项不是寒证的表现(头重如裏)

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

头重如裏

尿清便溏

四肢 冷

315,下列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中,‘阳’的含义为;阳邪‘的是(阳盛则阴病)

阴虚则阳亢

阳盛则阴病

阴盛则阳病

阳损及阴

阴盛格阳

316,下列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中’阴‘的含义为’阴邪‘的是(阴盛则阳病)

阴虚则阳亢

阳盛则阴病

阴盛则阳病

阴损及阳

阳盛格阴

317,亡阴时,最多见的症状是(脉数疾)

脉数疾

大汗淋漓

精神萎靡

口渴喜冷饮

面色苍白

318,亡阳的主要症状是(大汗出,手足逆冷)

大汗出,手足逆冷

烦躁不安

口渴喜冷

尿少

脉疾数目字

319,产生气虚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不准确的(忧思则伤心脾)

先天禀 不足

后天饮食失养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忧思则伤心脾

劳倦内伤感

320,临床 现自汗,多尿, 血,是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 作用

气化作用

固摄作用

321,劳动过度则耗气,可见(气少力衰,神疲消瘦等症)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

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两胁胀痛,嗳气,太息等症

气少力衰,神疲消瘦等症

E  ,以上都不是

322,导致气陷的病理基础是(气虚)

气滞

气脱

气虚

气闭

以是都不是

323,以下各种病机,除哪项外,均属气机失调(气虚)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虚

324,症见面色无华,眩晕,夜 多梦,两目干 ,肢体麻木不仁,筋肉 动,脉细舌谈的病机是(肝血不足)

心血亏虚

肝肾阴虚

肝血不足

气血两虚

E  , 阳盛化风

325,治疗血行缓慢不畅的闰证时,常酌配补气,行气等药物,其理论根据是(气能行血)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能载气

血能养气

326,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血能载气)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能载气

E  ,以是都不是

327,’吐下之佘,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以上都不是)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气能化津

以上都不是

328,属肺气上,的病理表现是(咳嗽,气喘)

恶心,呕吐

呃逆,嗳气

吐血,咯血

咳嗽,气喘

E  ,奔豚气 ,上冲胸咽

329.与肝经循行路线无关的症状是(脘痛吞酸)

两胁胀痛

乳房结块

少腹疼痛

脘痛吞酸

睾丸坠胀

330,据《素问。诊要经终论》载,太阴经脉气血衰竭的可见症是(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

戴眼,反折,瘛疭

耳聋百节皆纵,目 绝系

口目动作,善惊妄言

面 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

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

331,津伤化燥,产生‘内燥’病变,以哪些脏腑为多见(肺,胃,大肠)

肺,胃,三焦

肺,肾,三焦

肝,胃,大肠

肺,胃,大肠

E  ,肺,脾,肾

332,火热内生的形成原因,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火热邪气侵及机体,阳热亢盛)

精神情志刺激,气机郁结化火

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虚热内生

外感寒湿燥邪,郁久从阳化热

火热邪气侵及机体,阳热亢盛

食积郁久化热

333,以下属于治则的是(以上都不是)

解表

温中

和解

消瘀

以上都不是

334,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于‘治病求本’治则(用热远热)

热因热用

以通治通

热者寒之

用热远热

以补开塞

335,关于‘标’与‘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下确(先病为标,后病为本)

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

下气与邪气,邪气为标

先病为标,后病为本

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正气为本

336,气虚之人外感,治以益气解表,此属下列哪项治则(标本兼治)

扶正

祛邪

标本兼治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337,‘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以是都不是)

反治法

从治法

治标法

标本兼顾法

E  ,以是都不是

338,,所谓‘从治’是指(以是都不是)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以上都不是

339,塞因塞用不适于下列哪种病证(气郁胀满,

脾虚腹胀

血枯经闭

肾虚小便不利

气虚便秘

气郁胀满,

340,对于瘀血所致崩漏,应采用的治法是(以上都不是)

塞因塞用法

益气摄血法

收涩止血法

滋补肝肾法

以上都不是

341,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不适宜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疗(瘀血所致崩漏)

脾虚泄泻

肾虚五更泄泻

瘀血所致崩漏

肾虚小便频数

虚实夹杂病证

342,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不适宜采用塞因塞用法治疗(真虚假实证)

真实假虚证,

真寒假热证,

真热假寒证,

真虚假实证,

虚实夹杂证

343,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先扶正后祛邪

先祛邪后扶正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扶正与祛邪并用

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344,扶正的治则,适用于下列哪一种病证(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邪气盛,正气未衰

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邪气盛,正气已虚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

以上都不

345,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下列哪一种病证(邪气盛,正气已虚)

邪气盛,正气未衰

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邪气盛,正气已虚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

以上都不

,346,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

调理气血

扶正祛邪

标本缓急

因人因地制宜

,347,以补阳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阴药的治疗方法属于(阴中求阳)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阴阳双补

,348,所谓‘阳中求阴’是指(以上都不是)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以上都不是

,349,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阴虚)

阳虚

阴虚

阴阳两虚

阳盛

阴盛

,35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阴虚则热之证)

阴虚则热之证

阳虚则寒之证

阴损及阳之证

阴盛伤阳之证

以上都不是

35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阳虚则寒之证)

阴盛则寒之证

阳虚则寒之证

阴损及阳之证

阴盛伤阳之证

以上都不是

35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调理脏腑治则的措施(攻补兼施)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脏实泻腑

腑虚补脏

攻补兼施

353.西北方天气寒凉,用辛温解表药,药量常较大,此属于下列哪项治则(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治病求本

以上都不是

354,‘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是(因时制宜)

因病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以上都不是

355,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阳中求阴)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阴阳双补

356,所谓‘阴中求阳’是指(以是都不是)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以是都不是

 

4.中医基础理论

 

B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87考点

张仲景  

王叔和   

钱乙

巢元方  

黄甫谧

1,《脉经》的作者是(王叔和

2,《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钱乙

张从正   

B  李杲   

刘完素

朱震亨  

陈无择

3, 被称为‘攻下派’的医家是(张从正

4,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刘完素

赵献可   

张景岳  

吴又可

李中梓  

吴鞠通

5, 提出瘟疫的病因为‘异气’的医家是(吴又可

6,《瘟疫论》的作者是(吴又可

  

   

   

五脏  

经络

7,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8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上午

下午

中午

前半夜

后半夜

9,  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10,属‘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上午

下午

中午

前半夜

后半夜

11,  属‘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12,属‘阴中之阳’的时间是(后半夜

A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B ‘动极镇之以静’

C ‘阴在内,阳之守好’

D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E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3, 主要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文是(‘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14,主要说明‘阴阳对立制约’的原文是(‘动极镇之以静’

15, 称‘阳中之阳’的脏是(

16,称‘阴中之阳’的脏是(

实热证

虚热证

实寒证

虚寒证

阴阳两虚证

17,  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8,阴阳互损致证候是(阴阳两虚证

阳中求阴

阳病治阴

阴阳双补

阴病治阳

阴病治阴

19,据阴阳互根之理确定治阴偏衰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治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A ‘曲直’

B ‘炎上’

C ‘稼穑’

D ‘润下’

E ‘从革’

21,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曲直

22,五行中‘水’的特性是(润下

角音

羽音

微音

宫音

商音

23, 属五行中‘金’的音是(商音

24,属五行中‘水’的音是(羽音

25,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26,木的‘母’之‘所胜’是(

母病及子

传其所胜

子病犯母

传其所不胜

以上均非

27,  肝病传胆的传变是(以上均非

28,肝病传心的传变是(母病及子

29,‘生痰之源’指的是(

30,‘贮痰之器’指的是(

31, ‘气之主’是(

32,‘气之根’是(

33,五脏主五液则唾属(

34,五脏主五体则皮属(

小肠

大肠

膀胱

35,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是(小肠

54,被称为’都之官‘的是(膀胱

心与肺

心与肾

肝与肾

肺与肾

肺与肝

37,与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是(肺与肾

38,与消化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肝与肾

39,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40,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

手厥阴经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41,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是(手太阴经

42,与手太阳经相表里的是(手少阴经

湿

43,具有‘凝滞’特点的是(

44,具有‘粘滞’特点是(湿

45,过度剌激可导致二便失禁的是(

46,过度剌激可引起头胀头痛甚则昏厥的是(

阻遏气机

善行数变

生风动血

耗气伤津

易伤阳气

47,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善行数变

48,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耗气伤津

徐发

继发

合病

并病

复发

49,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一经病证者称为(并病

50,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 现者称为(合病

邪去正虚

邪盛正虚

邪正相持

正虚邪恋

51,疾病处于迁延状态,多由哪种病理过程所导致(邪正相持

52,疾病转为慢性,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多由哪种病理过程所致(正虚邪恋

阳胜则热

阴虚则热

阴胜则寒

阳虚则寒

阴阳两虚

53,外感寒邪 现恶寒发热,此为(阴胜则寒

54,久病体虚 现畏寒肢冷,多属(阳虚则寒

阴盛则内寒

阳虚则外寒

阴盛则阳病

阳虚则阴寒内盛

阴盛格阳

55,寒湿内袭脾胃,而引起的脘腹冷痛,泄泻清稀时,称为(阴盛则阳病

56,阴寒内盛,迫阳外越而见面红,烦渴,此属(阴盛则阳病

实寒证

虚寒证

虚热证

实热证

真寒假热证

57,‘阳虚则寒‘即出现(虚寒证

58’阳胜则热,即出现(实热证

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

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经络功能障碍

气机升举无力,脏腑位置下移

气虚升举无力,脏腑位置下移

气的 入异常,或为闭阻,或为外散

59,气滞病机,主要是指(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经络功能障碍

60,气闭,气脱病机,主要是指(气的入异常,或为闭阻,或为外散

61,气陷的病机是指(气虚升举无力,脏腑位置下移

血液不足功濡养功能减退

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血停滞

血分有热,循行加速或迫血妄行

乞血失和不荣经脉

血随气功,咯血或衄血

62,血虚的病机,主要是指(血液不足功濡养功能减退

63,血瘀的病机,主要是指(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血停滞

64,血热的病机,主要是指(血分有热,循行加速或迫血妄行

气能生血

津血同源

气能行血

气能行津

津能载气

65,对于血虚患埏的治疗,常在补血的同时补气,其理论根据是(气能行血

66,‘亡血家不可发汗,其理论根据是(津血同源

戴眼反折瘛疭

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

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

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

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

67,太阳之经络气血衰竭,可见(戴眼反折瘛疭

68,少阴之经络气血衰竭(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逆治

从治

扶正

69,正气不足的治则为(扶正

70,寒病见寒象,应用(逆治

71,寒病见热象,应用(从治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热因热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72,用消导积带的方法治疗食积腹泻属(通因通用

73,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属(寒者热之

74,用温热药治疗阴盛格阳的方法属(热因热用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损其有佘

补其不足

阴阳双补

75,阴病治阳的方法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76,寒者热之的治法属于(损其有佘

热因热用

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以上都不是

77,真虚假实,治宜(塞因塞用

78,真寒假热,治宜(热因热用

用寒远寒

热者寒之

寒因寒用

寒者热之

同病异治

79,体现因时制宜的是(用寒远寒

80,体现因人制宜的是(同病异治

热病见热象

寒病见热象

阴虚见热象

热病见寒象

寒病见寒象

81,宜用‘寒者热之’治法的是(寒病见寒象

82,宜用‘阳病治阴’治法的是(阴虚见热象

热病见热象

寒病见热象

阳虚见寒象

热病见寒象

寒病见寒象

83,宜用‘热者寒之’治法的是(热病见热象

84,宜用‘阴病治阳’治法的是(阳虚见寒象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治病求本

祛除邪气

85,老年 慎泻,少年慎补其理论根据是(因人制宜

86,阳盛这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因人制宜

87,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因时制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原文八十一篇
附任之堂脉法精华
何谓“五气所病”、“五精所并”、五病所发”、“五邪所乱”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8
脉势升降
​​道家密传《太乙版黄帝内经》(太常)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