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山水画概观

五代的山水画继承唐代传统而又有新创,从选材到技法,都一个飞跃。出现了荆浩、董源这样重要的山水画家。他们一南一北,各显风范。荆浩于五代战乱中僻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潜心观察体悟太行山的壮伟雄姿,将师自然与师自心完美地结合起来,提出 “ 搜妙创真 ” 的理论见解,成为状写北方大山大水的第一人。荆浩留心山水画创作理论,他辑录前人经验和个人创作心得,写成《笔法记》一书,提出 “ 气、韵、思、景、笔、墨 ” 山水 “ 六要 ” ,又总结山水画笔法特征,说 “ 笔有四势 ”——“ 筋、肉、骨、气" 为山水画从构思、构图到笔墨技巧个方面,奠定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荆浩的追随者关仝(入北宋,与李成、范宽同称为宋初山水画三大家)继承老师风范,又作新变,对 “ 全景式山水画 ” 的进一步完善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在相对偏安的江南,画家董源和他的崇拜者巨然和尚,开创了 “ 近视逸笔草草,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毕现,历历可见 ” 这种专写江南青山秀水,雾气朦胧的表现手法,北宋及元代有着重大影响。

    在意境和审美情趣方面,五代山水画较之唐代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深妙意境。如荆浩、关仝作品中出现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典型的北方山水;董源、巨然作品中出现的“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典型的南方山水,这是唐代所不曾有的    唐以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到五代画家们才开始使用皴法,他们经过对自然界山石的长期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感、体面关系的造型手段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墨法也逐渐丰富,笔墨成了画家们的自觉追求,水墨及水墨淡色的山水画已发展成熟。    五代时期山水画成为主流艺术,名家辈出,他们提出了独特的艺术见解及审美情趣,在绘画技巧上的探索和创新使山水画得到发展。作品理法大备,对后世影响深远荆、关、董、巨外,还有南唐赵干颇具特色的水墨山水,朱澄、卫贤、李文才等以人物见长的画家也兼作山水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荆浩绘画汇总(图文)
前所未有的高峰 | 画院小圆桌
《人类艺术万年史-138》中国五代两宋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系列之二 五代四大家及其山水作品
细说五代四大家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浅谈绘画界中的“五代四大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