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鵩鸟赋》应该对今人有所启示 作者:碧海阔澄

《鵩鸟赋》应该对今人有所启示      

     《鵩鸟赋》是贾谊写的一篇流芳百世的佳作,文章构思奇特,笔法精巧,文字精炼,意境非凡。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

      当一个人有着无法释怀的疑问时,总是希望有人倾听,即使得不到答案,也是一种慰藉。贾谊是在极其困惑的背景下写的这篇赋,当时谪居独处,连说话也找不到倾听者,所以他以人与鸟的对话方式渲泄自己的情绪,向一只带来死亡之兆的鵩鸟儿诉说,当然鸟是注定无法给出答案的,它甚至也无法表示些许的同情,可见一个人面对死亡时是如此的孤独无助。鵩鸟虽然无法开口说话,但是贾谊让它具备了高妙的智慧,并且让自己能够洞透这只鸟儿的想法,这是汉赋里对话体的开始。鵩鸟所具有的思想不过是贾谊自己的思想,贾谊之所以要用这么曲折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具有了诉说者与安慰者的双重身份,也就是这篇赋序里所说的“为赋以自广”。诉说者所提出的问题是:他要到哪儿去,是凶还是吉?而安慰者却避而不答这个问题,它所回答的是:死亡不过是万物变化的一种,不值得为生留恋,为死悲伤。在这种答非所问中,贾谊其实是在强调自己对于死亡的预感。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诉说,最后一次安慰自己。

     作者虚拟的鵩鸟的回答,实际上是在阐发自己的思想。其中引用了很多的道家思想,如物相转化、福祸无常等;生命的偶然性和死亡的超然性等;大人至人与世俗之人对人生追求的不同看法等。似乎都在渲染一种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和具有不确定性的人生感受;一种无欲无穷,幽远宁静的生活态度;表现的是乐观而豁达的精神境界。

      这位安慰者提起了几部道家著作对于福祸、吉凶的看法,世间万物总是变动迁流,吉与凶、祸与福也总是互相转化,它举了历史上的三个例子:夫差国强而败勾践势弱而称霸李斯游说成功而被五刑,傅说胥靡乃相武丁。作为一个政治家,这些正是贾谊关心的,第一个例子是帝王的兴衰史,后面两个,则是与贾谊身份相当的士大夫的悲喜剧。年刚届而立的贾谊,在他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的仕途生涯中早已尝到了这种大喜大悲的滋味,此时,在困顿之中,产生了一种无力感,“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人对于这个世界是无力把握的,既然天道深远精妙无从探究,则不如顺应万物的变化,或者走向另一种超越——相信人处在一种无所不在的相对转化之中,在齐同万物、泯灭生死之中逍遥自得。贾谊从大人、至人、真人与一般凡夫俗子的人生追求中得出的对比,可以看作是窥破生命,看透人生的一种感叹,表现自己要遗世独立,顺应自然的恬淡安然。“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搏;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在道家的经典里,这些道理早已说得很清楚。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是“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在活着的时候,如果已将好恶之心去除,那么死亡到来的那一刻,就寻常得跟生命中的其他时刻一样了。吉祥之兆与不祥之兆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仿佛是死神的使者所作的演说,这只不祥之鸟的面目没有狰狞,没有残忍,也许死亡就是这么安详。中国古人对死亡的看法不是在信仰里找到归宿,而是在智慧里找到归宿。

      本赋引用了很多道家思想,比如第二段中的物相转化、福祸无常等,而第三段中熔炉的比喻,则来自于庄子,庄子在《大宗师》中引述了一则寓言:“有个铜匠在冶炼铜汁,铜汁突然跳起来说'我将要成为干将、莫邪那样的宝剑!’铜匠一定认为是不祥的金属,将把它弃去不用。现在天地就像个大熔炉,万物都在里头熔炼,偶尔幻化人形,就跳起来大叫'我是人!我是人!’天地也会认为是不祥的人,将弃去不用。”其中的思想可以用一句人们熟知的话来概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整个第三段都是在渲染一种无欲无求、悠逸宁静的生活态度,表现的是乐观而豁达的精神世界。

     《鵩鸟赋》虽然含有道家对生死的看法,但又有所不同。虽然在文章中潇潇洒洒、海阔天空,但作者的真实状态却完全不是这样:为怀才不遇而悲愤、为身心疲惫而感伤、为前途未卜而惆怅。可以感悟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是一种出离的悲愤,正是这悲愤促使其在文章中处处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写得越欢娱,就越是衬出现实的凄凉;写得越洒脱,就越是衬出无力割舍的迷茫;写得越圆满,就越是衬出那颗颠沛潦倒的心,早已支离破碎。

    对这篇古文历史上不少名人大家高度评赞。毛主席对此文也给予极高评价,曾多次同孟锦云谈到这篇赋。他说:“汉朝有个贾谊,写过一篇《鵩鸟赋》,我读过十几遍,还想读,文章不长,可意境不俗。”毛主席认为贾谊的《鵩鸟赋》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像贾谊那样对待生命,一般人做不到,即使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秦皇、汉武照样无例外地追求长生不老。他说:“不少人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寿,长存千年忧,一天到晚想那些办不到的事,连办得到的事也眈误罗!秦皇、汉武都想长生不老,到头来落了个'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实,任何事物都不过是一个过程,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有始必有终。”

      纵欢历史上追求长生的人非但不能长生,很可能死得更快,因为误服“仙药”而导致死亡的大有人在。明世宗嘉靖皇帝就是如此。他躲进深宫,日求长生,不上朝,不祭宗庙,不见大臣。一个叫顾可学的人,罢官十年,不甘寂寞,于是贿赂严嵩,自荐有奇药。嘉靖闻知后,立刻降赐金帛,将顾召至京师。顾献“秋石”药,说服后可以长生。帝“饵之而验”,但也只活了60岁。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因求长生不老而做出了更加荒唐的事情。元光元年(前134),他派人在建章宫用柏木修建了一座名叫“柏梁台”的高台。台上铸造了一个二十丈高的铜柱子,在铜柱之上安装手托铜牌的铜仙人,用来承接上天赐给的仙露。方士们信誓旦旦地说,用仙露拌着玉石粉沫喝下,即可长生不老。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絲毫也没有引起汉武帝的怀疑。于是,每当露水降临之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如此这样喝了一年,仙自然是没有成,反到落下肠胃病,还差一点一鸣乌呼。

    古今中外,关于如何面对生死这个问题在不断探索,提出了许多命题。那么,贾生的《鵩鸟赋》给今人有什么启示呢?笔者也谈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要客观的面对生死,确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的一种具体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生与死是一切生命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过程。但作为社会化了的人,则有一个如何对待生死的问题。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古代,杨朱提出“贵己”、“重生”,主张以保全个人的生命为人生理想,认为死亡是“吾生”价值的丧失。庄子视“悦生而恶死”为人生的一大桎梏。认为要获得人生“自由”,就必须超脱死生之变。提出“以死生为—条”,否定生与死的界限,甚至把死亡作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终实现。相对来看贾谊的生死观是积极进步的。人的生命是用来做事的,不是用来计数的。生命的长短不仅在于数量,更重要的在于质量。一个人的生死观与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经历息息相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死观。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人或其他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正确的生死观是由正确的人生观作为导向的,要为自己的目标或者理想而为之奋斗,只要生命不息就会奋斗不止,前提是你的目标和理想是正当的,合法的。有的人在经历了社会的打击或者挫折之后就没有了理想和目标,那他的生死观也会变得消沉和低落。而有的人视死如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社会为人类做好事中去,创造出十分精彩的人生。

     其次,要明白人生是自己的人生,社会是大家的社会,在自己能够把控的时候尽量获取主动权,在不能掌控的时候要顺应趋势,简单来说就是认清自己。当遭遇挫折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不是自己的过错不要强加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过错分析之后改正就好了,如果是不可挽回的错误那也没办法,用命来解释就好,把锅甩给天,虽然听起来有点不负责任,但是对于一个遭受巨大失败的人来说,也是摆脱困境的优选。能为者为之,不可为之不可为,只要人活着就还有翻盘的希望,健康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人或其他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

       第三,正确处理生命与健康的关系。生命长短是有先天的成份,但后天的养护是主要的。人们养生的方式不外乎就是两种,一种是动养,一种是静养。动养是为了健体,静养是为了健心,而且,健心又往往是健体的前提。所以,人到晚年,一定要更加注意保持心灵的平静。人生难得圆满,人心难得平静。只要你在心理上是平静的,就必定能获得更多幸福与快乐。当然动与静不单是心理性格因素,更重要的是身体因素,能动则多动,不能动则少动。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可以旅游、打球下棋、唱歌跳舞,不愿或者不能动的,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写字画画写诗作文,养花养鸟,钓鱼打太极拳。总之,总得找点事干,人老了就怕闲。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包含着两面性,过度地锻炼並不好,人的心脏一般一生跳动也就25一30亿次,过度活动加速心脏跳动,寿命也就短了。有的老年人凌晨两三点就出去锻炼了,每天走三四万步,吃的又素,这能长寿吗?长寿的人大都不过分锻炼,但他们讲究的吃,少而精,杂而鲜。中国人平均寿命最长的就是中科院院士,他们工作非常忙,那有时间锻炼,终身不退休,关键是生活环境和营养搭配好。香港、上海人口密度高,空气质量一般,但人均寿命排在全国前两位。所以,老年人要坚持科学锻炼,把握好度。更重要的是吃,要炼的好,还要吃的好。

     第四,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糸。有人把生命看得很短,也有人把生命看得很长。看短了,会更加珍惜生命的时光;看长了,会对生命更加充满希望。不管看长看短,生命终究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幸福,一部分是痛苦。人应该千方百计延长幸福的部分,尽可能地缩短痛苦的部分。快乐的人生是幸福多于痛苦,烦恼的人生是痛苦多于幸福。人生的真谛,不在生命的长短,而在人生的价值,短促的人生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的人,他的人生也是美好的。有价值的人生才是真正富有韵律的人生。有生必有死。人来到世界,又要离开世界,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人进入老年,死神的阴影就可能在脑海逐渐浮现出来。此时要明白,死亡虽然不可避免,但衰老却是可以延缓的。害怕死亡不如珍惜健康,多一分健康就多一分幸福。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理的健康,只要心态是和平的,你的健康和幸福就有了动力。一般来说,人到了七八十岁之后,身体各部位开始快速老化,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尤其“三高”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不要吓的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喝,整天血压器、测糖仪、体温表不离身,肉也不吃,菜也不买,就弄点粗茶淡饭,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即使活100岁只不过是图个长寿的虚名。现在超过70岁的老人,大部分都经历过受饥挨饿的日子,过去是缺钱少物,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绝大部分老年人手头还是宽余的,应该过几年好日子了。当然,要因人因病而异,科学养生,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重视生命和健康质量。保健品是起不了作用的,白白浪费钱。我们普通人是买不起真的冬虫夏草、人参等类的高级补品,就是好的龙井茶叶也买不起,所以不要乱花钱。买少点,质量好一点的。老了又吃不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毛李子一斗。当疾病或者死亡来临时不要过度的惊慌,正确面对,积极治疗。如果确实病入膏肓,那么就不要花过多的钱去治了,增加亲人的拖累和本人的痛苦,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与其拖着受折磨倒不如痛痛快快有尊严的走了好。

      最后,应用毛主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毛主席说:“⼈固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为⼈民利益⽽死,就⽐泰⼭还重;替法西斯卖⼒,替剥削⼈民和压迫⼈民的⼈去死,就⽐鸿⽑还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论 道家与道教
中国圣贤文化能解决自古以来的生死大事吗?
浅析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谈道家的自然生死观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生死观的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