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来清风

《徐来清风》:一个家族的传承

发表时间:2016/9/13 9:37:25
程显好 记者李允
夏天以来,一本集合了我市著名书法家徐可大家族四代11人书法作品的专辑《徐来清风--徐振山书法作品集、徐魁斗、徐一大、徐可大等作品选》,让有缘见识到它的人耳目一新。徐振山、徐魁斗、徐一大分别是徐可大的祖父、父亲和兄长。来风,是徐振山老人的字。徐来清风——这一用祖父名字命名的专辑,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家族对书法艺术的传承,感受到一个家族特有的儒雅家风。
该书主编徐可大作为功力雄厚的书法家,早已声名远播,自不待说。翻开这本集子,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接连不断地发出惊叹:徐氏族人在书法艺术上有着惊人的天赋!
占据本书一半篇幅的,是徐可大祖父徐振山老人的作品。关于老人,书前有于泉多先生的《徐振山小传》:徐振山(1907.11_1982.5)生于辽宁省抚顺县后安镇下古村一个中等家境的农民家庭,依“清风徐来”之意,取字来风,壮年后别号五髯叟、山野村夫等。少时曾入读私塾四年,系统地接受了儒学教育。他兴趣广泛,聪慧过人,除广泛涉猎文史方面的经典作品外,在书法艺术上尤显极高的天赋,十余岁即以善书而名闻乡里……解放后,徐振山成为露天区编制厂一名职工。当时区里的会标等公共文字多出于他的手笔,慕名求字的人越来越多。两个孙子在他的指导下,也成为远近知名的“小书法家”。与笔墨相伴七十年,徐振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可谓虔诚、执着,困难时期,他曾以黄泥水代墨书写大字……
年轻时,徐振山仰慕颜真卿人格上的公忠许国和书法风格的正大肃穆,因而遍临《颜家庙碑》、《勤礼碑》等颜氏名帖,深得颜书以雄浑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用笔清劲腴润、结体匀稳谨严之妙。他师古不泥、转益多师,广泛临习了唐宋以来众多名家的碑版墨迹。楷、行、草兼擅,“入古出新,时见逸趣。”中年以后,他又以近代书法名家华世奎、邹健鹏的笔意入颜,“形成了古淡闲雅、妙趣叠出的自家面貌”,并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徐振山一生不事张扬,晚年又处于近似隐居的生活状态,因而作品传世不多。专辑中收录了老人写在写过字的草纸上、信纸、报纸、杂志上的笔墨字迹,以及徐可大少时描摹双勾祖父的作品,还有几幅字竟来自当年求书者的箱底珍藏。
老人所书内容,或唐诗宋词,或朱子治家格言,或生活感悟,字里行间渗透出徐振山老人的儒学修养。
徐氏家族的优良风范,正是发端于徐振山老人。老人家不仅在书法技艺上口传手授,在处事修身上,也是身体力行,谆谆善诱,打造了一门良好家风。在他的影响下,一家人精进向学,蔚然成风。老人胞弟徐中山,儿子徐魁斗、徐文斗,孙子徐一大、徐可大、徐寅大,以及曾孙辈的徐志敏、徐志宏、徐志伟、孙嘉辰,每个人都有着过硬的书法功力。早在1992年,在抚顺书协、抚顺美协合编的《抚顺书画家》中,作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徐魁斗、徐一大、徐可大父子三人的作品和小传就曾被联袂录入,一时传为佳话。徐氏家族的书法作品,在丰厚、雄浑的端庄之美中,有着温煦儒雅的书卷之气。这些,无疑与徐家四代传承的注重传统文化修养的家风息息相关。
作为老人孙辈的徐一大、徐可大兄弟二人在老人家离世30年之际,特别策划、编辑、出版了这部以徐振山老人为中心的徐氏家族书法集。他们的仁孝之心,当是徐氏家族注重文化修养的真实体现。文化的传承,从一个家族开始。徐家的风范与追求,为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江南刻帖研讨会”在无锡举行
东海徐氏:儒以经世文以传家
此人自称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后人 不但有家谱为证 还有祠堂
向黄编撰:徐无闻简历
【十月一】安徽萧县横山堂徐氏家族祭拜先祖
浙江源底村徐氏家训—— 克勤克俭 惟读惟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