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拉扬25部惊世演绎大放送 | 指挥帝王诞辰110周年纪念

▲ 流淌在卡拉扬指尖流的《沃尔塔瓦河》



卡拉扬

是众多乐迷心目中的 指挥帝王

今天是他 诞辰110年



他漫长而传奇的舞台生涯中

留下了无数 精彩录音

小编精选其中25部



 1.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勃拉姆斯为创作这部巨作,花了前后21年之久,一问世便震惊乐坛,被19世纪著名的指挥大师彪罗形容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卡拉扬与柏林爱乐曾多次录制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他以稍慢的节奏、宽广的气息,体现出作曲家的古典主义的严谨布局,与浪漫主义的抒情魅力





 2. 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



伟大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作品,像北欧那广袤的冰川一样壮丽凛冽。《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他的七部交响乐中最著名的一首,有着西贝柳斯的鲜明的个性,作品结构自由而富有戏剧性。卡拉扬指挥下的这部作品速度明显比任何一个指挥家都慢很多,但音乐性更加饱满而富有张力,充满凝重和宏伟的气质





 3.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完成于1804年春,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卡拉扬一生曾多次灌录这部经典作品,柏林爱乐充沛旺盛的音乐能量在他的执棒下,迸发出烈火般的热情,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悲壮雄浑,令人心生浩然之气。





 4.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



1830年5月,门德尔松开始了在意大利各地长达一年的旅行,南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罗马辉煌的文化古迹深深地震撼了作曲家的心灵。门德尔松借鉴了不少当地的民间素材,完成了这部《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卡拉扬执棒下的这部作品,朝气蓬勃,首乐章如罗马狂欢节般热烈激昂,第二乐章如步入教堂庄严肃穆,末乐章暴雨倾盆,激烈的音型在各个声部激烈传递爆发出惊雷般的震撼效果!





 5. 马勒《第五交响曲》



卡拉扬执棒的曲目极其广泛,德奥作品是他较为擅长的,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他都录制过很多次,但马勒的作品他录制的不多,其中“第五”、“第六”、“第九”都十分精彩,尤其是马勒《第五交响曲》。著名的第四乐章“小柔板”在他的演绎下如梦似幻、柔情万丈





 6.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首演了他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撒手人寰。这部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通常应该风格辉煌灿烂的末乐章也一反常态地晦暗凝重,故被冠以“悲怆”之名。卡拉扬对这部作品的诠释,具有一种坚毅悲壮的“英雄主义”气质,充满了与命运抗争而无力回天的悲剧性。





 7.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因其规模之庞大、篇幅之长,曾被勃拉姆斯调侃为“交响曲的大蟒蛇”,但不可否认《E大调第七交响曲》的确是一部伟大的杰作。布鲁克纳十分崇拜瓦格纳,这部交响曲篇幅浩大的第二乐章充满英雄气魄,是献给瓦格纳的挽歌,故被人称为“英雄交响曲”。卡拉扬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演绎者,执棒这部作品自然也不在话下。





 8. 舒伯特《第八交响曲》



这部著名的“未完成交响曲”,是舒伯特25岁时所创作的,但乐谱手稿直到作曲家去世三十多年后才被发现。虽然这部交响曲只完成了前两个乐章,但无论从情感表现的深度还是织体结构的紧密度来看,都已经十分完整了。下面这个录音版本中,卡拉扬充分发掘出了舒伯特作品中“贝多芬式”的浪漫情怀,复杂的情绪线索交织碰撞,产生极富戏剧性的音乐效果。





 9.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又称“自新大陆”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佳作,每个乐章都十分精彩,尤其是借鉴了美洲大陆本土黑人灵歌的第二乐章,以及第四乐章“如火的快板”。卡拉扬一生也多次录制这部作品,在他的执棒下丰满的弦乐音色涨潮一般扑面而来,美不胜收。





 10.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第10交响曲》作于1953年,据他自己说,在这部作品中他描绘斯大林和斯大林的时代,第二乐章的谐谑曲大体就是斯大林的一副音乐肖像,它顽强、阴险,像一股险恶的旋风。这部交响曲卡拉扬所唯一指挥过的肖氏交响曲。卡拉扬曾亲自拜访肖斯塔科维奇,沟通这部作品的演绎,柏林爱乐的演出十分震撼,获得了老肖本人的由衷赞美。





 11.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代小提琴女神穆特,13岁被卡拉扬赏识提携后便走上了演艺事业的坦途。从1976年瑞士琉森音乐节直到卡拉杨去世,穆特与卡拉扬合作长达13年之久。在一次采访中直率的女神说道“当时哪怕他就叫我去跳楼,估计我也会毫不犹豫跳下去的。”穆特与卡拉扬合作录制了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赫等诸多经典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充满女性柔美特质的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穆特的拿手曲目,与她之后录制的相比,可以明显感到这一版深受卡拉扬影响,最具德奥风格。





 12.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基辛生于莫斯科的一个犹太家庭,据说他在十一个月大时就会哼唱巴哈的赋格、四岁可以凭记忆弹出整首协奏曲。他与卡拉扬的故事始于1987年,卡拉扬的舞台负责人Gohre邀请基辛全家去慕尼黑玩。当天基辛演奏了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及其他曲目。当基辛弹奏完毕,卡拉扬向基辛来了个飞吻,取下了他的墨镜,开始用手帕擦眼泪。卡拉扬的妻子对基辛说:“我跟他结婚三十多年了,还没见他这么被打动过。”1988年的柏林爱乐除夕音乐会上,基辛与卡拉扬合作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乐迷心中的经典演绎。





 13.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齐默尔曼在肖邦大赛上一举夺魁后,立刻获得了极佳的声誉,其澄澈高贵的音色和精彩绝伦的技巧获得了卡拉扬和伯恩斯坦这两大“指挥帝王”的青睐。卡拉扬曾邀请齐默尔曼一同出席各大音乐节,举行了多场巡演,并录制了舒曼、格里格等人的经典作品,下面请欣赏他们合作录制的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14.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魏森伯格是上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卡拉扬曾与他合作录制了许多伟大的钢琴协奏曲,包括柴可夫斯基、肖邦、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经典作品。其中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实况录音是极为精彩的,魏森伯格醇厚坚实的触键与卡拉扬恢弘大气的管弦乐演绎结合得天衣无缝!





 15. 威尔第《假面舞会》 



1988年,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得到了卡拉扬的赏识,受邀请演唱的是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的奥斯卡一角,这俏皮讨喜的侍童角色让曹秀美一炮而红,卡拉扬赞誉她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下面这段录音是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与曹秀美合作演绎的威尔第的《假面舞会》的经典唱段。





 16.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与齐默尔曼一样,小提琴“鬼才”吉东·克莱默也深受卡拉扬和伯恩斯坦这两大“指挥帝王”的青睐。克莱默的演奏风格通常是不拘一格、个性鲜明的,但初出茅庐的克莱默与卡拉扬合作时惮惧其严谨的作风,因此“规规矩矩”地呈现了这部德奥风格的小提琴巨作,下面请欣赏其第三乐章:





 17. 莫扎特《安魂曲》 



卡拉扬曾三次在DG录制这部杰作,1975年的版本受到了很多人欢迎。大型管弦乐团表现莫扎特《安魂曲》有一种磅礴的戏剧性,也就是常说的大片配乐感,卡拉扬无疑是最佳人选,女高音安娜·托莫娃-辛托娃、柏林爱乐与维也纳歌唱协会合唱团也发挥了极佳的水平。





 18.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特拉如是说》虽然有哲学家尼采原著的文本依据,但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只求效果与华丽之美,在音乐厅十分流行。卡拉扬在Decca的版本更加注重整体上的形式感,录音具有丰富的堂音和妩媚气息。





 19.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如果将作曲家分门别类,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有着清晰的浪漫主义传承。这些作曲家也是卡拉扬擅长挖掘的宝库,亦因此,卡拉扬曾被人贴上可口可乐的标签哈哈。不过乐迷都认可,听卡拉扬的李斯特交响诗确实很过瘾。





 20.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 



1987年8月15日晚,年迈的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与女高音杰西·诺尔曼在萨尔茨堡音乐节合作了一场后来被观众誉为神迹的音乐会。在卡拉扬指挥音乐中,所有人都仿佛升上了天空,当诺尔曼以极弱的音调唱出著名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的》咏叹调“爱之死”,仿佛推开了天堂的大门…





 21.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卡拉扬在歌剧诠释上的成就恐怕超过了交响乐,无论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法国、俄罗斯的歌剧,卡拉扬版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原因很简单,歌剧号称浪漫的毒药,而卡拉扬深得制毒贩毒的精髓。《乡村骑士》的间奏曲是听众非常熟悉的旋律,其实这部短小的独幕歌剧从一开始就会抓住你。





 22. 雷哈尔《风流寡妇圆舞曲》 



轻歌剧是古典音乐中一大娱乐类型,《风流寡妇》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旋律优美,可以称为轻歌剧中的《爱乐之城》。卡拉扬的版本虽然不够轻快,但深情款款,表现出了成熟的技巧,请听著名咏叹调《缄默双唇》





 23.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威廉退尔》是意大利美声歌剧大师罗西尼的代表作,但歌剧本身由于篇幅过长,很少被搬上舞台,但这部歌剧的序曲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大提琴声部以叙述远古传说般的口吻开场,阴云密布大雨倾盆的预兆笼罩全场,宁静田园情景在激烈的号角声中被打破,冲入一片壮怀激烈的紧张氛围。






 24.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



卡拉扬对乐队的“严格调教”是出了名的,在他执棒下的柏林爱乐,有着一种近乎洁癖的完美音效。拉威尔的这首《波莱罗舞曲》如同管弦乐队的调色盘,以多姿多彩的配器手法和严谨的声部搭配产生千变万化的听觉效果。卡拉扬指挥的这部作品,如军队行进般整齐划一,却有有着无穷的律动与色彩感





 25.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古典乐坛最重要的年度盛宴了,但论乐迷心目中最经典的一场,非1987年卡拉扬执棒的这一届莫属。这是卡拉扬与维也纳爱乐具有开创性的一次合作,从此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都不设立常任的指挥,而邀请不同的指挥巨星来献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芒永存:走进“指挥帝王”卡拉扬的艺术人生
指挥帝王卡拉扬:贝多芬第二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
75张伟大古典录音列表
【珍藏】维也纳金色大厅 追忆 卡拉扬音乐会
指挥帝王卡拉扬: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
指挥帝王卡拉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