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中国和巴比伦文化


古巴比伦文化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一、巴比伦科学文化概述

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人们利用当地丰富的黏土资源,就地取材,用水调匀,制成大小不一的泥板,作为“纸”使用,并将字刻在上面,然后晾干或者烧干,就成了“泥板书”。泥板书极为笨重,最初为图画文字,但图画文字在泥板上书写很不方便,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由于落笔处印痕深宽,提笔处细小,形同木楔,故称楔形文字)。

古代巴比伦在科学上最杰出的的是天文学和数学。

公元前2000年初,巴比伦已经将五大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将星辰划分为星座,对太阴历的计算只于现带相差0.4秒;他还制定了历法,根据月亮的盈亏,把一个月定位29日或者30日,还知道置闰。数学方面,以60进制,会四则运算,会开平方和立方,会解二次方程和部分三次方程。早在毕达哥拉斯出生之前就知道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还把圆分为360度。

二、巴比伦的学校

泥板书及楔形文字的发明,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巴比伦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可能。最早的学校与寺庙紧密结合。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把知识视为神赐,非祭司不敢拥有,传习这些知识也是僧侣的特权,由于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故寺中一些人(称为“书吏”)需要学习文字和符号,于是,最初训练书吏的学校就产生了。由于教材和练习本都是泥板,所以学校称为“泥板书舍”,图书馆收藏的也是泥板书。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由于开始的时候学校主要是训练书吏,所以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尤其重视书写能力,此外,还有阅读、翻译、计算等。由于禊形文字离开事物本来形体面目已经很远,要记住上千个禊形文字并非易事,在教学方法上,都是教师先在湿润的泥板上书写,然后学生自己再反复临摹,直至熟练,这种学习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耐力,所以纪律称为保证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项约束,在巴比伦,体罚十分盛行。

四、学校的考古发掘

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帕拉在幼发拉底河畔南部发掘了一所学校遗址,这所学校并不坐落于寺庙附近,而是在世俗的居民区,由此可以推断,在2100年前,巴比伦的学校已经正式成为一种世俗化的教育机构。

这时的寺庙学校有两级。一级是初级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级教育,除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训练书吏仅有读写能力是不够的,为了培养管理人才,必须使未来的书吏们学习数学、天文学,有的还受占星术、医学教育,甚至受炼金术的训练。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的。无论教数学、医学还是训练冶金术和纺织术,其方式是一样的:学生首先观察教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古代巴比伦的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能享受学校教育;能掌握复杂的楔形文字知识的一般只限于职业官吏、僧侣、文艺家等少数人。

公元前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文明的中心,在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后逐渐衰落,沦为荒原莽野,湮没于枯草昏鸦之中。直到19世纪中叶后,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百年考古发掘及研究,人们才得以了解其在早期人类文明史上的卓越地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两河流域的“文化教育是发展极早的,甚至可以说,它早于埃及,至少是与埃及约在同时而有了学校。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雀脚印”与楔形文
大英博物馆 亚述帝国的故事
亚述及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人类文明起源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数学文化
大英博物馆之两河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