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古典名园植物配置 | 解析



   苏州园林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巧妙地空间处理手法,以及富有神韵的山水情怀而独步世界。园林植物配置是指植物材料在园林中适宜的种植位置。就是指植物与周围,或局部小环境的合宜配合,植物能长大形成景观。受文化影响的苏州古典园林,适宜的植物配置,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内容,另一是适地适树。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不一定适用于古典园林的配置,但是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却可以给我们现代公园的建设以启迪。本文将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分析其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园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以及独到的意趣在世界园林中拥有重要的地位,而苏州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拥有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苏州园林甲天下不仅表现在其精湛的建筑工艺而且与其植物景观的营造也密不可分。


一、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适地适树原则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适地适树在植物造景中的重要作用。如西汉刘安《淮南子》中说:“欲知地道,物其树”指出了树木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密切关系。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对此进一步的阐述:“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精辟的说明了适地适树的意义和重要性。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中,对此认识更有所发展:“在北者耐寒,在南者喜暖。高山者宜燥,下地者宜湿。……此物性之固然,非人力可强致也。诚能顺其天,以致其性,斯得种植之法矣。”现代人将适地适树解释为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一生物界的基本法则提出。

1、苏州古典园林的立地条件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端,太湖平原的东侧,地势平坦开阔。苏州平原属流水地貌,由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塑造成堆积平原。其中散落着一些孤立低矮的丘陵,这些丘陵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园林植物资源条件。

  苏州的土壤中的自然黄棕土类中的黄刚土属的各项理化性能,最适宜树木生长,太湖沿岸以自然黄棕土为主的丘陵,园林植物资源丰富。

  苏州属于中亚带向北亚带过渡的气候类型,全年四季分明,冬寒夏热,但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常年主导风是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5.7 ℃.


2、苏州的植被的观赏植物资源

   通过对苏州城外一个次生林的研究得知苏州的乡土植被有:常绿阔叶林,主要以山毛榉科、樟科、山茶科为主;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以映山红、六月雪、紫金牛、继木等为主;落叶阔叶林,主要以老鸦柿、卫矛、山胡椒等为主;针叶林,主要以马尾松、刺柏和人工营造的杉树林;竹林。


3、 适地适树的园林景观

  清人陈扶瑶《花镜》中说: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因此在苏州古典园林造园中,有些景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创造的。陈从周在《续园论》中说:“牡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主厅之南。”开朗旷达之地,早晨受初升之旭日,傍晚又可得到晚霞的光照,宜栽植喜阳之花木。

(1) 拙政园。枫杨、柳等都是耐湿乔木,拙政园原是“积水亘其中”的低平积水之地,故园内多种枫杨和柳,荷风四面亭,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就是典型的适地适树取景。如下图是从拙政园入口看拙政园东园山水植被结构图,柳和枫杨成为园子的骨干树种。

▲从拙政园入口看拙政园山水植被


(2) 留园五峰仙馆前厅山上的黑松,配置在地势高爽、光线良好之处,这与黑松的喜光耐旱的生长习性是相符的。正如《花镜》中所说:“松柏骨苍,宜峭壁奇峰。”

留园五峰仙馆植物配置图

(3) 芭蕉叶片硕大,极易招风,空旷的大空间风力较大,故常将芭蕉配置在小庭院里,形成“绿窗分映”的景观;另有,因墙根屋角和小天井中蒸发量小、水湿条件好,更宜芭蕉忌烈日干燥的习性。

如留园石林小院中洞窗外之芭蕉峰石小景,就配置在墙角。

留园芭蕉峰石小景




二、苏州古典园林依文化意境栽植的植物景观


  苏州古典园林实际上还是中国文人气质集中体现的地方,园林往往体现着主人的宇宙观、人格观和审美观。既有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野情怀,也有“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模山范水”“移天缩地”,这种山水情怀直接导致园林的山水化。这种情怀同样体现在园林的植物配置上,通过植物配置,使得城市山林既能寄寓心志,又能使生活环境形成安乐舒适的理想天地。


1. 与诗词有关的植物景观

朱熹说:“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建筑建成一般通过建筑的风格及园主人要表达的情怀去确定植物种植的种类。一般,气度恢弘、位置重要的主建筑前,宜用“比德”内涵的植物,以示庄重;幽静雅致的较小空间,宜按“诗词取材”,并用与建筑用途相近的植物种类,从而形成主题性景点;山水大空间则要形成自然性景观。


苏中园林中的主要景点:

待霜亭 拙政园中部山岛上桔树丛中,有亭翼然,离离秋实,转红方甜。取自唐代诗人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句意,命名“待霜”,桔树山花,一派太湖洞庭山景。

拙政园中部山岛植物配图

1.朴 2.柑桔 3.枫杨 4.5.臭椿 6.7.紫薇 8.桂花 9.圆柏 10.

A.待霜亭 B.雪香云蔚亭  C.荷风四面亭

待霜亭


松风水阁 拙政园松风水阁,取陶弘景“每闻松声欣然为乐”句意,配置老松显示听松声意境。

松风水阁


1. 与画理有关的植物造景

   山水画的兴起真正标志着文人造园鼎盛期的开始,从此士人们对天地自然景色的描绘,超越了单纯依靠文章诗文,增添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可以把山水佳景描绘于纸上。同时运用造园技艺,可以将心目中理想的山水营造出来。

   画理就是符合国画原理和技法的论述。国画讲究“气、韵、思、景、笔、墨”六个方面,成为绘画六要。只讲求神似,意境。山水园林一般运用小中见大的手法,模山范水,移天缩地。

   在植物配置上也讲求神似,植物种植不再数量而在于树姿要合宜,栽种位置要符合画理的要求,做到“气韵生动”。

   丛植与群植以及孤植相结合,这符合画理的论述“两株一丛的要一仰一俯,三株一丛的要分主宾,四株一丛的则株距要有差异

   王维《山水诀》中有“山无独木”“古木数株而已”“密林、稠林断续防刻板”“乔山耸直蟠曲者一株两株”等论述。就如沧浪亭周围的楸、朴、榉等古木都只寥寥数珠;狮子林指柏轩前的古柏,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前的白皮松,留园中部的香樟、银杏也就是数株而已。

   楼阁庭院等小空间中按画理在植物景观。“尺幅窗,无心画”。

图画中绘亭、台、楼、阁必有树木相衬,其按照荆浩《山水赋》所提“楼台树塞”的画理的结果。

   总之,按画理取材的植物景观,是“师法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的“写意”或手法,因是“写意”手法,故也是造园主主观情思的表达。

拙政园兰雪堂前玉兰对植,园墙两侧复有香樟成行相对

从沧浪亭门前远视园景 树木烘托的画境

拙政园浮翠阁  楼台树塞的画理

尺幅窗,无心画在苏中园林里到处可见



三、 苏州古典园林主要植物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有很多不成文的传统手法,主要有种植时苗木的选用、大小排列,遮、挡、露、衬等手法。


1、 遮、挡

   用植物将园内的一些非观赏重点,部分或大部分挡住,使观赏重点可以突出。用作遮挡的植物与被遮挡对象间的距离,影响着遮挡的效果。两者距离越大,则遮挡的范围越大。

   拙政园入口处,过兰雪堂进入山水景区前,有一座湖石堆叠成的山峦,为障景性叠峰,处于进门处,体量不大,可是古园中欲扬先抑的意境不能削弱,于是就借助树木强化障景。采用多树种群植,配合孝慈竹衬托峰石的形式。往前栽植树木挡住工厂。

   留园石林小院中楫峰轩旁有湖石一峰,但不瘦不透,为遮盖丑态就植枸杞在旁边,伴石而生。



2、 露、衬

    通过植物使园中一些观赏重点,部分或大部分显露,使之更为突出。有时遮挡合宜也具有衬托的作用,使重点显露,故此四种方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并无严格区分。如留园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三大著名峰石如没有植物衬托就觉得孤立无援难显出其峻峭,劲拔。

   拙政园远借北寺古塔的“空中通道”也是众多的树木遮挡了附近的民房的屋面后,才使得古塔隐约的显现在绿荫碧水之间,因此景深无限。

拙政园“空中通道

结语:综上所述,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和现代园林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其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和遵循自然的态度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国庆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二)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
个园植物配置人文情怀浓郁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
圆明园研究 |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及配置方式研究(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