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序》内含7大行书技法规律,助力书法爱好者少走弯路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是书法爱好者们练习行书绕不过的一本帖。对于这本帖,有什么学习窍门呢?现将王羲之《兰亭序》7大行书技法总结如下,供朋友们参考:

《兰亭序》局部

1、第一大规律——主从分明

一字之中有许多笔画,其中有主笔,有次笔。主笔在结体中起决定和支柱作用。既稳定重心,平衡构架,又约定了其他笔画的大、小、正、斜、长、短、粗、细等。这样整个字的笔画搭配就显得主次分明,结构才富有节奏感。如“感”字的钩画。

2、第二大规律——点画呼应

点画呼应是字的点画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一种内在联系,一般“起笔为呼”,“承笔为应”。“呼急而应迟”,“呼缓而应速”。呼应的方式主要有意连和形连两种。意连即用无形的笔势将点画之间取得联系和默契。虽无笔丝相连,却顾盼生姿,意连成趣,形连即相互引带,点画间轻重缓急,节奏分明,以萦丝联系,格外生动。如“悲”字的笔画。

3、第三大规律——迎让有致

迎让表现在合体字中,笔画间部位间相互谦让,相互避就使相邻的一面结合默契。有时为突出主部,常有意将其夸大或变形,其他部位则相应变小,使其相互依偎,伸缩有致,不即不离浑然一体。如“叙”字笔画。

4、第四大规律——疏密得宜

一般的字笔画少的宜疏,笔画多得宜密,中宫紧缩而外部舒展。用什么标准来控制呢?“得宜”二字最为重要。“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必至雕疏”。“疏可走马,密不透气”。《兰亭序》中这一笔画用得十分精妙。如“视”字的上密下疏。

5、第五大规律——欹侧取势

在书法中,没有绝对平稳的点画,欹侧有左欹右侧,上欹下侧等。整个字体倾斜的字,可在章法中依靠上下左右的字去补救;局部倾斜而整体字正的字,可靠局部向反方向倾斜来维持整个宇的重心,即从险绝中求稳定,从动态中求平衡。如“与”字。

6、第六大规律——变转

把相同的点、画、字,写出各异的形态,这是《兰亭序》最具魅力的特色。一字多变如《兰亭》中 20 个“之”字,7个“以”字,“不”字,6个“所”字,5个“其”字,4个“为”字,“字字意别”,多姿多彩,意味无穷。同画异态,如“情”字的三横画。

7、第七大规律——尽态适度

书法中“尽态”是指“曲尽其态“错落有致”;“适度”为恰到妙处。《兰亭序》构字不循“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的法则,而是一反常态,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长者更长,短者更短,疏者更疏,密者更密,并能长短互殊,宽窄各异,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各尽其态。因字立形,求得平和匀称的自然之美。如“峻”字。

王羲之《兰亭序》对后世影响巨大,几乎所有行书都与其一脉相承,所以掌握好《兰亭序》,对临习任何一家行书法帖都有帮助。特别是把握好以上7大行书技法规律,对于初学者来说如虎添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最漂亮的100个字,香艳极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一)上
《兰亭序》324字逐字技法解析(一)——每日持续更新
行书结构与章法
《兰亭序》笔画专项练习,这样练就对了!
《兰亭序》技法指南:深层解析6种点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