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少年书法杂志 | 学习篆书的感悟


董晓坤

学习篆书的感悟


我最初学习小篆是因为觉得篆书会比较简单。相对于草书的连贯和楷书的转折,我更喜欢小篆线条的均匀圆润,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纯净简约的感觉。初学小篆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先是从李斯的《峄山刻石》入手。原本以为简单的线条,最初下笔时,反而连基本的保持线条平整均匀都很难做到,甚至在最初的起收笔上也很难把握,很难让线条看上去无起止痕迹。于是我从最初的点画入手开始练习,先练习线条做到横平竖直,随后练习曲笔画。

临王福庵篆书联


小篆的形态美在于线条的均匀工稳和笔画的“曲”。在我看来,横平竖直容易达到,但圆转笔画,一时之间很难达到成熟。笔画的圆转,有时转得过于生硬,就形成了楷书般的方折,有时转的弧度又过大,使整个字看起来体态臃肿,略显笨拙。自己默默地练习了许久,最终做到对称平行,均匀工稳的时候,却总觉得有些死板。一度以为是由于《峄山刻石》太过平整,缺乏逸气,于是转而学习王福庵的小篆。自学的道路总是枯燥又无头绪,不管如何换帖,写出来的小篆仍旧看起来毫无生气,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去请教老师。经老师指点后才明白,小篆线条虽看上去大致匀整,但实际上在每个圆转的弧度上都会有些许变化。要使线条看上去有力度,就要在线条中间稍作提笔动作,使线条呈现出细微的变化,行笔时笔势要有来往,前后呼应,收笔处笔锋回缩,将笔力蕴藏在点画当中。就像是一块有韧性的钢板掰弯的时候,呈现出的弧度。这样才能使线条看上去有力度,不至于呆板无力。蔡邕《九势》中论字势道:“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有力,肌肤之力。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点画要通过用笔的藏护,将笔力蕴藏在笔画当中。只有下笔有力,笔画才能有像鲜活的肌肤那样光泽与美感。

临王福庵篆书联


初学则生,久习则熟。在掌握了临习技巧之后,我大量临摹前人作品,初步做到了形似,便着意于小篆的创作。临摹问题刚得到解决,创作问题随之而来。在最初尝试创作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集古字”,即米芾所说的“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就是收集某一书家的字形成作品,正如《集王圣教序》一般,先把帖中与创作内容相同的字选取出来,创作时直接运用在作品中。而其他字,则采用拼字的方法,即找到帖中相同偏旁部首的字来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完整的字体。只是这都是创作初期时的小技巧,有时使用过度则弄巧成拙。我的作品曾有幸得到王友谊先生指导,其中许多拼凑而成的字都被先生指出是错字。老先生说:篆书作品的用字一定要严谨,遇到不确定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查古帖。不同字典中的同一字体还会有不同形态,因此要多买帖多买字典。也不要轻易使用经后人转变后的字,尤其是清代篆书中就有许多清人转变的字,并不严谨,甚至是错字。

纳兰容若词《金缕曲·疏影临书卷》


在临习前人小篆作品的同时,也要善于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书法艺术风格随时代发展,不同时期的书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孙过庭《书谱》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即学书不能背离时代,要随时代发展而不混同流弊。正如当下流行书风的兴起,应自觉避免盲目随从,要在临习古人的基础上学古出新。很多时候我总觉得今人的很多篆书作品更加妍美,想要直接临习今人的作品,但是时常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今人也是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作才形成风格的,只有学古才能出新。而且,很多时候作品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意前笔后,下笔之前要做到胸中有数。老师也常强调要多读帖。最初我常不理解要从帖中读出什么,后来发现,读帖比直接临习更为重要。因为在读帖的过程中,是要加入自己的思考的,去感悟理解前人的用笔章法技巧等。我常听到老师对我的评价“见识得太少了”。这并非贬义,而是提醒我眼界要放宽,了解到的书家书作多了,自己在进行创作时才能更好地安排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

张衡《归田赋》

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

只在公私之间尔

位卑未敢忘忧国

得酒宁辞醉,逢人莫语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篆鼻祖李斯峄山刻石全本(附释文)
唐代 李阳冰 篆书 千字文
刘颜涛:《墙盘》与《毛公鼎》简析——《墙盘》基本笔画之直画丨三品课堂
中国书法文化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8)
谈谈篆书的临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