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初天文学上的一场生死斗争——力学史杂谈(五)

摘要:本文介绍清初围绕西方天文学在中国传播情况与围绕它的斗争。简介汤若望(西方传教士)的遭遇。

关键词:力学史,西洋历法,时宪历

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与实行引发的一场生死斗争,不仅在中国的天文史上,而且也是中国力学史,乃至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1618年,德国人汤若望(Johann A dam Schall VonBell, 1591年~1666年) 应耶稣会的征募来华,1630年(崇祯3年),主持历局工作的徐光启,由于自己年老(68岁) ,又在这年他的两位得力助手李之博与邓玉函(后者为意大利人) 相继故去,所以极力推荐汤若望并得到皇帝批准协助推进历法的工作。

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137卷,其中很大一部分吸取了西洋天文学的成就。在这部历书中有28卷是汤若望本人直接翻译的。不久,明亡,这部历书在明代没有实行。汤若望在两朝交替兵荒马乱之际,保护了这部书的刻版未受损失。

汤若望像

清朝占领北京后,汤若望制造了望远镜,日晷,绘了地图连同修改了的历书进呈新皇帝。并且预先推算了1644年农历8月初一的日食,给出了日食初复时刻,届时,皇帝命人验证,结果是按旧有大统历与回回历分别差二刻和四刻,而汤若望预言的分厘不差。这一事实使新历取信于清廷并将汤若望进献的新历(即修改的崇祯历)改名《时宪历》。颁布后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汤若望本人也因此取得朝廷的信赖。封他为钦天监正,至顺治15年(1658年)对他加一品封典。年幼的顺治帝对于比他年长53岁的这位西洋官员亲切地称为“玛法”(满语为可敬的爷爷)。

然而,好景不长。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年方8岁的康熙登基。清廷的守旧派抬头,辅政大臣鳌拜怂恿杨光先诬告参劾汤若望。1664年,杨上书《请诛邪教疏》,罗织汤若望三大罪: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杨将全国各省教堂教众诬为潜谋造反。将汤写的许多书诬为妖言惑众。并罗列“新法十谬”指斥新法的种种错误。更为厉害的是提出由于新历法使吉时凶时倒置,造成了严重后果:使顺治的幼子荣亲王3月而殇,又由于下葬日子选得不对,致使荣亲王生母董鄂妃不久死亡,接着顺治帝也染天花而亡。

杨光先将汤若望上纲到“谋反”与使“皇族灭亡”。慢说当时汤若望年过古稀,由于中风而失去语言能力,即使是巧辩之士也是难于分说了。1665年4月13日宣布结案,汤若望被判极刑——凌迟处死,同案犯多人下狱。4月16日处死汤若望的公文到了皇太后之手,此时北京突然发生地震,连续5日,合都惶惧,这时辅政大臣们以为是天象示警,即从狱中放出3人。而汤若望原罪待死。这时孝庄文皇太后传谕:“汤若望向为先帝所信任,礼待极隆,尔等置之死地,毋乃太过”。汤若望这才无罪释放。然而同案5位基督徒李祖白等仍被处斩。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病逝。杨光先在此案中得胜。被任命主持钦天监,尽管他因为不懂天文,心知难以胜任,曾数次上书推辞,最后也只好硬着头皮担任了。1667年,14岁的康熙钦政。发现当时历法混乱,1年中竟有2个春分,不该置闰的置了闰月。于是在1668年12月26日,组织了一场御前辩论会,一方是杨光先及其助手吴明,另一方是原汤若望的助手南怀仁(Ferdinand V erbiest, 1623年~1688年,比利时人),钦天监全体参加。南怀仁比汤若望年轻30多岁,汤若望受诬时,他来华不久,汉语还不流利,无法为他辩诬。此时他以满腔的对待科学的热情指斥杨光先历法的错误,等不承认有错。康熙询问有何方法可以判断是非,南怀仁建议双方各以其法测日影移动,于是决定次日在观象台测日影。

怀仁像(1674 年)

次日,有关人员齐集观象台,测验结果与南怀仁计算丝毫不差,连续3天,南怀仁事先画定午时日影位置,到时验得“正午日影正合所画之界”。而杨光先等则支吾其词,根本就不会推算日影的移动。这次实测的胜利,为新历法重新出台扫清了道路。于是南怀仁进而指出老历法多处错误,康熙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下令取消了当年历书中的闰12月。1669年,为汤若望平反,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正,一直深得康熙皇帝重用。康熙皇帝从他那里学习了不少西方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而为鲁迅先生讽刺的那位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坟·看镜有感》,《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的杨光先也遭到了革职的处分。值得附带一说的是,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带来东方的天文学并不是西方最先进的天文学。众所周知,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不朽之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而广大天主教徒还是囿于地心说为基础的天文学,只不过在地心说的基础上添进了当时较新的观测结果而已。17世纪初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伽利略还因为讲解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审判。1600年罗马广场上活活烧死了宣传日心说的布鲁诺。我们当然不能设想,罗马派出的传教士会在中国宣传日心说。然而,不管怎么说,围绕历法开展的一场生死斗争,为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本文已刊载于《力学与实践》期刊

有关我们:


《力学与实践》期刊编辑部

期刊首页:http://lxsj.cstam.org.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洋新法历书》与《时宪历》的颁行
星江湖 | 金庸小说里天文水平最高的人
沿用二百年的“时宪历”是怎样制定的呢?它与以往历书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汤若望与清初历法之争
比“圣诞节”还要西化的是中国的''农历''
“不得已”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