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序言之八
userphoto

2023.08.12 湖北

关注

管用和

音乐:

张子勤《秋笺》序
——1999年6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秋笺》序
第一次读子勤的新诗时,他已逾“不惑”,我甚惊喜,感到他不像是“半路上出家”的。早些时候,我并未见到他写新诗,只读过他写的一些旧体诗。尽管,那些作品都是现时的题材,但读来总觉得有点儿“书卷气”和“匠气”。在我结交的朋友中,有些写旧体诗词的,一旦写起新诗来,总脱离不了旧的影子。有人说这叫做“进去了出不来”;纵然出来了,也出脱得不那么干净。就像游泳的人从水池子里起来,出是出了池子,却浑身沾满了水。子勤写的新诗,却绝然与其旧体诗不同,不带半点陈迹。无论是内容、形式、语言节奏、内在韵律以及文笔运作,全都是新的感觉:
鲜活的故事\只能成为故事\往日的悲欢已经东去\飘带成为过时的饰品\\堤岸卧梦\浪坎记载着时光的圆缺\砂粒与卵石\纷纷迁居新的城市\\旅游的人\摄下一道道风景\考古学者\发掘一件件干涸的历史\\低洼处\泥沙捧出绿茵\向世界证明\河的灵魂尚在\\
──《干河》
此诗读来,有不尽的沧桑之感,这是作品的诗意所带来的。从形式和词语上,我们却感觉不到一丝岁月的蒙尘。文章随世,歌曲宜今。子勤写的新诗,无疑是与时代同步的。读着他的作品,想到他的为人处世,生平爱结交文朋诗友,以及他的文人气质,不由得就记起陆放翁的两句诗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青年时,子勤与我同学。他当学生就显露了文学的才能,但以后他并未从文。有一句话,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我们这般年纪的一代人中,特别崇尚“螺丝钉精神”,倡导“砖的品格”。个人一旦被安置在哪儿,就牢牢地扭在哪儿;“哪里需要哪里搬”,自己不能讨价还价。像我,本来志趣在绘画,但此时此地不需要画画的,你不得不更弦易辙,忍痛割爱。子勤长于文学,但彼时彼地不需要文学,你就得放弃自己的所好。他年轻时被安置在县府当了一名小干部,抄写文件,起草报告,忙忙碌碌无暇顾及文学。
人非草木,生来就有情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朱熹老夫子说得合情合理,表达情感与思想最适当的方式就是诗歌。何况子勤早已写过旧体诗,曾借以抒发过咨嗟咏叹之音,当然就免不了与那缪斯相依相恋。尽管他以后专门搞过一段新闻报道,又当上了县里局级干部,作行政领导工作,没有着意写诗,更没有想当诗人。但还是时不时忍禁不住,以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写诗之于他,不仅仅是个爱好,更不是附庸风雅。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诗歌的态度与追求:
高亢 激越\唱息了风\唱熟了谷\催得庄稼汉\鼾声如雷\\是告诉朋辈\警惕突来的套网\是酬唱新知\吟哦今晨的新作\还是用音乐之弦\锁住太阳的坠落\抑或\告别灸人的苦夏\抑或\庆贺金秋的收获\\知了──知了──\是知炎凉冷暖了么\\你隐生于污秽\忍痛脱去昨日的尘垢\一振薄翼于万里晴空\栖于高枝\\干──净──\啊 这才是你吟唱的主旋律\\ 
──《蝉声》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古人以咏蝉来表达自身的高洁与清白。子勤在这里当然不是在表白自身的品格。但他写的蝉声,也是自己的心声。他的歌吟,自有自己神圣的乐谱,不作无病之呻吟,不为赋诗强说愁,更不是无情装有情,为诗而诗,故弄玄虚。他的诗淳真、清新、刚健。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现实。不断从社会人生中获得诗的灵感,开掘诗的意蕴。《那一潭晶莹》、《攀登者》、《东湖屈子塑像》、《二战死亡的日子》、《驼队》、《牛》、《乡情》等作品,都能给人以热情、怀念和激励,对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灵产生感召、感染。除了写人叙事,抒情表意之外,子勤有一部分作品,意深旨邃。有述志的,有思辨的,有人生哲理的,有怡情悦性的,有警省悟道的。多数作品形象鲜明,言简意赅。如《彗星》、《陨石》、《路涵》、《吊兰》、《积水》、《致西海友人》、《致远》等。他在《彗星》一诗中这样写道:
我行我素\不在乎背后\目光\因为光明磊落\拖再长的尾巴\也不怕\别人抓住\\
崇高、美好、纯粹,人格的完善,是历来诗人们所讴歌所吟颂的。以上这首诗很短,精粹、形象、明朗而生动。可谓词小而境大,读来意味深长。其他诸首,也有如此特点。这一类的诗,引人思索,发人深省,明理会意,使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以洗涤。与此相反,子勤也有一部分诗作,意象较为潜隐,写得比较含蓄。情感内在,冷峻深隽,求真臻善,其意幽曲而涵厚,是心灵与情感的私语。如《浪迹》、《淡出画面》、《梦斯》、《一切都未发生》等等。
不难看出,子勤写这一类的诗,也是一种探求。我以为,探求是可嘉的,但如何在探求中赢得知音,使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共鸣共振,获取诗艺的完美,则是当今许多诗人所面临的课题。
读子勤的诗,我感到分外亲切。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我的同窗好友,也不仅仅他的诗具有淳真、清新、刚健的格调,同时,他的作品也具有一种亲昵的韵味。
尽管,他这个集子里的作品,在创意与构思,在形式与技巧,在意象与词句等等方面,未必就尽善尽美,有的作品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诗,终究是情动于衷而发于声的遣兴之作。“诗人是一种回音,他应该响应一切声音,响应生活的一切呼声。”(高尔基语)生活在发展,艺术在前进,诗人应追求更深更广的思想情感境界。期望子勤写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诗来。

喜欢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合格的诗词是怎样炼成的
2020中华诗词学术论坛专稿:王国钦|让当代诗词与白话新诗和谐发展
《新文学评论》:曾杨才访谈录
旧版书生:劣诗之十大特点及剖析
徐景波|塞北梅花·戊戌集(下之十二)
【中國詩詞地理—貴州卷】李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