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石磨再流行,加工费1.5元一斤,还得预约排队

农村,永远是个现代与传统碰撞最多的地方。

一方面,是某些农村人跟风城市流行动向,以奔跑的速度追赶潮流。盖得房子现代,装修现代,去农村看看,家里农耕时代的老物件,基本不见了。

像葫芦做的水瓢,丝瓜瓤刷碗,硬木躺柜、大柜、太师椅,早都当破烂扔了或卖了。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靠街道的墙贴的清一色青砖白墙样子,真有点千村一貌,不辨家乡的恍惚。

另一方面,却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希望最大可能保持古村落本色,给漂在城里的人,一点念想,能留住乡愁。

村庄中,现代元素,传统元素,在对立中和谐共存着。农业机械化方面,自动收割机、播种机,机械化磨房,也代替了古老的人力或畜力石磨。

阿兮还记得,儿时村里建了机器磨房后,乡亲们的开心。终于不用在磨房(碾屋)里,推着碾子磨玉米面、地瓜干、小麦面了。

玉米往漏斗里一倒,机器轰鸣,磨得细细的玉米面,这边就从出料口的面口袋出来了,非常方便。可以说,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有着近乎狂热的推崇。

可近年来,追求高质量传统农村生活的理念,又有所抬头,开始发酵。比如这经过改良的石磨,重新在农村开始流行。

改良后的石磨,不再是原始的人工,或者牲口拉着磨,用上了电动。这样可以保证省力的前提下,用石磨磨面。

石磨的特殊性决定,用电速度也不会很快。所以用这机器加工,不只是时间久,要预约排队,加工费也是高得离谱。

玉米不值钱,一斤八毛钱的时候,石磨磨玉米面加工费仍高达1.5元一斤,等于是玉米价的双倍了。

可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偏偏就是认这石磨加工。你说为啥呢?

原因只有一个:石磨出来的玉米面,那叫一个香。这才是真正儿时农村的老味道,不是你全自动的冷冰冰机器磨出的面粉,可以相提并论的。

石磨磨的玉米,要先清洗,把玉米粒上的浮沉,沙粒啥的,统统清洗干净,然后晒干。这才能上石磨,开始磨面,要低温磨6个小时。

这又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碾屋里推碾子,一圈又一圈,累得汗流浃背,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一遍遍去看碾子上的玉米粒,恨不能它们立刻变成玉米碴,再变成玉米面。

感谢这聪明人发明的电动石磨,让我们享受到老味道的同时,还省心省力。

这是磨好的玉米面,阿兮老家农村又叫饼面(苞米面),北方农家,几乎每天都会熬饼面饭喝,已经成为习惯。

当现代生活碾压过乡村,唯希望传统的东西,还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留存,给漂在城市里的农村人,另一种惊喜和怀念。

就像这原生态的玉米面,熬成粥时,属于老家的原始味道,您喜欢吗?

农村农民农业,民谚民俗民风。欢迎关注阿兮随笔交流互动,为您分享农村事,共同探讨三农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天地 | 張秀祥 | 难忘儿时的磨房
加工玉米糁年损近100亿斤玉米,营养丢失,农民损失,问题出在哪里?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散文一束┆溪流门前的石磨
过去的农村生活(转载)三
碾子:这种古老的“机器”只有农村才有,城里人大多数没见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