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贝壳成为货币时,为啥不去海边多捡点,让自己成为大地主

早期人类还没有钱这个概念,最早只是部落之间的以物换物,后来贝壳的出现,成为了替代品,即使到了明朝云南等地区任然有人用贝壳作为主要钱币,当然除了我国,其他国家也使用贝壳作为钱币。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船队到达印度洋的岛国马尔代夫,当时叫溜山国。据随行的巩珍在所著《西洋番国志》记载,当地的商业贸易以银币交易,但是有意思的是,这里却供应外国通行的货币—贝壳。原来马尔代夫的许多珊瑚岛礁盛产一种贝壳,当地人采集贝壳,堆积如山,待贝壳里面的肉腐烂后,将贝壳洗净,然后贩卖给暹罗(今泰国)、榜葛刺国(今孟加拉)等国作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据考证,明代在云南部分地区也通行以贝壳作为流通的货币,是否由暹罗辗转而来,尚不得而知。

商朝时期将贝壳作为钱币使用

商朝时期已经有新的钱币出现了,还是使用贝壳作为钱币。

主要有两个原因:贝壳的稀有靓丽以及冶炼技术任然匮乏。

都知道商朝著名的就是青铜大鼎,现在联合国大门前还有我国赠送的和平鼎。那时商朝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盛鼎的时刻,当时的货币已经有青铜铸造的钱币。被称为铜贝,当然还有贝壳(海贝),玉贝,石贝,古贝。

当时能用起青铜器的都是王公贵族,至于兵器,青铜打造的,也是不菲之物。那么大量的用来作为钱币,对于当时的商朝是无法做到的。

此时商朝已有国力、人力、凝聚力,已有阶级等级出现,为啥没有平民去大海边去剪贝壳?

商朝时期的气候不允许那时的人类随意探海

在商代,气候远比现在湿润,气温也比现在高,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写道,“作者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别小看这偏高的气温,却使物产极大丰富,造就了商代酒池肉林的历史。商代的殷墟发掘于河南安阳。河南现在简称“豫”,为什么叫“豫”呢?拆开看,一边一个“矛”一边一个“象”,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用矛去扎大象。这个字也侧面说明了在商代河南一带是有大象存在的,而在史料中记载古人用犀牛皮做铠甲。而犀牛和大象都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这也证明了河南在早期气温偏高的事实。

除了湿热的气候意外,那时的野兽,丛林,交通也是很大的阻碍。

考古学家考证,商代使用的贝币主要产自我国的东南沿海,例如,商代使用较多的阿文绶贝,主要生存在我国的东南沿海的暖海区。而在商代,不论是去较近的东海还是路途遥远的南海,交通都非常的困难,除了路途遥远,还有就是气温高所导致的荆棘丛生,交通不便。因为贝壳获取难度较大,所以物以稀为贵,贝在商代就承担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正是贝币的使用,对我们的汉字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和钱、和价值有关的字,都有一个“贝”字旁,例如:“货”、“宝贝”、“财”、“账”等,这都源自于商代贝币的使用。

贝壳来自哪里

作为钱币的贝壳是来自大海。即使现在科技文明发展的现在,大海任然是人类很难跨越的障碍,对大海的探索任然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在古代航海最出色的时代就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何况早期中国历史上人类面对大海,除了弱小,就是脆弱。

参考资料:《贝币》,《西洋蕃国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代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多捡贝壳,让自己一夜暴富?
(01)精雕骨贝 手工制钱 古钱币未知的世界
潍坊新现带刻符的骨贝币
春秋战国时代,最珍贵的钱币竟是“铜包金币”,只可惜存世很少了
贝·贝币
我国古代货币的种类及其演变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