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 | 《阅读孔子》第十一章:《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十一章:《学习态度和方法》

作者: 史毅 来源:中国孔子网

当我们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那就要讲求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态度和方法不好截然分开,有时态度中包含方法,有时方法中也包含着态度。我们在论述这两个问题时只能有所侧重而已。

一、端正学习态度

孔子在《论语》的“学而篇·8章”中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叫作“学则不固”。意思是,只要勤于学习,思想就不会固陋。这句话昭示我们两个要点:其一,人若停止了学习,思想就会显得固执而鄙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理解不了新生的事物,判断要有失误,会给自身或社会造成损害;其二,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事情,不仅大量的古代典籍需要我们学习,需要我们“温故而知新”(为政篇·11章), 而且,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的新知识也需要我们学习。如果不学习,就会变成新时代的文盲。

由这句话又引申出好学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中三次提出了好学的命题,其中一次说:“君子食无求饱,居于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正而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14章)这里的“好学”是“君子”的代名词,君子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打定吃苦的主意,而且在言行上也不能放纵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亲近有道之人,养成一身正气,这样才能称得上好学。那么我们要想把自己陶冶成君子式的人才,那就要做到上述四点的好学要求:①食无求饱;②居无求安;③敏事慎言;④就道而正。

而孔子在“公冶长·15章”中所提出来的好学则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能够持有这样学习态度的人,在孔子的学生中,我们所知道的主要是颜回,曾子说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有时我们很可能被声名所累,低不下高贵的头颅,向地位不如你高、因此也就被你认为学问也不如你的人请教是一种耻辱,事实上求知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问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虚下心来寻找自己不懂的东西,常常会在不如你的人身上找到这些知识。这就叫“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这样,就可以做到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标准。再进一步,就可以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一步步地向上,就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自己的道德自觉心。

孔子在“为政篇·17章”中说过这样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这句话,既包含着学习态度,还包含着学习方法。这两方面的内容,又可以称为智。在孔子的学说中,智是指道德智慧。做为一个研究学问的人,对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比不知强以为知要明智。敢于承认不懂,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才能把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然后才能看见比自己学问大的人,想着向人家看齐,也才能够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才能够不耻下问。

如果没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德智慧,为了虚荣心,经常打肿脸充胖子,经常怨恨别人冷落你,看不起你,那你就根本做不到上述三点:见贤思齐、择善而师和不耻下问。那样的话,就意味着你永远是个庸人。

孔子有一次用自己做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他说:“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两端而竭焉。”意思是说,别人都说我有智慧,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智慧,有个没文化的请教我问题,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我可以反过来问他,正面问了再反面问,这样三问两问,答案就被我归纳出来了。遇到一个问题,自己要思考,但这思考不成熟,或者说答案不能确定,那你就可以讨教别人;可以从正面讨教,还可以从反面讨教。这样,从自身到别人,从正面到反面的过程,就叫动态思维的过程。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掌握这种思维方法。

端正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总括上面所说的几点,首先是“学则不固”,其次是好学不倦,接下来择善为师,见贤思齐,动态思维。如果做不到上述几点,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孔子在“为政篇·16章”中说过这样的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有二,其一,专就反对的一端下功夫,这就有害了。其二,治学不能走中道,好走极端也是有害的。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就会使我们变成犬儒主义或学术上的法西斯主义,要么看到什么都反对,要么将别的学说都视作异端邪说,这样对自己是有害的。第二种情况是,要说好就好得白璧无暇,好得登峰造极;要说不好,就不好到头上生疮脚上流脓的程度。不能正反面看问题,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做,也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反驳过一个叫棘子成的观点,此人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大羊之鞟。”意思是,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备了质朴的本性就可以了,不需要后天的修养,不需要文彩。子贡反驳他说,文离不开质,质也离不开文,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虎豹的皮去掉斑斓的毛色,与犬羊的皮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虎豹的皮之所以异于犬羊的皮,就是因为它有斑斓的毛色。这里的棘子成看问题就是静态的,偏于一面,或者就是在走极端。子贡为了端正他的思想,运用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来晓明他看问题要动态化,要顾及到事物的各个方面,要执中道而行。

二、持之以恒

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弟子被围困在陈、蔡之间,断粮多日,弟子们个个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子贡拜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你是不是认为老师是先知先觉?”子贡用反问的语气回答说:“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回答说:“我不是先知先觉,我只不过是研究学问持之以恒,传道一以贯之而已。”在另外一个场合,他又向曾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所说的“一以贯之”,是指他的学说有一个根本的思想从始到终贯穿其间。这个思想就是忠恕二字。看来,坚持不懈不仅指接受知识,同时还指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古人学习,与我们今天的学习方式不大一样,他们常常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或者是“仕而优则学”。前一条是指工作之余,还有精力的话,就抓紧业余时间学习;如果工作很忙,那就先忙工作。像子路、子贡、冉有等人不停地出任各国的官职,但他们仍然抽出时间到孔子这里求教知识,他们一旦辞官,就整日与老师在一起,聆听教诲。后一条是指官当得出色,得到了提拔,担任更大、更高的职务,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能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从师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称作持之以恒。

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在古人那里却是两个概念,学是指接受新知识,习是指温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论语》开首的一条就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对所学习的知识要经常进行温习,这样才能吃透知识。曾子也很重视老师所说的这个“习”,他问我们说:“传不习乎?”意思是,六艺经传这些古代文化典籍,你经常温习吗?

怎么温习?“子张篇·5章”中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这里又提到了“好学”,怎么才能好学,这里是指每天都要按受自己所没有的新知识,每个月要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子夏为我们的学和习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三、讲求方法

孔子说:学习就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从十五岁志于学,到三十岁才可能有成就,到四十岁才可能不会有迷惑,五十岁才会感到上天所赋予你的使命,六十岁才能顺天应命,七十岁才能心从所欲,而不逾矩。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这个学习的点滴积累过程有个形象的比喻:“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意思是,学习就好像堆垒一座高台,虽然堆了九十九筐土,只差一筐土,可是中途停止了。是谁让停止的呢?是你自己;学习又像是填坑,虽然只填了一筐土,但只要不停地填,就能把它填平。孔子这样教导我们,其实这也是他自己学习的生动写照,连圣人都是如此点滴积累知识,那我们就更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对于知识,不仅要点滴积累,而且要细致深入地琢磨消化。“学而篇·15章”中记载了子贡问孔子的一个问题:“《诗》云,‘如此切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诗经》中的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切磋”“琢磨”的来源。它的本义是指对玉器的打磨过程,现在用来比喻做学问要反复思考,深入领会其主旨的意思。

除了反复思考、深入领会而外,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可以理解成温故而知新,也可以理解成学了一个道理,然后推知另外的道理,不论哪一种解释,都是由已知推未知,没有已知,就无法推断未知。

我们还回到上面的深入思考的话题。孔子在“为政篇·15章”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揭示了学与思的关系,学了新知识,不加以思考消化,就会茫然而无所得;但只思考而不接受新知识,又会拘泥于一隅。这样都不好,只有学思结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孔子在“述而篇·2章”中又提到了“默而识之”,这可以看成是学与思的中间环节,是指学了新知识后,要默默地记诵,将它印在脑海中,以便于思考。“默而识之”不能代替接受新知识,也不能代替思考,它是在学了新知识后到思考的一个过渡。

四、因材施教

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他的教法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些不一样,他大约每一批只带着几个或十几个学生,然后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学生再多,那就可能分成了若干个组,由他的门生再来带这些学生。在《论语》中,不仅收集了孔子的箴规,还有子贡、子路、曾子、子游、子夏等学生的语录,这些语录应该也是对学生讲的,那就说明孔子的学生还有学生,这样一层层地分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式的教法。当然这个教法只是一种推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孔子每一次所教的人数不会太多。在《论语》里,孔子的言论几乎都是在和学生的对话中展开,有的对话也出现另一个学生插话的情形。

正因为人数不多,孔子才能因材施教,从而体现他教育上的这一大特色。

为什么要因材施教?孔子在“雍也篇·21章”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他在这里将人的智力分成了三个等级: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也就是上、中、下三个层级,资质上等的可以跟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资质中等者跟他谈一般的学问,资质下等的就不可以要求像上、中等级那样了,只能教些简单的知识。

而在另一个场合,他又把人分成了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生而知之者,就是我们平素说的天才,也许五百年才能出一个,虽然很少,但是有。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占的比例比较大。困而不学者为数不多,但也存在。孔子的这段论述同样也指出了人智商上的差异。既然智商上有差异,那么因材施教就是必要的。

孔子在“子路篇·21章”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不能和守中道的人在一起共事,那就找狂狷之士吧!狂士非常激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狷士是极度保守地绝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这样看来,孔子又从情商的角度,把人分成了中道之士、狂士和狷士三种人。

子路就应该被划分为狂士一类。有一次,孔子说:“仁道如果推行不了,我就坐着独木舟到海外去归隐,能够跟从我的人,可能只有仲由了!”子路听到这句话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武功、勇气都超过了我,但是脾气暴躁,对于事情不知仲裁。”(公治长篇·7章)

孔子既赞扬子路的优点,又指出了他性格上的缺陷,于是因材施教,经常指导他一些具体的问题。有一次子路问老师说:“是否闻义就该勇为呢?”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够听到就要做到?”冉有问:“是否闻义就应该勇为呢?”孔子回答说:“闻义就该勇为。”公西华听到后说:“怎么两个人问您同一个问题,您的回答却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生性懦弱,所以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让他谦退一点。”这是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只有这样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成为社会上有大用的人才。

像这样的例子,《论语》中还有。子贡问老师说:“颛孙师和卜商谁更贤能呢?”孔子说:“颛孙师有些做事太过,而卜商总是不够。”子贡说:“既然这样,那么颛孙师比卜商更强一些?”孔子说:“过犹不及。”这一段话所讨论的又是能力的高低或聪明与愚笨的问题。过分就等于不及,只有保持中道,才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但中道不是一个固定的点,它是介于“过”与“不及”二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标准,需我们运用智慧灵活的来把持。

孔子料事识人很准,他曾经说过子路,怕他这种刚猛的性格不保天年。当卫国发生政变,蒯蒉夺了蒯辄的君位后,这事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就说,“子路也死了”。没几天,传来消息说,子路在这场政变中殒命。

孔子还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记载在“先进篇·18章”中:“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意思是说,子羔愚直太甚,曾参鲁钝过头,颛孙师流于偏激,仲由过于刚猛。孔子分别指出了他们性格上的缺点,让他们在为人处事中扬长避短,或者在选择职业时要考虑自身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十则解说
论语17.23
熟读《论语》十句精华,体会古人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经典名句解读
【第33期】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17章》求知路上为什么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