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光日新1317】天天读经典:君子不重则不威(图:柿子红 秋意浓)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篇》
这一章,孔子指出的是君子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德,主要包括对内的自身修为和对外的与人相处。
重,庄重、稳重、自重。
威,威严,威信。
学,学习。
固,一作“坚固、牢固”解,与上句相承接,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牢固,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太牵强;另一解释是作“因陋”解,比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解释,我的理解是此“固”跟“固步自封”的“固”应该是一个意思,都应该作“固守”解,主观固执地遵守,有墨守成规、停滞不前、不求进步的意思。
主忠信,忠信没有异义,关键是“主”。
一作“以......为主”解,主忠信,就是以忠信为主,以忠信为本,这个解释我觉得有点牵强,如果引申为“推崇”的意思,也还可以理解;
另一解释,郑玄(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整理古籍,博采众家之长创立郑学)注解为“亲也”,亲近的意思。
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主忠信”就是“亲近忠信之人”“与忠信的人亲近”,跟下句“无友不如己者”呼应,讲君子的交友之道,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亲近、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李炳南在《论语讲要》中也认可这一解释,他认为“主忠信”就是“亲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为师。”的意思。
“无友不如己者”,一解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友”作名词)或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交朋友”(“友”作动词),我觉得都不可取,关键是对“不如”的理解都有偏差。
“无”通“勿”“毋”,不要
友,作动词,交友,以......为友;
不如己者,很多人理解为现代语言环境下的“不如自己的人”“层次比自己高的人”。作为交友准则,要多跟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多向层次比自己高的人学习,这是没错的。但是,不跟层次比自己低的人交往、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那么,层次比自己高的、比自己强的人也是这个准则呢?他们为什么要与层次比他们低、不如他们的我们交往呢?
所以,此“不如”绝对不是现代汉语的“不如”,此“如”,单独解释应该有“象”“类似”的意思,“不如己者”就是“不象自己的人”“跟自己不是同类的人”,引申为“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不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应该是:跟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也就是三观不一致的人,不能跟他们深交。这样解释,我以为就通顺得多,也应该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吧。
所以,整段话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这样的品德,在自身修养上,应该自重,行事沉稳,否则就没有威严,没有威信;要重视学习,只有坚持学习才不会固守成规,不思进取;在与人交往上,要多亲近忠信的人,以忠信的人为师,多向他们学习,不要跟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人深交;有了过错也不要害怕,及时把它改正过来就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今读:谈君子的自我修养
我说《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国学小知识】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复活论语】学而篇(8)孔子说君子有了过错这样改正
论语连载⑧《学而篇》第8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学而篇》第八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