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光日新1362】天天读经典:唯仁者与苟志于仁矣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篇》

注释:

好(hào):爱好。

恶(wù):厌恶。

参考资料的解释: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我的理解: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犯了无心之错,其他人都提议要对他处以极刑。族长说:“可以!不过,需要找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的人来执行。”结果,没有人站出来去执行,这个人便不了了之。
这个故事、这段话,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心纯粹、无私欲的人,也就是孔子说的“仁者”,“有仁德的人”,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否则就会根据跟自己的亲疏远近、对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有失公允;人与人又是不同的,各人的评判标准也就千差万别,评判结果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让人无所适从了。
这里的“仁”,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应该是合乎规律的、所有人都应该共同遵循的天道。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论语.八佾篇》

注释:

恶:一解指做坏事;另解指厌恶别人。

参考资料的解释:


一解是: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南怀瑾先生解为: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

我的理解:


我比较倾向于南怀瑾先生的理解方式。
天下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世上也没有坏人,只有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的人而已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真正有志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于与自己见解不同、出发点不同的人也都能容忍他、理解他,甚至可以去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现在常听人说:“你想要与什么样的人为伍,自己就要先做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来什么样的人”、“你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等等所谓的“鸡汤”,以及“量子吸引”“量子纠缠”这些高深的晦涩难懂的理论,都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看世界,整个世界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枝一叶一尘都令人感动;如果我们怀的是一颗憎恶的心,那么无论我们看到什么、遇到什么,可能都不顺心。
当然,“无恶也”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阴也有阳、有善也有恶,有得就有失,有生就有灭,只是“志于仁”的仁者心中无恶念,眼中看到的恶事少、身边的恶人少而已。
如果,真觉得自己恶人当道、恶事缠身怎么办?
我相信,恶人自有恶人磨,好人自有贵人助;我相信,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我相信,“志于仁矣,无恶也。”心无恶念,口无恶言,身无恶行,凡事必无恶报,此生也必无恶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里仁第四
2-227 | 闵志念聊摄影 | 学而时习之
论语 | 里仁第四
《论语》学习70
南怀瑾先生: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
论语启示录078:无欲才是真刚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