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光日新1373】天天读经典:“父母在”与“父母之年”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

注释:


参考资料的解释: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我的理解:
“父母在, 不远游”常常被我们引用,而忽视了后半句“游必有方”。
有资料解释“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这也是有些人批判孔子夫子的理由。我觉得这背离了夫子的本意。
实际上,从整段文字来看,孔子不是反对父母在的时候子女到远方去,而是从“孝”的角度、从不让父母过多操心、担心的角度出发,反对子女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居无定所、随处漂泊。
尤其是当时的条件下,通讯很不发达,儿行千里母担忧,如果子女在外地(远方)没有相对固定的居所、工作,一方面父母会操心、牵挂;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有什么事儿想托人给子女捎个信儿,也很难,甚至根本做不到。因此孔子说“游必有方”,在远方(异地)有个相对固定的居所、相对稳定的工作,以免让父母牵肠挂肚。
对于现代人来说,交通如此便利、通讯如此畅快,整个地球都成了“小小寰球”、“地球村”,几乎没有了“远游”的概念。然而,现实中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手机虽然畅通了我们之间的联系渠道,却疏远了你与我之间的距离;更有很多子女,在异地他乡手机从不离手,而身在家乡坐在电话机前的父母苦苦等待,却等不来子女一声问候、一个电话......
新子曰:“远父母,多联系,常回家看看!”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

注释:

年:本义是年成,此为年纪。

参考资料的解释: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我的理解: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伯俞泣杖》的典故:说的是汉朝的韩伯俞是个大孝子,从小他家的家教就很严,即使他偶然有了小小的过失,他的母亲也会用拐杖打他,韩伯俞总是乖乖地跪在那儿,默默地承受,从没有怨言。
有一天,他的母亲又因为某事打了他,韩伯俞却突然大哭了起来。
他的母亲奇怪地问他:“从前打你,你都甘心情愿受罚;今天打你,你怎么就哭了呢?”
韩伯俞说:“从前您打我,我能感觉到痛,说明您有力气,身体还算健康;今天您打我,我感觉不到疼了,知道您已经不如以前那样有力气了......”
本段中的“年”,我理解应该更遵从其本义“年成”,也就是“过大年”的“年”,引申为逢年过节、关于父母的一些重要日子,比如父母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等。这些重要日子不可不知,都要陪老人一起过,起码应该联系一下、问候一下。一则以喜,老人又长了一岁、又多了一些老人团聚、开心快乐的时光和记忆;一则以惧,“余额”也越来越不足了......
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也一天天变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所以,尽孝要趁早,时光不等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居则致其敬 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伯俞泣杖(图)
伯俞泣仗
成语典故:伯瑜泣杖
读《伯俞泣杖》有感-孝宜当速
浅议“孝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