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7和12.9【辉光日新1529】(“子贡问政”“年饥用不足”)孔子的民本思想
userphoto

2022.05.21 山东

关注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兵:武器,指军备。

盍(hé)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流行于诸侯国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孰与:与谁,同谁。

【翻译】

12.7

子贡问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服。”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再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12.9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歉收,国家备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说:“十分抽二,尚且不够用,怎么能去实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用度足,国君怎么会用度不足呢?如果百姓用度不足,国君用度怎么会足呢?”

这两章,体现的是孔子的民本主义思想。据查:民本主义源自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其含义简单明了:政府存在的全部意义在于服务“百姓”的整体福祉,否则理应被人民推翻。此思想源于《尚书》所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称的“述而不作”不是自谦,他的很多思想、主张,都是在传承先古文明,他只是中国先古文明的“搬运工”。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是渊远流长,值得好好地挖掘、整理、传承、发扬。

孔子所指的“足食”“足兵”“民信”,用现代观点来看,应该就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去”,参考资料解释为“去掉”,我觉得有点绝对,理解为“缩减”更符合现实情况。12.9章,就是通过缩减税率稳固执政基础的例证。

在今天,只要基层组织牢靠稳固,在情非得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减国防建设的投入、减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至于先后次序,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先发展国之重器、强大国防力量再搞经济建设的先例,在此不去深入研究。

“民无信不立”,参考资料解释为:“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我觉得不严谨,这里的“信”,往大了说应该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二是信心。民众有信心,才能攻坚克难勇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是信任。组织有公信心,民众才能信服;有了民众的信任、支持和追随,组织才能成为核心,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也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因此,民无信,政事就很难确立、行得通,邦国也就很难稳固、发展。

“信”,往小了说,也就是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也应该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信仰,也就是要有明确可追求的目标;

二是信心,也就是要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勇气和能力;

三是诚信,也就是要能吸引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

愿国有信而兴,人有信而立!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谭(三十五)
善读「论语」12.9:厚施需薄敛节用,仁民则本固邦宁
论语:子贡问政(12-7)
信仰、情怀与感恩
《颜渊篇》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