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37【辉光日新1591】(贤者辟世)说孔子主张“避世”是严重误读!
userphoto

2022.07.24 山东

关注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助解】

辟(bì):通“避",逃避。

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

【大意】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居,再次是避开不好的态度,再次是避开恶言。”孔子说:“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

我觉得,这一章,又是被严重误读的一章。

很多参考资料,都把辟(bì)理解为通“避",逃避的意思;认为孔子也有隐循避世的思想,主张贤者避世,逃离繁琐的俗世与世无争;这一章,就是告诉弟子们要“四辟”。

我以为,这是后人对这一章的严重误读。理由有三:

1

为什么“世”、“地”、“色”、“言”都是不好的呢?单独来看,“世”、“地”、“色”、“言”是名词,指“世道”、“地方”、“态度”、“话语”等,应该是中性的,不好不坏;或者是两性的,有好有坏。为什么在这里要统统理解为不好的呢?

2

如果孔子有避世思想,他为什么还要褒扬“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呢?可见,如果他真是有隐循思想的话,也是有条件的,就是邦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做事,“则见”、“则仕”,邦无道的时候才去隐。

3

孔子本人,即使身处乱世也不“消停”、不消极隐循,而是积极做事。如果他真的主张隐循避世,为什么累累若丧家之犬,也要坚持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宣扬恢复礼制、施行仁义道德呢?为什么在他七十一岁高龄的时候,还要沐浴而朝、不敢不告呢?

可见他即使身处乱世,也不主张隐循避世,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那么,孔子所谓的“辟世”、“辟地”、“辟色”、“辟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据查: 

辟:《说文解字》注解为:“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用法节制犯罪的人与行为。

因此,我在想,这个“辟”,是否可以理解为“立法”?或者是“用法制来管理、约束”呢?

这样的话,真正的贤者,就是辟世,为天下立心,行为世范,也就是用法制治理天下、平天下;其次是辟地,为生民立命,治理、维护好自己的国家或者家乡;再次是辟色和辟言,色,就是兄友弟恭、子孝妻贤,是待人接物和合的态度,所以,辟色就是齐家;言,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言,辟言就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修身,能够学为人师。

总之,孔子所谓的“辟世”、“辟地”、“辟色”、“辟言”绝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从儒家隐逸思想,看儒家“隐”的智慧
论语日课374:避世不是无所事事,最终还是要有所为
【共读】《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七
安德义德行卷25——隐士篇解读
【经典品读】贤者辟世
人生能够放下才算完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