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光日新1953】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24):人要能自知、自胜
userphoto

2023.08.28 山东

关注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e启读《传世家训》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虽然我不确定其中的“智”和“明”到底有什么区别,但是我知道,老子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能自知、能自胜。

曾国藩认为: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养心”养的是什么心?为什么自修之道,最难的是在养心?

从中医学来说,古人所谓的心,一般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心脏,而是指人的情志。《大学》里也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里的心,也是指情志、心态。

因此,养心,就是培养良好的情志,即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心情舒畅。“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百病不生。”

但是,人生天地之间,总有纷繁复杂的琐事袭扰我心,真正能做到心静、心安的人并不多。所以,曾国藩才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另外,据查,在他的《曾国藩诫子书》中的原文是: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在他看来,在公开场合、有众人监督的情况下,要保持良好的情志似乎比较容易做到,更难的是独处的时候,失去的别人的监督,有些人也就想当然地认为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也就很少有人能严格自律。

能慎独、自律的人,会时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一般也就不会犯大的错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问心无愧,半夜不怕鬼敲门,这才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曾国藩也提倡知行合一,知道了就去做。他认为,很多人明明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但是往往战胜不了自己的惰性思维,不肯雷厉风行地付诸行动。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与其说是抱有惰性思维再等等、再看看,不如说是自欺其人,战胜不了自己的惰性。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计划不付诸行动等于零。

因此,我们既要自知,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又要自胜,战胜自己的惰性,克服侥幸心理,踏踏实实地去做。

可以拍照、录视频的手表电话

不是一般的牛啊!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曾国藩:四句家训,十代不出败子
国馆丨曾国藩哪四句家训,让后代没出过败家子?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留下的最宝贵财富竟然是这个?
曾氏家训
修身齐家,为人处事,定要做到这四点,莫让自己一败涂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