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脊背发凉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没有心的男人

不知道为什么,2018年的雪跟北京就结了怨,整整一个冬天专绕着北京下。及至干旱的北京好不容易捱到人间最美四月天,已然春花烂漫,雪又忽然调转枪头杀了个回马枪,来了一场中雪——摆明了看不得北京姹紫嫣红、非要一斗到底的架势。

人窝在家里都能被冻个半死。百无聊赖,打开手机,到听书APP里选了一本《我执》。以为是本佛教书,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句话顺着女声流了出来: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

我瞬间就被打动了——怎么说得这样栩栩如生啊

按了暂停键定睛一看,才发现音频里面读的竟是一篇名为《没有心的男人》的文章,作者是梁文道。

说上面这句话的是康斯坦斯·芬尼莫尔·伍尔森ConstanceFenimoreWoolson1840-1894年)。我查了一下她的简历,原来是十九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最后的莫希干人》作者詹姆斯·芬尼莫尔·库珀的侄女,著有《安妮》《木星灯》等多部小说。她的作品多具开拓性和挑战性,涉及了当时极为少见的女性价值、种族关系及环境问题等。

康斯坦斯·伍尔森与另一位大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有着十多年非同一般的友情。亨利·詹姆斯被后世尊为不世出的作家”,著有《一位女士的画像》《华盛顿广场》等小说。

1880年,他们俩在佛罗伦萨相遇的时候,康斯坦斯·伍尔森亨利·詹姆斯有名,她畅销书《安妮》的销量,几乎是同时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画像》销量10

   康斯坦斯·芬尼莫尔·伍尔森与亨利·詹姆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有意思的是,康斯坦斯·伍尔森是从男性角度写作的最早的女性作家之一亨利·詹姆斯以写女性和对内心生活的探索而闻名,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康斯坦斯·伍尔森第一次读一位女士的画像》时,曾感觉自己好像在看镜子两个人挚交了十几年,联系紧密,也曾住在同一屋檐下,相互欣赏,相互帮助,“暧昧”却未有结果

康斯坦斯·伍尔森是在威尼斯跳楼自杀的,对死亡原因,学界有很多分析,诸如文思枯竭,写不出书又忧虑经济来源,抑郁症,为情所困——她深爱亨利·詹姆斯,而亨利·詹姆斯却总是压抑自己,选择退缩——《没有心的男人》一文,就取了这最后一个判断。

我在查阅了康斯坦斯·伍尔森亨利·詹姆斯的一些资料后,也相信,至少对情失望是她选择绝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亨利·詹姆斯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给人的感觉就是具有某种局外人、隐蔽性和逃脱性的特点。

亨利·詹姆斯在接到康斯坦斯·伍尔森妹妹报丧的通知、接受委托去关闭康斯坦斯的寓所时,立刻动身前往,毁灭了几乎所有他和康斯坦斯·伍尔森之间有关的东西(尤其是大量书信),好像生怕别人觉得,他需要对康斯坦斯·伍尔森的死负有某种责任经过一阵翻箱倒柜,亨利·詹姆斯康斯坦斯·伍尔森留下的笔记里找到了一条写作纲要就是上面这句话了——“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

梁文道介绍说,亨利·詹姆斯看了这句话之后,一直无法释怀,不停自己“那个男人指的是我吗?”后来,亨利·詹姆斯替康斯坦斯·伍尔森完成了这个故事,还没开始的计划写成《林中野兽》一书

水并不能淹没一切,有些人和事,是注定要漂浮于时间之海的。


在我查阅的资料里面,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形式感很强的仪式,我觉得有助于我们一窥亨利·詹姆斯这个人的特点:他把康斯坦斯·伍尔森的一些黑色丝绸礼服带到威尼斯的一个泄湖中间,投入湖水欲“淹死它们”。还用杆子戳这些衣服,以防止它们浮上来。但是,他失败了——寓意一个优秀的作家,是无法轻易被淹没的。

这么看来,亨利·詹姆斯的确有点儿“没有心”。

《没有心的男人》一文对亨利·詹姆斯的解读我认为比较客观——

并非一个登徒浪子,相反地,他极度自闭,甚至终其一生都是处子之身,连有没有接吻的经验都是可疑的。他把对人的爱与同情全放进了作品,现实中他不愿面对康斯坦斯·伍尔森爱的能力与写作的才华在他身上成了不能并存的东西。亨利·詹姆斯最伟大的作品是《一位女士的画像》,灵感来自他的表姝蜜妮。她活在一个对女性的要求特别严格的社会里,而且家境贫寒,更不幸的是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蜜妮央求表哥,在她死前带她去欧洲,游一趟就好。结果,亨利·詹姆斯一个人去了意大利。后来每当有人问他单身的理由,他都说是因为恋人早逝。他们能算是恋人吗?他为蜜妮做过什么?他为她写了一部杰作。在《一位女士的画像》里,蜜妮以另一个身份出现,真的去了欧洲圆成梦想——所有亨利·詹姆斯不能表达的感情,不能还报的债,都用小说完成。”(以上斜体摘编自《没有心的男人》 

这两本书大陆已经有出版


维基百科介绍,亨利·詹姆斯出身于纽约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著名学者,兄长威廉·詹姆斯是知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

父亲性格暴烈,兄长孔武有力,亨利·詹姆斯自小在一种压抑的氛围里长大,性情极为敏感,孤独,总是活得像个局外人。有些历史学者认为,亨利·詹姆斯有同性恋倾向,但并没有证据显示他与他人有过实质性的行为——似乎他对这个也是退缩的。

《没有心的男人》结尾写的特别中肯:亨利·詹姆斯穷其一生以书写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少了颗心的男人”,可能“他的确不是,只是这颗心完全以潜能的状态存在,犹如种子,本来可以抽芽茁壮,生成大树,但他把这颗种子的所有活路一一切断。他有爱,不过没有爱人的能力。“永远在投入的同时抽离,在水乳交融的时候孤寂

“有爱,但没有爱人的能力”……位观察细微的女作家,爱上这样一个才华四溢却又是有着这样一种人格特质的男人,是该有多绝望。

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亲和得仿佛马上就要触手可及了,但靠近了才发现,他“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你有没有觉得,这有点儿艳艳花开的四月,北京却飞雪袭人的那么一种阴冷味道啊。

你知道么,我之所以一下子就被这句话打动,就是因为它让我瞬间想起了不久前刚刚看过的电视剧《风筝》里的主人公郑耀先。

郑耀先注释了这样一种人生:越无私越自私,越高尚越卑鄙,越有情怀越无爱心


没有爱的男人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谍战剧《风筝》,讲的是中共地下党员郑耀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设一个新中国,而无私地奋斗和奉献了一生的故事

解放前,郑耀先卧底国民党军统保密局,代号“风筝”(人称“鬼子六”或“六哥”),为了获取军统的信任和传递更多情报,他不得不经常执行一些残害无辜的行动,为此内心饱受煎熬,觉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他的恋人程真儿当时卧底国民党中统,身份暴露后牺牲了。与他单线联系的上级老陆也被国民党杀害了。从此,郑耀先成了断线的风筝,唯一的任务就是查出军统潜伏在延安的秘密特务“影子”。

大陆解放后,郑耀先没有去台湾,而是留在了山城。为了早日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尽管他一举揭发了国民党军统留在山城的所有联络站,将他自己亲自提携、培养出来的军统一众生死兄弟都揭发了、诱捕了,甚至连深爱自己的国民党党员妻子林桃也没放过,设计逼死了;但,由于延安总部关于他的秘密档案在战争中被销毁了,他不仅不能顺利地回到组织内,堂堂正正地做功臣,还不得不接受组织的怀疑和审查,被押往劳改农场接受改造这审查和改造不是暂时的,而是贯穿了几十年。1949年以后的每一次政治运动,郑耀先都要被人民群众揪出来打倒批臭,活得更加人不人鬼不鬼。

宋孝安登船离开大陆前,为救郑耀先死在了码头。他不知道正是郑耀先设此计策引他上钩的。


只有一次,组织提出想另行安排他,又被他拒绝了——他坚持留在劳改农场,以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弃子之名、引诱台湾特务上钩,同时伺机暗查“影子”。郑耀先是自愿当诱饵的,当诱饵才是他的“意义”。

郑耀先在不同的劳改农场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直到80年代末,两岸关系已经缓和,郑耀先也已耄耋之年,才被接出劳改农场。旋即,他就举报了他的患难之交、正在里家等着跟他结婚的韩冰是“影子”,并亲自出面抓捕,导致韩冰自杀。至此,郑耀先才算真正获得了身心自由和满足,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如愿以偿地盖着党旗离开人世。  

为了把自己打造成“高尚主义”的一部分,郑耀先不断放弃“小我人性”,终于活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异类”


审视郑耀先的一生,跟“没有心的男人”亨利·詹姆斯是有一点点殊途同归的——郑耀先勇敢,负重,矢志不渝,他有一颗心,但他的心里同样没有爱。也许不全是没有,而是他只远处的主义和责任,不爱近处身边的生命

对跟他出生入死、为了救他不惜抛却身家性命的一堆国民党兄弟,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害死;对深爱他的妻子林桃和患难与共的爱人韩冰,他也没有容情,直接逼死;对亲生女儿周乔,他几乎没养育过……而他自己的选择,无悔在他看来,爱人/亲人/友人都只是他的一部分,为了满足自己道义上的成就感,他可以做主牺牲他们。

宫庶冒着生命危险潜回山城寻找郑耀先,没想到却被他亲爱的六哥亲手抓捕


郑耀先没想清楚,这些关系都是并蒂着生的,那些人都是有独立自我的,不是他的毫发也不是他的器物,他对个人“利益”的所谓牺牲,其实是建立在伤害和剥夺那些关系人的感情乃至生命的基础上的。可以说,郑耀先对自己生命里最近的这一圈情感链,不仅没有爱,也没有同理性,连同情心都没有

所以,《风筝》常会让人叹息,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没有爱的人存在?但郑耀先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么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宁可迷信未知的明天,也不相信已知的今天。宁肯真诚地爱着远处虚拟的全人类概念,也不惜牺牲身边爱自己的爱人/亲人/友人与其说可敬,不如说可怕。

“因为主义的不认同,就一定要否定对方的报国情怀吗?”直到现在,这依然是朋友圈需要反思的问题


绝对理想主义者的可怕之处是迷信明天,为了明天人们生活得有尊严,有爱,吃饱穿暖,没有恐惧……今天可以不惜穷尽一切手段——毁掉很多人的尊严,夺走很多人的爱,让他们生活在恐惧里,饥寒交迫,甚至不惜杀死很多人(包括自己)今天被他们杀害和被剥夺的,与他们明天要去帮助和成就的,在生命的天平上,是一样的人、一样的命。

以大义名来行剥夺之事,都需警惕“不义”之实。

风筝》播出后,好评如潮。有人觉得郑耀先解放后的遭遇对他是不公平的,一时间网上还流传许多文章、如潘汉年等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在解放后的遭遇加以佐证。我倒觉得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客观地说,绝大多数的共产党员是讲感情讲义气重亲情的,从延安起,对于封建包办婚姻该反抗反抗,能废止废止,真情践行着对爱情婚姻家庭的幸福,在军中也一直充溢浓浓战友情老乡情。   

面对宫庶的谴责,郑耀先有愧无悔


郑耀先这样的异数——一生都在心里与“敌人战斗不止”,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轻微到近乎——与他长久的特工生活有关。不知道是不是残酷的卧底生涯改变了他的性情,反正在人情、人际交往中,他没有能力打开自己,生命始终处于闭合状态,除了程真儿,他对所有人都戒备有余。他的生命链是极度贫瘠的,他放弃和牺牲爱人/亲人/友人的真正理由,不是他们罪不可赦,不是女儿生而有罪,而是他们的存在阻挡了他为理想的献身。在他的世界里,虚无的主义和责任要高于一群鲜活的人。

所以,当他在劳改农场里遇到混不吝的21岁年轻管教徐冬秀,在居委会遇到猥琐的潘主任,饱受他们的折磨和羞辱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因为,如果郑耀先(包括韩冰)不被整,换他上去做管理,他可能也一样会是恶毒的管教,是下作的居委会主任……

革命群众雪亮的眼睛对男女关系充满兴趣,让右派分子郑耀先和寒冰受尽羞辱


郑耀先和这些人在认识上没有质的不同,都是理想单一、主义至上者,有着以个人为单位的极权主义思维——区别只在这种思维碎片孰大孰小而已——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偏执,没有妥协没有包容没有多元。为了一个虚无的明天愿景,可以毫不犹豫砸烂美好的真实今天。这种思维碎片体现在徐冬秀、潘主任、红卫兵小将身上,就是对待同志(是不是真的是同志还要看不同运动“同志”的随机定义)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非同志,不仅要像秋风扫落叶,更要像寒冬一样残酷无情;体现在现实社会里,就是“凤凰男”为了自己“大家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小家”的幸福;父母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毫不犹豫地夺走他们的童年、激进奔赴起跑线。

郑耀先作为文学形象的价值意义,也正是体现在可以激发人们对此思维碎片和文化基因的反思。因此,荧屏上的郑耀先注定会比徐冬秀那些人做事更投入更决绝因为他的才智和手段更高明,对道德高尚感的追求和对小我人性的割舍,也更彻底更扭曲——终其一生,郑耀先都忙着砍树造林,难免不被卡在“人不人鬼不鬼”的境地

 

电视剧结尾的疑问带着浓郁的批判主义精神,值得每个人深思


亨利·詹姆斯和郑耀先的共通处是都与世界保持距离,只是方式不同:一个没长心,一个没有爱;一个沉迷孤寂,一个潜于幽暗;前者是现实中的真人,有独一性。后者是文艺形象,有无数的思维碎片流布于世,具有发散性。

康斯坦斯·伍尔森不堪忍受一个男人没长心,她自杀了。而无数没有爱的人,却还抱持着固有的思维碎片与文化基因,像郑耀先一样,在不断放弃情义的路上,寻找着自己的人生意义。

想象一个男人,习惯了生活在责任里勇敢,负重,矢志不渝,他有一颗心,但就是对亲爱的人没有爱……想想也真够可悲、并让人脊背发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筝
电视剧风筝剧情介绍(1
徐百川出卖六哥郑耀先了吗?风筝赵简之结局是被谁出卖?
《风筝》六哥最让我泪奔的两段话太心酸,让我都没有追下去的勇气
电视剧《风筝》情节设计的突破与不足
开局就这么惊心动魄,柳云龙不愧是国产「谍战之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