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八十年代农村常见的物品,全见过的都当爷爷了

七八十年代,人们还很贫穷,物质生活叶很低。大多住着简陋的房子,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虽然这样的条件,但人们仍然生活的很快乐……

旱烟袋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老人不喜欢抽卷烟,或者说舍不得花钱买,(虽然那时候卷烟便宜的才几分钱一盒)一般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或者田间地头种几垄烟草,收获后晾干。什么时候用,就拿出几片来在炉子上烤一下,揉碎后就可以放烟袋锅里抽了。

这种烟尽头很大,小时候爷爷一抽眼袋,我就吓得躲得老远。

火镰

有烟袋,就得有火镰。就跟牙膏和牙刷一样。那时候火柴虽然很普及,但火柴受天气影响,阴雨潮湿时不能使用,而且怕压。老人们还是习惯用火镰取火。

火镰打出火星引燃火绒,然后放入烟袋锅,猛吸几口,旱烟就被点燃了。

汽油打火机

汽油打火机在当时算是时尚品了,一般是年纪较轻抽烟人士用。有铝制质和不锈钢钢等,还有一些日本进口的。

搞一瓶汽油,买些火石,一个打火机能用好多年。每使用时,都有一股汽油味。

水鳖

水鳖,其实就是现在的暖手宝。不过早先的是用红铜制成。因为红铜有很好的导热性,冬天农村不生炉子,里面灌上热水,一晚上被窝都是暖和的,保温效果很好。

干粮篮子

七八十年代,冰箱在农村还是奢侈品,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二舍那时候人们每天下地干活,干粮放在橱柜里容易坏也容易引老鼠和猫偷吃。

这样人们的办法就来了,用一个篮子挂在房梁上,这样老鼠跟猫都吃不到,而且干燥通风的环境,干粮能放好几天不变质。小时候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扒干粮篮子,玉米饼子用刀切一下,放上些香油撒上点盐就是美味的零食……

盖垫板子

我们这管这个叫盖垫板子,是用高粱穗的杆制成的,蒸馒头、包饺子都可以放在上面。不容易粘,而且干净卫生。原先母亲到了冬天没事时,都会做一些自己用,或者送亲戚,很受欢迎。

现在一些古玩市场看到有人卖过,很贵的,要几十元一块。

笼嘴

笼嘴,顾名思义是给牲口带的,马、骡子、驴都可以。为了就是牲口在庄稼地干活时,不会偷吃幼苗。

那时候农民很爱惜庄稼,没有笼嘴牲口糟蹋幼苗,而且也不好好干活。现在都是机械化种田了,这东西也就看不到了。

风车

风车启动是完全依靠人力的,作用是把收获的稻谷一些杂质吹出去,从而能更好的保存。

农村只有很少的木工会做,而且工期会很长,造价也高。一般都是生产队或者早先地主家遗留下来的,小家小户不常见。

石碾

那时候农村机磨坊还没普及,石碾可以加工玉米、黄豆、高粱、谷子等一些粗粮。把干净的粗粮放在石碾上反复碾压,就成了粉末状,收集好可以做窝头或者熬粥了。

那时候,每个村子都有至少一家石碾,谁家需要就自己去加工,也不收费。

鱼刀

说到鱼刀,其实跟鱼没什么关系。它是赶大车的人随身携带的刀具。“赶大车”就是生产队里,善于使用牲口的人使用的一种大型木质运输车辆,一般由两到三匹牲口拉着,相当于现在的重型卡车。

鱼刀的作用,就是牲口受惊时,如果翻车,车把式可以用鱼刀割断缰绳,从而能使牲口脱困,避免有生命危险。或者用来修理破损的鞭子缰绳,之所以叫鱼刀,可能是因为造型像鱼的原因吧。

铡刀

铡刀,城里人估计听说过,但见过的人肯定不多。别看外观很威武,但其主要作用是给牲口铡草用的,相当于现在的饲料粉碎机。可以铡晾干的青草、玉米叶、谷物秸秆等。

独轮车

独轮车是农村常见的农具,用来运输粮食等,一般由木头制成,早先的独轮车轱辘也是木头的,后期为橡胶轮。

抗日战争是,老百姓就是用这个来运送物资支持八路军的。

辘轳

辘轳有几千年的历史,直到八十年代农村一些地区还在使用。它是打水的工具,包括食用水和灌溉农田,都离不开它。使用辘轳,不光有力气还要有诀窍,没经验的人操作时,很容易被辘轳把儿打伤。

压水井

压水井是辘轳的换代产品,比辘轳先进了一步,也很安全。人们把一根6-7的钢管打入地下土层,然后安装上压井头,靠真空力把地下水抽上来,反复按压清洗,直到水变得清澈,洗井过程就完成了。

之后使用时,压水井钢筒里放些水,反复按压水就源源不断流出来了。

鞋夹子

原先人们舍不得买鞋,鞋子一般都是家里女人自己做的“千层底”。就是用废旧衣服做的,鞋底用麻绳反复缝,把一层层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这种鞋穿着舒适而且很结实,鞋夹子,就是夹鞋底用的。

竹童车

现在的婴儿都有专用的婴儿车,舒适轻便,有的还能折叠。而几十年前,儿童童车一般都是竹子制成。

童车有4个轮子,中间有一块挡板,能同时坐两个孩子。虽然舒适性没现在的高,但竹童车结实耐用,一辆车子能用好多年不会损坏,有的还能传给下一代。

砖模子

这东西70零后的人都很熟悉,基本小时候都玩过。模子由砖烧制而成,里面有小动物等图案,玩时把泥巴揉成一个团,放模子里使劲按压,再倒出来,就是一个小动物的立体图案玩具。

提灯

提灯要比普通煤油灯先进的多,没有手电筒的年代,人们可以出门携带着走夜路,所以,有的地方也叫马灯。它有玻璃灯罩,能防雨防风,而且亮度也高。轻微磕碰也无大碍。

农村家庭几十年前基本每家都有一个。

火熨斗

与现在弄的电熨斗不同,早先的熨斗是用火烧加热的。使用的时候需要在火炉子上加热,熨衣服时要用纸试一下温度,温度过高时要喷水降温,之后才能使用。

那时候有熨斗的,一般都是家里有上班的人,穿衣服裤线都是熨的直直的,这样出去才有范,普通农村人都不会太在意穿戴。

蜂窝煤墩子

蜂窝煤墩子是自己加工蜂窝煤用的工具,人们从煤场买来廉价煤粉,按比例放一些土加水混合,然后用煤墩子做成蜂窝煤,晾干后就能储存使用了。

蜂窝煤墩子盛行于九十年代。

红喜字梳妆盒

这种梳妆盒大概盛行于五十年代,在农村很常见。八九十岁的老人家里,几乎都有。红红的大漆,鲜艳的牡丹花,配上金灿灿的双喜字,非常有喜庆感。梳妆盒新的时候很漂亮的。

每一件物品,都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怀念过去,只为我们更好的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我是木怡天下,欢迎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年代的农村人才是真的幸福
山东作家||【炊烟,不再袅袅】◆孙克重
15款特色农村老物件,亲身经历用过的人都还记得吗?
40-80年代农村消失的老物件:价值不菲,最后一个60万
觅乡音忆乡韵之泉与井 || 作者 听雨赏蕉
即将消失的24个老物件,认识一半超厉害,全都认识证明你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