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消渴病)中医治疗小案
糖尿病(消渴病)中医治疗小案:陈博士按,糖尿病是怎么回事?想来大家都知道;我在临床上用中药治疗这个毛病也不少,我认为早干预早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这里结合名中盛国荣教授的案例予以说明;案例:吴xx,男,62岁。初诊:1973年5月20日。患者于1968年2月,突然头晕,眼花,耳鸣,四肢痠楚,精神疲倦,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小便频,数量多,易于饥饿,经xx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住院治疗四个月后,症状改善而出院,继续用中西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现在症:体格肥伴,面色潮红,头目眩昏,口渴烦躁,睡眠欠佳,梦多,多食善饥,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量多,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脉沉弦而细数,血压160/95毫米汞柱。尿检:糖尿(+++),空腹血糖350毫克%。治以滋阴降火、生津止渴、兼补肾阴,知柏八味丸加减。药用:生地、丹皮、淮山、泽泻、茯苓、山萸肉、黄柏、知母、葛根、麦冬、石斛、首乌、五味子、天花粉、五味子等。依上法加减,服药一个月后,诸症明显改善,续服知柏八味丸二个月,尿检和血糖均正常。《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王冰说:“口通脾气,故口甘。津液在脾,是脾之湿,食肥则腠理密,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令人中满,然内热则阳气炎上,炎上则欲饮而嗌干,中满则陈气有余,有余则脾气上溢,转为消渴”。张志聪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美者香美。肥者厚味也”。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糖尿病在祖国医学最早的《内经》已有叙述,嗣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亦一斗”。唐·王焘《外台秘要》说:“焦枯消瘦,或寒热口干,日夜饮水,小便如脂,不止欲死”。对糖尿病症状的描写,更加详细。唐·孙思邈《千金方》更进一步描写说:“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作也。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久,忽然房道强盛,经月余,渐患渴,经数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以来。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而卒”。可见消渴病在古代有相当认识的,对患消渴的人也是比较多的。如汉·司马相如和唐诗人杜甫,据文献记载,都患过消渴病。前汉书说司马相如“口吃着书,常有消渴疾”。唐杜甫自咏消渴病。说:“新亭举目风景均,茂陵着书消渴长”和“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等等。在治疗消渴病虽各有不同的方法,患病久暂,体质、性别、年龄和生活习惯等等的差异,但不外命门火衰和阴虚阳亢两大类。而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基本上是一致的。本病例属于阴虚火旺、以知柏八味丸配合生津止渴而获效。(免责声明:文中如有涉及到治疗或者保健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全析解密(中医治疗糖尿病天下第一,谁敢争锋)
2型糖尿病不等同于消渴
2型糖尿病不等同于消渴 中国中医药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脾瘅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探讨
糖尿病中医辨治(交流版)
基于“脾失备化”理论,探析脾瘅火热病的病因与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