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正:哪个同学还不会用框架思维去做阅读题的?这篇文章教会你

我一直强调阅读文章时,一定要心中有框架,今天马老师就拿一篇文章为例,怎么用框架思维去精读一篇文章的?

拿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思维导图知识框架

阅读理解题无非是两种:

  1. 文章你读懂了吗?
  2. 文章好在哪里?

第一步:通读课文,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

  • 六要素串联法
  • 段意合并法。

注意⚠️: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就是概括内容的方法没掌握,用以上两种方法去练习概括文章内容。

第二步:概括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中心三大类:

  1. 情感类
  2. 品质类
  3. 道理类

读过文章后你会发现,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的,属于道理类的中心。

方法:

  • 抓体裁。
  • 抓题目。
  • 抓重点段
  • 抓中心句。

很明显,这篇文章的中心体现在了标题和最后一段,标题体现了主旨,最后一段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发了“我”的感悟。

回答的格式:通过讲述。。。的经历,揭..... 的人生哲理/道理。

第三步:找出作者为了把这篇文章写得更好,就是要比我们普通人写得好,阅读性强,究竟用了哪些手法。从这几个手法入手。

  • 修辞手法
  • 描写手法
  • 表现手法
  • 结构手法

你在找表现手法时,你脑海里马上就要有框架,表现手法有11种。当你发现有些手法你找不出来,例如哪里有铺垫?哪里是伏笔?那说明你对他们概念的本质不熟悉。回过头去再学习,查缺补漏。

铺垫的本质逻辑,是为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提前做好叙事性描写。这篇文章如果没有说“我”是一个病弱的孩子,那么下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和恐惧的心理,就会显得很突出,不符合逻辑。

伏笔的本质是暗示,暗示下文人物和情节的发展。例如文章里的“我犹豫了”为下文“我困”在悬崖上埋下伏笔和“杰里看起来很担心”都是为下文找来“我”的父亲,埋下伏笔。笔墨都不多,基本一笔带过。

同时,理完结构手法后,你也能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脉络,无非是三部分,详略得当,当你学会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后,对你的写作也大有帮助,你会知道,叙事时,哪些部分该详写,哪些部分该略写。

第四步:模拟出题人,从这两大设题角度和文章的三大部分出几个题目考考自己。

整个框架理出来后,你会发现,哎,好像没找到什么修辞手法呀!这就是体裁不同的区别,我们要有体裁分类意识,读一篇文章能联想到和它不同的体裁和同样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做对比。例如第一课朱自清的散文《春》和和第二课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是写景散文,文章到处可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自然、活泼、清新。

这几句全运用了修辞手法反复、拟人、比喻

那么出题人很容易就会出题让你赏析修辞手法的妙处和表达效果;而这一篇课文是叙事类记叙文,它的语言平实,精炼传神,极具表现力。考得最多的是表现手法和结构手法的作用。

那么你可以出题考考自己

  •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也可以从描写手法出题:如何理解此处的环境描写?

那你能马上定格到你的框架里,哦,这是要考【文章好在哪里】板块里的描写手法呢,还是描写手法的环境描写呢,那环境描写有七大作用呢,分别是....这一定格,一对照,是不是无论他怎么出题,怎么问你,你心里都是有底的呢。

不会出题?没关系,马老师给你现成的,你能写出答案吗?

最后你精读完一篇文章,就获得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导图,用这个框架你不仅能回答这篇文章的问题,你还能继续用这个框架去读别的文章,你会越来越熟练,考试再也不怕啦,阅读理解轻松拿满分。

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电子版文档,点下面链接,我分享给你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必背的语文知识术语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期中高分必备!
初中语文超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式
记叙文阅读考点及做题方法汇总(六)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