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孩子需要未来的智慧——孟教授谈未来世界需要的智慧

天下爱子莫过于父母,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期女成凤,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更聪明,更智慧?

问题是,10-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面对怎样的世界?10-20年后的世界里,什么是聪明,什么是智慧? 


从已知推断未知,必将没有未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著名计算机专家尼葛洛庞蒂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1972年,有几位富有前瞻性的日本人在讨论,电视的下一步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他们的结论是:更高的分辨率。他们认为电视从黑白转为彩色后,最重要的是如电影般的画面。于是在此后的14年间,日本人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眼中的高品质电视(Hi-Vision)”, 于是随着日本电视不一而足的“高清晰度”、“画中画”、“绕立体声”、“低音炮”的品质优势,到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的电视机和传真机风靡日本,畅销中国,引领世界,可以说是称霸一时。

但是今天日本电视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主要生产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松下、东芝、夏普、索尼都一蹶不振,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1992年尼葛洛庞蒂就与日本首相宫泽喜说过,“高品质电视”没有前途,21世纪的电视重要的不是高清晰度,而是数字化。宫泽喜一很震惊,但没重视尼葛洛庞蒂的意见。

“直到1994年,还算有些远见的日本邮政省放送行政局局长江山晃正提议日本应跨入数字世界,但日本的产业界领袖第二天群起而攻之,硬是逼着江山把话收回去”。

日本产业界的人士认为,当时日本电视独步天下怎么会没有前途,数字化电视是很遥远的事情,根本不用着急。于是,日本全身心扎在了提高模拟电视现有技术,争夺现有市场份额上。

总结日本的教训时,尼葛洛庞蒂说:“我想,这一方面是日本缺乏远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在高清晰电视上花钱太多了,他们很难另起炉灶。”

此事,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10-20年的时间非常快,我们应当怎样富于远见地去思考未来,在可见的未来我们的孩子将面对怎样的世界,我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本领与能力才能拥有未来。如果像日本电视产业领袖只是专注于眼前的产品业务,只是满足于现有的能力功夫,不管当下做得再好,如果不符合21世纪的要求,必将没有未来。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不是今天线性的延伸,10-20年后的世界与今日世界有天壤之别。从已知推断未知,必然失败。我们不能以已知推断未知,我们的判断不能按照现有的逻辑推演,我们必须颠覆性的思考全新未来,我们要以未来为导向决策今天。我们的孩子要有未来智慧观,要形成未来的智慧。

未来与今天有天壤之别

牛津大学的贝内迪克特·弗雷和迈克尔·奥斯本在《就业的未来》中称:“未来15年,美国几乎一半的就业岗位、印度三分之二的岗位以及中国四分之三的工作都很可能被计算机取代。

更让人震惊的是,未来还有部分的认知性工作也有被取代的危险,调查数据显示:

计算机算法能诊断90%的肺癌病例,人类医生的正确率只有50%。

看一看维基百科、谷歌数字博物馆、谷歌数字图书馆,就可感知谁最有学问。

美国是判例法,一个案子怎么判,必须要找到法律上的根据,未来的搜索算法一天找到的判例比一个律师一辈子找到的还多。

纽约几大金融机构都开始用计算机分析取代了一部分金融分析师。

自动写作技术公司的“鹅毛笔”妙笔生花,《福布斯》也在用其写文章。

专注于再生医学的创投公司Deep Knowledge Ventures 任命一套名为VITAL的算法为董事会成员。它比专家更专业,比独立董事更客观。

Alpha Go赢的柯洁无可奈何。这绝不是人机之间一场围棋的胜败,这是在说明人工智能绝不只是提高人的体力操作能力,而是可以以独特的智力参与人的智力,提高人的决策能力。未来的最优的决策必定是人机共同的决策。

不要说10年-20年后,就是今天我们都是在人机共处的生活,人机共智的操作。我们不但可以用谷歌地图查到哪里堵车,哪里出现交通事故,哪里可以停车,还可以根据Waze的建议选择道路。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集合了超强计算、空间感、记忆力、搜索能力、储存能力的多元智能,它可以根据现有的信息做出下一步的判断和规划。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制造业、交通、商业、医疗、教育各个领域中,它是我们无处不在的伙伴。

今天,美国五大公司亚马逊、谷歌、IBM、微软、Facebook联合搭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平台Partnership on AI,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使其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连接人、连接技术、连接思想、连接未来。

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杰出的学者、科学家和企业家提出的共同的观点是:未来的10-20年,是一个人机共存的世界、是一个人机共智的世界。

什么是未来的智慧?

21世纪是一个智慧的世纪,人工智能的崛起无疑会替代众多的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工作,那么未来的人来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本领,我们的孩子要就有怎样的智慧?一句话,什么是未来的智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没有AI,就没有未来——我们需要拥抱人工智能,形成人机共存能力、人机共智能力;


没有超越,就没有未来——我们需要超越狭隘知识,拓展多元创造能力;


没有弹性,就没有未来——我们需要打破僵化的本领,提升适应不确定性的弹性能力。


01 没有智能就没有未来——人工智能科技基本能力

没有人工智能就没有未来。我们孩子的未来世界就是一个科技与现实融合的世界。

我们必须要拥抱人工智能,从小让孩子们接触智慧设备、数字资源,创造性的学习运用人工智能。

我同意Facebook创业元勋、马克·扎克伯格姐姐兰迪·扎克伯格的见解:人类发展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迎接这些变化的到来,共同思考教育与儿童发展的方式。智能化科技是未来的语言,这一语言将决定孩子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职业的每个方面。禁止孩子们探索丰富的数字资源会妨碍他们成长。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我们也不会等到孩子已经三四岁时才跟他们讲话,或者那时才让他们接触语言,那为什么要禁止孩子们接触科技语言呢?科技与生活的平衡是孩子们要早早学习的重要职能。孩子们的良好数字习惯是从我们开始的。我们需要融入孩子的生活,促进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们实现科技与生活的平衡。

在智能化时代成长、生活的孩子们所要掌握的本领必须与智能化同行,让孩子去学习可以参与到世界未来的语言。孩子们一定要学习人工智能,学会与人工智能相处,学习掌握智能工具,通过掌握智能化的本领变得更有趣,这样才能适应智能化时代的生活,才能适应于未来。

02 没有超越就没有未来——多元创造综合能力

孩子的认知范围和学习内容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孩子们的智力也应该是多元超越的能力。但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所有的教育中,强调的最多的仍然是读、写、算的能力。可以看到,不但当今取得成就的人都是拥有多元跨界的融合能力,而且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在搜索、记忆、计算、分析、整合方面的强大功能,我们的孩子在仅仅依靠现有教育而掌握的狭隘能力是远远不够了。

在多元创造能力方面,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特别强调孩子们的学习一定要超越各种狭隘:

超越基础技能——超越传统的读、写、算基本技能,要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领导力、创业精神、以及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其他关键能力。

超越传统学科——超越以往的学科知识,积极接触领会新兴的、综合的、有差异的学科,要让孩子们适当接触学习生命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未来学的最新理念,以及其他能够应对当前与未来机遇与挑战的学科领域。

超越彼此割裂的各学科——超越过去各学科死板的僵化的界限,研究跨学科的主题与问题。在未来世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只有从跨学科角度思索、研究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要培养孩子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超越既定的学习内容——学生绝不仅仅是记忆、背诵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要鼓励孩子关注、参与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鼓励孩子们深入的思考、创造性的表现、动手操作。不能将学生的精力都牵引到记忆、背诵、应试书本知识上,要让学生更多的阅读各类经典,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

超越区域性、局部性观念——超越地域性、国家性视野,通过对国际事物的关心、关注,通过世界史、全球现实问题的讨论,培养孩子世界公民意识及能力。

总之,我们过去的教育往往固守在狭隘的学业性内容井底,深受狭隘的局部性观念限制,这根本满足不了未来社会的要求。

在21世纪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在21世纪多元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背景下,我们再不能囿于近代的学科划分和知识领域划分。只有交汇多元知识、运用多元方法,才能铸就更多的创造性。

03 没有适应就没有未来——适应不确定性的弹性适应能力

为什么需要弹性适应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充满变化的不确定性的社会。

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虽然伟大,也难以适应相对论所适应的宇宙光速大尺度时空一样。我们过去的本领都是适应工业化时期相对稳定、相对确定的宏观世界领域。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所实践的世界与牛顿所描述的世界大为不同,今日世界所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是因为:

事物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高铁速度几乎将诺大中国任何两点距离都缩短为一日车程, 布兰森在试制超音速两倍的飞机真可以实现上午纽约、下午上海,快线、快客、快递、快洗、快印、快餐、快销、快时尚……一切事物速度都在提高,效率都在提升,速度加剧了事物的不确定性。

人类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广:马斯克发射可回收火箭、亚马逊发射可回收火箭都要将人送往火星,中国也在增加探月宇航、要在2020左右建设空间站,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探索茫茫宇宙中人类新的家园。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的冲出大气层,然后征服整个太阳系”的寓言正在变成现实。宇观世界增加了不确定性。

人类作用的事物越来越深:工业化时期,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改变的物质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今天人们进入到物质的纳米层次、深入到生命的基因层次,在结构原子,重组基因。微观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产生着不可预测的结果。

作用的间接事物、相关性越来越多:原先我们都直接作用于自然世界,人与人也多是直接联系,今天作用的间接事物越来越多,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多,人们直接与间接的关系越来越多,形成了复杂细琐的事物联系,就像蝴蝶效应,最终会导致一种微因巨果的结局。

所以,这个世界不再是20世纪相对宏观的自然而然的世界,而是复杂多变、充满了不确定性、难以预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技术、产品、行为、教育、情感所有这些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事情是难以预见的。在20世纪,过去的经验曲线可以增加价值,经验越丰富,成本越低,质量越好;而在21世纪,有时经验曲线是负价值,经验越多越死板,越没有创造性。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不能再用完全确定的方式、完全确定的内容、固化的知识教育孩子。孩子要具备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确定性的本领,而是适应能力,弹性能力,自我超越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不妨重温达尔文的“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法则。在每一个生物物种繁衍生殖后代时总有一些嬗变,在这些嬗变中,并不是强大和天才取得了胜利,而是那些识时务和适应环境者。今天的智能化、空间拓展、不确定性时代就是人类的重大嬗变时刻,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本领多么强大、能力多么无敌,我们需要的是新的适应能力。

提出问题比给出答案更重要。

我所说的未来智慧“人机共智”、“超越狭隘”、“弹性适应”三点要素也许不妥乃至错误,但未来智慧与今天智慧有重大不同确是铁定事实。我提出“未来智慧”研究确实重要。人们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未来智慧的具体观点,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对未来智慧的探索,促进孩子们形成未来智慧,更不能用今天凝固的知识、僵化的本领去面对未来。

我们可否更充分感受智能时代,及早进入智能时代?

面对世界巨变,我们是否可及时感受,是否可及早准备。

我们可否与孩子一起亲身感受率先智能化的企业、国度,感受超越性的开阔教育,感受突破性的适应能力培养?

亲身体验中,我们会有企业经营的瞬间启示,我们的孩子会有影响一生的关键时刻。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故,我们今年暑期才有“青少年美国智能化、创造性之旅”;才有面向未来的美利坚“两代同行”……

“青少年美国智能化、创造性之旅”项目

50名额已报60名不再接受报名申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机环协调发展:智能化军事变革的基本方向
人机融合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学哲学的人最有智慧?
人最擅长的领域,是他能有效榨干自己的领域
智慧的沉静:洞穿世事,知而不言
人工智能环境下,教育将迎来哪些新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