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名言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一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的核心是呈现出的新问题,它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导致认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动机。
        那么,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呢,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节果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 抓不住重点、难点,从而造成事倍功半。
教师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服从教学目标,考虑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学会何种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调查显示,教师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夸夸其谈,问题一个又一个,枝繁叶茂,迂回曲折,就是问不到关键处;还有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交待清楚不走路,小问题用时不少,主要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突破、去强化。二是目标过多且分散,本想巩固知识但用在理解和应用上的时间却不足;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能,连举一反三、反复训练都做不到。东一榔头西一拐杖,学习的内容不少,学生掌握的却不多。贯彻目的性原则,就是要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达到熟能生巧、触类旁通。教学中,要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精心剪裁,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重点问题,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问题的设计既要适宜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又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实际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所预期的理想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认为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很多教师往往从自身出发假定问题的存在,或者靠推测来假设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定教学思路,结果往往造成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胸有成竹如先知先觉,学生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想到要这样做?教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茫茫然无动于衷。这种作法严重扭曲了教与学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是教师认为所有内容和方法讲过了学生就都会了,其实很多学生离预想的效果还差得很远,还需要强化和巩固。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既造成夹生饭,又失去了纠差补漏的良机。贯彻适宜性原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基础上提出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只有当所教的东西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感觉到问题,学生才能从事积极的思考和创造活动,才会被有效地同化。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底子和认知特点,做到了如指掌;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提出问题。研究证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又不能充分解决的问题,极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激发他们产生迫不及待的探求欲望,全身心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2)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过易的问题,学生不需思考就可解答,根本不能构成问题情境;而过难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思维的起点,茫然不知所措。这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只有难易适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构成有效的问题情境,引起思维的共鸣。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应局限于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和应用,而应走在前头,着眼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才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因此必须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努力创造那些具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积极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即不超越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向更高阶段发展,这样的问题才是难易适中的问题,也是教学中最适宜的问题。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精心设计的最佳激活状态,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3、顺序性原则
顺序性原则指必须依照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遵循知识的结构顺序。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的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组织者把新的学习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和脚手架,便于对新知识的建构,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熟悉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联系,明确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根据知识的结构顺序设计问题,既要使重点逐渐分化、细致、清晰、稳固,又要适时将各类知识协调整合,构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要考虑问题的衔接和过渡,使之井然有序,珠连壁合,在学生已知和未知识间架设桥梁,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土壤上茁壮成长。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探讨,逐渐形成一个有序的、灵活延伸的、具有生长力的、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善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要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的可怜的寿命。”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最易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值得说明的是,很多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这恰恰是导致教学中重内容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最根本原因。
教育学研究表明:知识的内容不仅包括概念性知识,还包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在于涵盖概念性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它蕴含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有效性,在于多方面知识结合而成的问题图式,即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模式。教学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要充分挖掘知识潜在的认知策略和程序规则,作为重要内容构建在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图式。
其次,问题要求的能力要有层次,要由低到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1)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并指出这六类目标按层次排列,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发展,整体构成了一个层次递进的认知过程。问题设计时,可先具体后抽象,先个别后一般,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按层次区分,可先提认知理解性问题,再提应用和分析性问题,最后是综合评价性问题。
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将问题有机地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用辅垫或设台阶等方法设计成小步距问题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及时提供协助学生认识问题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表征问题,诱导学生打开思路,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引导他们及时分析评价,总结规律,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
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对启发的艺术掌握得不够熟练,经常造成启而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利用问题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性参与不足,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启动的方式不合理或时机不成熟。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大过难,使学生无从思考;有的教师语言表达不明确,学生抓不住问题的要害,不知从哪开始思考;还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从而造成启而不发。
那么,如何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要设在学生的知识模糊处。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囫囵吞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对知识掌握了一点,但又不完全明了。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学生的知识模糊点提出问题,使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知识不足,诱导学生明确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及时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得到启发。
(2)问题要设在知识迁移处。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死板教条,不能灵活运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学过的知识置于新情景下,使学生能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把握其实质,并能在遇到新情境时,通过分解、比较、联想、类推、转换、重组等思维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灵活提取适用的原则、原则去解决问题。
(3)问题要设在学生的思维矛盾处。教师可利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相矛盾的内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诱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和不同结果,通过讨论甚至争论,明辨是非,达到完善思维的目的。
(4)问题要设在学生思维的盲点。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后,往习惯于按常规的思路去解决问题,造成思维定势。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这种思维定势设计问题,把学生引入思维困境,使学生进入欲想无路、欲罢不能的境界,及时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敲:①现在知道什么条件?②要解决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③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看问题?适时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煅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5、新颖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要新颖,要能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的最初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然而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感兴趣,他总是有选择地接收一些信息,遗漏一些信息。只有那些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上可觉察到的新颖问题,才能称为有意义的刺激,才能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贯彻新颖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所提问题的内容要新。可以是考查旧知识在新情境下的表现,也可以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延伸、扩展、生长出的新知识,要使学生听后感觉新颖别致,产生浓厚的兴趣。
②提问题的角度要新。对学生熟悉的一些内容,要认真研究问题的各个侧面,反复变换条件、角度和结果,寻找新的切入点。问题的设置,要引起学生从新的角度对知识重新审视或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倡导学生用新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③呈现问题的方式要新。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问题。可以从**常事例、科学史料、有趣的故事、实验现象等多种材料上提出问题,也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模拟变幻事物变化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还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和材料的分析论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六个度
小学数学教学论
教学反思
[教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化学教学毕业论文,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于创设课堂情境的研究
优秀发表论文:“皮亚杰式提问”在智力障碍儿童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