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金融》从孟尝君到西门庆,古代人如何玩转高利贷

《漫话金融:中国古代的高利贷》

在过去宣传中,高利贷常常跟地主剥削农民、穷人家破人亡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比如千古奇冤窦娥,悲剧源头就是因老爹还不起高利贷而成为童养媳。

又比如《白毛女》中,杨白劳因为还不起黄世仁的债务,被迫要用女儿抵债,无奈自杀。

其实黄世仁只收取30%年利率,跟今天山东冠县高利贷相比,已经算得上是“业界良心”。

至于高利贷,在中国已经存在3000多年历史,虽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但不是“十恶不赦”,而是民间借贷的需要:想借钱的人太多,肯借钱的又很少。

各个朝代的高利贷

高利贷最早出现在西周(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开始主要以借贷谷物为主,到期还不上的话,可以服劳役还债。

到了春秋战国,货币开始成为借贷对象,从孟尝君放高利贷可以窥见当时的放贷规模。

据《史记》记载,孟尝君就在自己的封邑薛地放债取息,有次收成不好,他派人去催收,结果仍收息钱10万。

秦汉时期的高利贷已经非常普遍了。汉朝有专门放高利贷的商人,叫做“子钱家”,利息非常高,有倍称之息(年利率100%)的说法。

最著名的故事是汉景帝借高利贷。当时爆发“七国之乱”,汉景帝没钱,就找子钱家们借,结果很多人以打仗风险太大为由不肯借,只有无盐氏借给1000金,约定利息高达本金的10倍。后来汉景帝打赢了仗,无盐氏也一举成为长安巨富。

南北朝时佛教兴盛,几乎举国都信佛教,奇葩的梁武帝萧衍,甚至通过4次出家变相给寺院布施,因为每次大臣都要花上1亿将他“赎”回去当皇帝。

香火钱多了,一些有钱的寺庙就开始放高利贷,借钱的人要拿东西来抵押贷款,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典当行雏形,后来这项业务被称为“长生库”,陆游批评其“至为鄙恶”。

隋唐时期,官府办起了“公廨钱”,有点类似今天的私人银行,经营得好,“行长”还可以授予一定官职。

此外唐朝还出现京债,当时如果被分配到很远的地方当官,路费是个大问题。只好求助高利贷,借100两,实际到手70、80两甚至更少。于是到任后加紧搜刮百姓还钱。

宋代高利贷的选择就更多了,有官办的民办的,抵押品也不限于田契、地契,某些人还会把妻女拿去“抵押”。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高利贷中介——行钱。专门替有钱人拉高利贷的业务,利息五五分。

元朝则比较恐怖,一些有特权的商人(中亚人),发放一种叫“斡脱钱”的高利贷,也叫“羊羔利”、“羊羔息”,年利率100%,按复利计算,一旦借了,免不了“破家散族”。

明清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钱庄和典当行都比较繁荣,高利贷已形成规模,可以透过两本现实主义小说窥探一二: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第一桶金是官吏贷,即,为想谋官、买官、升官的官员提供的高利贷,此外还经营当铺,《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王熙凤在外放高利贷。

不过这时期的民间借贷成本已大大降低,年利率多半维持在20%-36%之间。

朝廷对高利贷的管制

客观来讲,古人借高利贷,大多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比如天灾没收成、看病没钱之类。因此对借钱的人讲,钱收不回来的风险比较大,必须用高利贷才能平衡。

但如果高利贷太过分,导致大面积的还不起,就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甚至造反。所以历代统治者对高利贷都比较重视,也试图缓解:

限制最高利率。

汉景帝曾借过1000%年利率的高利贷,晚年规定最高年利率只能到20%,同时对利息征6%的税。唐宋时规定月息不得超过4分,元明清后降到月息不超过3分,违者将受刑罚,比如明律规定“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

不许利滚利。

利滚利是最可怕的高利贷,比如借1两,年利率100%,10年后就变成1000两。像唐朝、明朝和清朝都明令禁止利滚利,朱元璋称“如有年月过期,叠算不休”要治罪。

官方放贷。

有些皇帝还设立专门机构。以较低的利率贷款给农民。比如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其中就有:农户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可向朝廷申请贷款,年利率20%。

只不过,政令不出汴京,地方执行时走样,导致农民借了官贷还要借私贷,更不堪重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级“暴催”手段,看完这个还敢碰高利贷吗?
教你一个“利滚利”的好办法!
什么是高利贷?谁再借高利贷?什么是利滚利?
民间借贷利息多少才算合法?
借了高利贷还不上,你得知道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
利滚利不合法不用还?并不是这样的,复利合法但有限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