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说话的方式毁了你的优势


“我很爱说话,特别喜欢和别人说话,一和别人聊起天来可以聊很久,总是热情开朗地对别人,我也总是很主动地和我的老板汇报工作,我觉得热情开朗也是我为人处事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很宅的,并不是都会主动和别人去沟通和交流,但是很奇怪的是......”


后台有一个朋友,发了好长一段话给熊,其实就说了一件事:她乐于沟通,也认为这是优势,可别人好像都不太理解她,甚至常常发生莫名其妙的误会。


熊爷觉得,爱沟通,从某方面来说确实是优势;


可是,这位朋友说话方式的“低效能”,比如抓不住重点、长篇大论等,却毁了她的这个优势。


因此,熊爷今天想为大家推荐一本“高效能”说话之书:《一言力》。




“这就是所谓的语言肥胖症。有必要对语言进行一次彻底的瘦身了。”


讲这句话的,正是这本书的作者:川上彻也。


川上兄是日本知名的广告人,也是全日本公认的“最会说话”的男人之一。


他曾应东芝、NTT、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等众多知名公司与团体的邀请,前往各地发表演讲和展开培训。


而《一言力》这本书,就是他多年高效能说话的经验结晶。


书中他提出,想要“高效能”说话,应该要掌握一种能力:一言力。



所谓一言力,也就是“一言以蔽之”的能力,也可以换成“直击重点”、“干净利落”、“一针见血”等词。


“掌握了这种能力之后,它将成为你一生的武器。”


川上兄认为,“一言力”这种高效的说话能力与方式,能够让我们发挥沟通的优势、扭转谈判的局势,更是应对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沟通障碍的“灵丹妙药”。


因此,熊爷今天就分享书中关于提升与训练“一言力”的几种方法,希望大家的语言也都能'苗条健康'~


方法1:提升“概括力”


作者认为,“一言力”必备能力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概括力”。


“所谓概括力,即从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的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


作者说,如果我们想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就必须以结论为重点进行概括总结。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下属对上司汇报的例子。


一个下属正在对上司汇报与客户的谈判情况:“铃木部长出来接待的我,然后就上次电视广告的策划方案问了很多的问题。一开始问的是什么时候能够提交策划案。他说,‘你们真的在推进策划案的制订工作吗?’我回答道:‘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第二个问题是......”


作者说,这种按照时间顺序的转述,如流水账一般,没有重点,实在惹人心烦。


如果,下属改成以结论为重点,正确使用“概括力”,就可以换作如下表述:


“关于上次的策划案,铃木部长要求我们再提供一个新的方案。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


这样说,一上来就让上司知道结果是什么,后面的内容就更容易展开了。




除此之外,概括力在倾听之中也同样重要。


作者说,在对谈中,如果对方说了很长的一段话,我们应该尽可能对它进行简短概括。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道,作为听众的我们,有在认真听他说话,并且给别人一种“他理解得真透彻啊”的印象,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作者也提供了在倾听中使用概括力的小方法:


比如,在倾听别人说话之后,我们可以说一句“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呢”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总结。


“培养自己的概括力,就能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工作,也能防止自己和上司或客户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工作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方法2:提升“断言力”


“所谓断言,即明确表达说话人的意思。通过断言,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帮助你赢得他人的信任。”


作者说,在正式会议、发布会、商业谈判等场合中,应该果断使用“断言力”,而避免含糊不清的语气。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我们可以开会了吧。”,这里的“吧”就是含糊不清的尾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发布会或策划说明会上,“因为时间关系”“可能听上去不是很容易理解”等解释,也是在浪费时间。


还有,在正式场合,也要避免使用“之类的”、“听说”、“或许......”、“不错”等暧昧表达。




或许有人会觉得,有时候,事情确实很难断定啊。


比如作者举的这个例子:


发布了策划案之后,有人可能会问:“这个策划一定能成功吗?”这样的问题。


在我们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回答对方呢?


作者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退缩了,做出了模糊不清的回答,比如:“可能会成功吧”,这样就很显得很没有说服力;


为此,应该选择“留有退路的断言”,比如可以回答“我有很大的把握”,“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这样做,既没有把话说死,也做到了断言。


作者强调,最关键的是,在进行留有退路的断言之后,还应该告诉别人我们这样说的依据,比如:“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原因有三。第一......(接着阐述判断依据)”


“要是说不出什么依据的话,说服力也会大大降低。”


方法3:训练“提问力”


“所谓提问力,即对别人“提出问题”、“质问”、“询问”的能力......在训练自己的一言力时,提问力就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忽视,却又必不可少的能力。”


作者说,当双方意见对立,或是难以沟通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效果显著的问题,就能用短短的一句话,改变他人的看法或当时的气氛。


在书中,作者举了198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例子。


当时,罗纳德·里根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发起挑战。


在电视直播中,里根向国民实施了“提问力”:


“当大家前往投票点投票的时候,请问问自己:我们的生活质量比4年前有所提高吗?失业率比4年前降低了吗?4年后的今天,我们真的变强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如果你不希望接下来的4年重蹈覆辙的话,那么我想告诉你,你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凭着这段演说,里根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此次总统选举的胜利。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提问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训练我们的提问力呢?


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建议式的提问法:先锁定目标,提出疑问,引起对方的关注;再提出我们的建议。


这样做,会让对方觉得“这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


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三种锁定目标的方式:


1.通过属性来锁定。比如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身份特征等。


2.通过内在要素来锁定。比如烦恼、价值观、愿望、思想等。


3.通过行动要素来锁定。比如用途、使用目的等。


举个例子:当我们想要劝说朋友一起去跑步的时候,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方式,这么“锁定”他们:


1.过了30岁,还不注意锻炼?告别三高,和我一起跑步去吧!


2.最近时不时觉得自己腰酸背痛没有精神?你不过是缺乏运动罢了!快和我一起去跑步吧!


3.下班之后就回家,会不会太无聊?还不如和我一起跑步,强身健体!


方法4:训练“短答力”


“所谓短答力,就是指在听到对方的问题时,能够简短却准确地进行回答的能力,或是在对方询问你的意见或感想时,能够给出恰当评价的能力。”


作者说,这种能力,最依赖即兴发挥;而通过锻炼短答力,也能让人的言谈变得有趣。




在书中,作者提供了几种让表达变得有趣的办法:


1.v字回复法。“简单来说,就是先抑后扬。先进行批评,让对方心中一惊,紧接着再进行表扬。”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闲聊电影的例子:


比如,当我们聊起某部电影的时候,比起简单说一句“很不错”,我们还可以用下面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电影的喜爱:


“《你的名字》可以说是今年最差劲的一部电影了。因为太好看所以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想去电影中出现的地方亲眼瞧一瞧。这简直是在占用我宝贵的时间。”


作者说,用这种方式,可以让你的回答,在很多评论中脱颖而出。




2.“最高级”法。作者说,这是通过强调第一或者最好,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被人请客吃饭的例子:


假设有人请吃高级餐厅的寿司,如果能够给出:“谢谢你的款待。这是我迄今为止吃过最好吃的寿司。”这种评价,对方也一定会觉得“花的这些钱值了”。


作者说,即使不用“最”这个词,也可以使用“绝美的瞬间”“像梦一样美好”等短语进行描述。


例如,当你在公司里受到别人祝福的时候,就可以用下面这种回答:“谢谢大家的祝福,这是我进公司25年来最幸福的一刻。”


3.数字法。


“使用数字,也可以让我们的发言深入人心。”


在书中,作者举了乔布斯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数字的例子。


比如,当乔布斯认为苹果电脑的开机时间过长,要求工程师进行改善的时候,他这样说:


“你知道会有多少人买这台电脑吗?上百万!如果我们能把开机时间缩短5秒会怎么样?每天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5乘以100万。这已经相当于50个人一辈子的时间了。开机时间缩短5秒就能拯救50个人的生命啊。”


熊爷觉得,我们虽然不需要做到像乔教主一样如此浮夸,但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确实能够让我们的语言的说服力变强。




4.“我不是很清楚”法。


在回答的时候,与其说一大堆含糊不清的“大概”、“也许吧”,不如坦诚地先说一句“我不是很清楚”,再把自己能想到的回答说出来。


在说话的过程中,大脑经常会同时进行思考,等你想明白的时候,就可以说一句“我知道了”,然后进行简短的总结。




然而

熊爷觉得最温暖的“一言”


还是每晚十点半

和你们道的这声

看似无用

却又胜过千言万语的


“各位,晚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你说话的方式,毁了你的优势
想要变得出众,你必须学会这三点
2/18拆 《提问力》之如何通过有效提问让自己走出负能漩涡,充满正能量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含糊不清
启功:练书法不要乱问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