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女人(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朝的始皇帝嬴政,那第一个皇后呢?难道不是秦始皇的老婆么?当然不是啦,不然谈知还干嘛问这么蠢的问题。
这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历史上又称她为吕后,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后。
 
吕雉的婚姻不由自己
吕雉是单父人,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山东,所以吕雉是道地的北方女子,山东人。她爹叫吕公,因为要避仇家,正好沛县县令和他是好友,所以举家迁到沛县居住。沛县位于现在江苏省,不过不要理解错哦,沛县离山东很近,也是北方地区。由于吕公和县令是好友,所以县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向吕公庆贺。古代参加别人的乔迁之喜也不是白去的,也得准备“红包”,各大头面人物你一千我五百地为吕公祝贺。万事皆有例外,便有一个人不信邪,愣是一分钱没有,还被捧为上宾,在宴席上夸夸其谈,不仅如此,还把吕公的女儿弄到手,真真是气煞旁人。这人为谁?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将吕雉娶到手
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从小就是个混混,混吃混喝,三十大几了还是个光棍汉,在秦汉时候,男人二十多还没家室的,那就基本宣布告别婚姻了,一辈子光棍的料,何况刘邦三十多岁了,但他心宽,无所谓了,混呗,和乡里开酒店、开肉店的寡妇们不清不楚,过一天算一天。由于人头熟,混来混去,还弄了个泗水亭亭长干干。亭长虽然是个吏,但没有俸禄,也没权势,家里照样穷的叮当响,说白了就是一个给官府跑腿的,经常和县里的头面人物们接触,不过他能说会道,侃大山,吹牛皮,样样能行,所以和这些人混的很熟。

吕公乔迁,头头儿们都去送礼,刘邦不去,那会被人笑死的,认怂,那不是刘某人风格,去!问题是,你有钱么?人家都几百上千的送礼,你一个穷光蛋老光棍,拿什么送?靠脸?就您那张老脸,值多少钱?一般人啊,就认怂,不去了,没钱咱不是丢人么?刘邦不认怂,无所谓,脸皮厚,我就说我有钱。到了吕公家门口,一看,好家伙,送礼的可不少,院里都坐不下了,县里的主事萧何下了规矩:送一千钱以下的坐堂下,一千钱以上的才能坐堂内。刘邦当即喊道:我送一万钱。嘿呦,这万年穷刘邦都敢说自己送一万钱?世道变了?他脑子不是被驴踢了吧?认识刘邦的都不禁嘲笑他。可人家说上一万钱,就得把人家请进来不是,别人都清楚刘邦的底细,可吕公不清楚,吕公一听一万钱,我滴个神呐,这可是大款,“吕公大惊,起,迎之门”,赶紧起来降阶相迎,待如上宾。吕公不是俗人,他精通相面,看刘邦衣着打扮不像是大款,但刘邦面相绝对是贵不可言。他曾经给自己的女儿吕雉相面,也是大贵之相,这下好,千里姻缘一线牵,吕雉命中注定要和这个人成就姻缘。吕公当下就和刘邦说要把女儿嫁给他,刘邦一听大乐,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啊,赶紧趴地下磕头,口称岳父大人。这可倒好,刘邦一分钱没花,还赚了个漂亮媳妇,吕雉稀里糊涂的就被她爹嫁给了穷光蛋老光棍刘邦。嫁给刘邦就得到他家生活,刘邦不事生产,家无余粮,都得靠吕雉一手张罗。吕雉“为人刚毅”,是个坚强的女人,下地干活,打理家务,里里外外操持的井井有条。不上几年,吕雉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一家子过的倒还太平。

 
竞争对手出现了
好景不长,刘邦被委派监押刑徒去骊山服劳役,结果每一天都有刑徒逃跑,按照秦朝的法律,监押人员是要被杀头的。刘邦一想,按照这速度到了骊山这刑徒们都得跑光了,我肯定是免不了一刀,得了,我也跑吧。于是解散了刑徒,自己带着十来个弟兄跑到芒砀山里躲了起来。他跑了不要紧,这下苦了吕雉,孩子年纪小,还有老公公要伺候,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她身上。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刘邦也趁此机会回到沛县,拉起一支二三千人的队伍呼应陈胜,号称沛公,正式打起了反秦的大旗。既然要打仗,那肯定不能只窝在沛县打,刘邦要带着人马出击,家里怎么办?吕雉一个女人,又不会打仗,保护不了自己啊。刘邦只好派审食其(音易基)来帮忙保护自己的老父和妻儿。从这儿开始,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审食其大部分时间都和吕雉待在一起,刘邦称帝之后,在吕雉极力要求下,审食其被封为辟阳侯,是唯一一个无军功封侯的,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吕雉和审食其在这段时间私通。从常理看,吕雉当时三十多岁,韶华正在盛年,审食其也大约也是这个年纪或者更小,这么长时间相处一个屋檐下,说他俩没什么,谁信啊?

从刘邦起兵,到坐稳江山这八九年时间,吕雉大部分时间是在沛县老家生活,后来又被项羽俘虏,在战俘营里过苦日子,刘邦就不一样了,他大部分时间有另外一个温柔的女人相伴,她就是定陶戚姬。戚姬历史上没记载她的名字,应该长的很漂亮,起码比吕雉要年轻漂亮,性格也温婉。五十多岁的刘邦做了汉王,又得了这样的佳人,怎不快慰老怀,爱的不要不要的,早就把黄脸婆吕雉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很快,戚姬生了儿子,起名叫刘如意,刘邦也是爱若珍宝。看着这一对得宠的母子,吕雉感到后背冒凉气,同时也暗暗恨上了这对母子。

戚夫人
又称戚姬,秦末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刘邦做汉王时得到她,很是宠爱,生下赵隐王刘如意。
 
为了儿子绞尽脑汁
欢娱夜短,寂寞更长,煎熬的战乱年代终于过去,刘邦登上帝位,往昔秦朝的疆域都成了汉家天下,姓了刘,于是大封往日的功臣,封王封侯,同时封吕雉为皇后,吕雉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刘盈生性柔弱,不是个杀伐决断的人物,刘邦和吕后都很忧虑。刘邦忧虑太子不类己,想要换掉太子,立如意为太子;吕后忧虑自己的儿子太软弱,不仅担心他老子要换太子,也发愁刘邦死了以后这帮虎狼之将自己的儿子镇不住。怎么办?刘邦的办法简单,换人做自己的接班人;吕后就麻烦了,不仅要保住自己儿子的接班人地位,还得考虑刘邦死后的威胁。最后,两人终于在一个事情上达成了共识:杀功臣。毕竟,刘邦老了,而儿子们都很小,功臣们却都正当年,不管谁做接班人,都得面临功臣们功高震主的局面,功臣们听话还好办,不听话,怎么收拾?那就提前收拾,杀!于是,韩信,彭越这几个帮着刘邦打下江山的异姓王就在二人的密谋下被冠以谋反的罪名,夷了他们的三族,另外几个功臣见事不好,起兵反叛,没多久也被平定,斩首了事。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说“所诛大臣皆吕后力”,但如果没有刘邦首肯的话,吕后的胆子也不见得会有这么大。这样一来,吕后就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大臣们也终于明白了,吕后可比刘邦还狠,指望着懦弱的刘盈登基后做两朝元老指手画脚,逍遥自在,没门儿,指不定又是怎样的腥风血雨呢。

韩信
刘邦功臣,吕后采纳萧何计策将其杀害!所以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

功臣们死了,解决了后顾之忧,刘邦和吕雉由共同对外变成了互相仇视,刘邦要废刘盈,吕雉拼了命要保儿子的太子之位。可天下是刘邦的天下,他是皇帝,废太子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么?欸,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太子,那是国家的根本,是天下共知的接班人,除非太子犯错,有罪,那才可以换掉。现在太子刘盈好好的,就因为皇帝老子不喜欢这儿子,就废了太子,那不行,于理不合。刘邦毕竟不是个专断、蛮横的主子,他也得顾忌一下民意,尤其是大臣们的意见。汉初的大臣们很多都是沛县人,其中不少都是从小和刘邦玩到大的,相比戚姬、刘如意,他们更熟悉吕雉、刘盈,而且宗法上吕雉是刘邦正妻,刘盈是嫡长子,况且刘盈懦弱仁厚,对刘邦来说可能不讨他喜欢,可大臣们喜欢这样的皇帝,起码不会很压抑。不管从那方面来说,刘盈当太子做皇帝都是水到渠成,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刘邦一直都念叨着想要废刘盈,谁知道他哪天一神经,就一句话废了太子呢?吕雉还是坐不住,怎么着才能让刘邦彻底绝了这个念想呢?有人和吕雉说,留侯张良智计非凡,“善画计策,上信用之”,找他出主意。吕雉赶忙派自己的哥哥吕泽去问张良,张良开始推脱,吕泽黑了脸,今天一定得给老子出个计策!张良一看,没办法,就说,那你去请商山四皓吧,只要他们出山,保准保住太子之位。这四个老头因为刘邦对读书人很傲慢,因此避匿山中,而刘邦又很想得到他们的辅佐,因此对这四人念念不忘。如果能把这四个人请出来辅佐刘盈,那太子之位就能保住了。吕泽听了这消息赶忙和吕雉商量,派能言善道的说客带着太子刘盈的书信,“卑辞厚礼,迎此四人”。这四个老头也并非真的超凡脱俗,不问政事,见皇太子对自己如此高的礼遇,和他老子果然不一样,就欣然出山,做了太子的宾客。

张良
为吕雉出谋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
不出吕雉所料,刘邦打败英布之后,箭伤发作,病的很厉害,换太子的念头越来越重,张良、叔孙通劝谏也不听,一心一意要废了刘盈。这时,四皓被安排出现在刘邦面前,刘邦听说是四皓,大惊失色,就问他们为何不辅佐自己而辅佐太子。四人说,因为您“轻士善骂”,我们“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而“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以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刘邦听了这话,一阵惆怅,看着四人远去的背影,对戚姬说,废不了了,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姬听了,泪如雨下。刘邦一定预见到了他死后戚姬母子肯定会被吕雉折磨,可他绝想不到吕雉究竟会怎样对待戚姬母子。

刘邦一死,刘盈继位做了皇帝,吕雉成了皇太后,掌握了实权,马上派人把戚姬抓起来,投入永巷(汉朝囚禁宫中妃嫔、宫女的地方),另外派使者诏刘如意进长安。刘如意不敢违抗,只好来到长安。刘盈忠厚,知道他妈要弄死如意,就赶紧出城迎接如意,让他饮食起居都和自己在一起,防止被人暗算。然而百密一疏,时间久了,防备难免松懈,在冬天的一个早晨,刘盈早起去打猎,刘如意年龄小,早起不了,继续睡觉。就这个间隙,吕雉马上派人毒死了刘如意。儿子一死,戚姬没有了靠山,吕雉也没了顾虑,戚姬的厄运来了。吕雉派人把戚姬的手和脚砍下,挖了她的双眼,用火熏聋了她的耳朵,给她灌了哑药,把她丢在厕所里,当猪一样养,并给她起了个名字:人彘。这些做法,听着就够瘆人的。这还不够,吕雉竟然还让自己的儿子刘盈来看这个差点取代他们母子的女人的下场,刘盈看着血肉模糊的戚姬,当即昏倒在地,哭着说,这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我是太后的儿子,太后这样做,我也治理不了这天下了,从此以后,刘盈不再过问政事,一心追求放纵自娱,身体越来越不好。心肠刚硬的吕雉看着自己看不争气的儿子,除了恨铁不成钢,没有一丝的母爱了。

 
大权在握  睚眦必报
吕雉在做了皇后之后,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加之她生性刚毅,眼看着老公宠幸别的女人,越来越疏远自己,因此更加把权力和政治当作自己的护身符,并因此而沉湎于其中。面对自己仁厚懦弱的儿子,吕后肯定是不满意的,她希望儿子能像自己这样,杀伐决断,刚毅果决。可刘盈做不到,吕雉也越来越失去耐性,她开始插手朝廷政务,朝廷的政治决策基本都由吕雉来决定,刘盈也越来越像她手中的一颗棋子了。

为了更好的控制和影响刘盈,吕雉又想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法子。前面说了,吕雉有一女一儿,女儿被封为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张敖,生了个女儿张嫣,长得非常漂亮。吕雉虽然对儿子不满意,但是和女儿的关系非常好,也很疼爱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刘盈当了几年皇帝一直没有立后,吕雉看着自己的外孙女一天天长大,出落的十分美丽,而且听自己的话,就决定让儿子娶张嫣为皇后。看来吕雉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了,她儿子刘盈一直接受的是儒家礼教的教育,怎么能接受娶自己外甥女的乱伦行径?她不懂,也不去想,就一根筋照着自己的想法来。刘盈争不过他这强势的妈,只能娶了自己的外甥女,立为皇后。可刘盈心里苦啊,没过几年,饱受母亲压制的刘盈久病不治,死了,谥号孝惠皇帝。他的皇后张嫣,又过了八年孤独的太后生活,等到吕雉一死,文帝登位之后,将她贬到北宫幽居。又过了十七年,到她去世的时候,宫女给她入殓,发现她还是一个处女。美人命薄,真是可怜!吕雉这样的外婆,真是张嫣命中的狼外婆。

儿子死了,权力还得继续,怎么办?吕雉早有安排。在张嫣立为皇后之后,吕雉就对外宣称张嫣怀孕,其实是另外一个女人怀孕了,等这个女人生了儿子,吕雉就杀了这个女人,谎称皇后生了儿子,起名叫刘恭。刘盈死了以后,吕雉立刘恭为皇帝。过了两年,小皇帝大了点,从别人嘴里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被吕雉杀了的消息,就对左右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仇。可惜话一出口,就被眼线报给了吕雉。吕雉一听,好啊,小小年纪,竟敢口出狂言,枉顾老娘选中你当皇帝,算了,留着也是祸害,弄死他。结果,小皇帝被囚禁在永巷,对外宣称皇帝患病,隔绝了他和所有人的联系。不久,吕雉废黜了他的皇位,并且将他杀害。紧接着,吕雉选了刘盈的另外一个儿子刘弘做皇帝。刘弘比刘恭胆小,没说那么多废话,时时处处听他奶奶吕雉的摆布。吕雉看他还算满意,让他娶了自己娘家侄儿吕禄的女儿做皇后。

自从刘邦死了之后,吕雉为了达到专权的目的,必须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可朝政都把持在功臣和刘姓宗族手里,让他们听自己的话可不容易。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换人,不听话我就换个听话的。谁听自己的话呢?自己的娘家人,肯定和自己一条心啊。于是,吕雉开始重用自己娘家人,给他们封官、进爵,充当自己把持朝政的爪牙。官位是有限的,诸吕上位了,那就得有人让位。谁来让位呢?个体不重要,他们群体有个称呼,叫功臣集团。刘邦在位的时候,从朝廷到地方,官员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虽然韩信、彭越、英布等几个大势力被干掉了,可萧何、曹参、周勃、陈平等大功臣还在,更何况还有n多其他功臣,他们都眼巴巴等着刘邦封侯拜相呢。结果倒好,一朝皇帝一朝臣,吕后上台,用的都是姓吕的,把功臣扔一边凉快了。这下功臣集团可开了锅了,姓吕的有什么功劳,凭什么站在老子头上拉屎?可不满归不满,你能怎么着?周勃、陈平功劳大不大,名望高不高,无非还就是个侯,你看人家太后的侄儿吕台、吕禄、吕产,都封王了,你敢闹腾?韩信、彭越就是榜样。不敢了吧?不敢就好好待着!功臣集团这叫敢怒不敢言,没办法,权力在人家手里掌握着,就得听人家的。此外,刘姓宗族在政治上的地位也是吕雉专权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刘姓亲王们,自己有财权、行政权和军权,对中央政府的政令施行是大障碍。为了让诸吕得到相同的政治地位,吕雉要给自己的侄儿们封王,可是刘邦死前和大臣立下规矩,非刘姓不得封王。吕雉不管,照样封自己的侄儿们为王,并且故意打压刘姓亲王,甚至搞掉几个刘姓亲王,达到让诸吕和诸刘平起平坐的目的。这一下,刘姓宗族们也被吕雉惹毛了,凭什么让姓吕的也和我们姓刘的一起封王,虽然不敢公开反对,但心里肯定问候了几百遍吕雉的祖宗十八代。就这样,吕雉用强权打压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大肆分封吕姓子弟,在政治上贯彻了自己的意志,因此,历史上把吕雉掌权的这几年称为“吕后称制”时期,纪年也用高后纪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后临朝称制的时期,吕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太后。

 
身死之后  吕氏灭门
时光飞逝,转眼间刘邦死了已经十几年,刘盈也死了七八年了,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也早已死了,生命顽强的吕太后熬死了自己所有的亲人,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临死之前,她把侄儿们叫来,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牢牢掌控好军队,防止大臣为变。无奈她这侄儿们都是“豚犬尔”,愚蠢透顶,架不住功臣们一阵劝说,自己就放弃了军队,把棍子递到别人手里打自己,太尉周勃等人趁势夺了兵权,将吕氏一网打尽。吕雉的侄儿吕产、吕禄在逃跑中被杀,吕雉的妹妹吕媭被笞杀。不仅如此,功臣集团担心小皇帝毕竟是吕雉的亲孙子,长大了找他们报仇,索性把小皇帝废了,并且污蔑他和他的兄弟们都不是刘盈的儿子,刘盈根本没儿子,是吕后抱养的别人的孩子。功臣们把小皇帝连同他的三个弟弟,一起诛杀。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周勃安刘”,被后世大书特书,说诸吕坏透了,要推翻刘氏天下,是周勃诛杀了吕氏,迎立文帝即位,复安刘氏,是汉朝的大功臣。其实就是功臣和诸吕的权力斗争,诸吕落败而已。

杀了诸吕,也杀了吕雉的孙子们,可汉朝还得继续不是,谁来当皇上呢?有大臣支持齐王刘襄,他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长子,应该当皇帝。功臣们认为齐王年龄大,而且母家驷家都很强势,立他,万一再出个吕雉怎么办?不行!又有人推荐刘邦的小儿子淮南王刘长,功臣们认为他年龄小,而且母家也不善,也不行!最后,功臣们觉得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年龄适中,秉性老实,母家薄氏是小家小户,太后秉性温顺,不构成威胁,因此就迎立代王刘恒为帝,这就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可是踩着他四个侄儿年幼的生命,脚底沾着血才坐上了皇位。哎,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吕雉,这个“为人刚毅”的女人,成也刚毅,败也刚毅。因为刚毅,她能熬过苦难的生活,熬过项羽的牢狱,也在宫廷斗争中保住了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她成功了,儿子做了皇帝,她成了太后,几十年没白熬,成了人上人。可是,她刚毅过度,推己及人,要自己的儿子也要像她这样,儿子不从,就逼迫他就范。吕雉这种极端的做法,应该说是刘盈放纵得病,英年早逝的根本原因。同样,吕雉的刚毅性格,促使她要和功臣争权,和宗室夺利,得罪了整个利益集团,把自己处在了孤家寡人的地位,以至于身死之后,不仅吕氏被连锅端,就连自己的刘姓孙子也性命不保。功臣们可真够绝的,竟然把刘邦太子这一大宗绝嗣,还污蔑说太子没儿子,真是可悲可叹!看来,人还是不能一根筋,走了极端,与众人为敌,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谈知 专栏 
 
谈知
一枚混迹于上海的IT民工。学IT,精于大数据,可他偏偏要跨界。喜欢地理,研究历史,各个朝代名人轶事信手拈来,全国再旮旯角的小县城都能叫得上名字。发誓绝不做一个只会编程的码农,更要码字撩历史,希冀撩出一片新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何最后还要传位吕雉之子?
皇帝想废掉太子,看到太子身旁4位白发老人,惊呼:太子翅膀硬了
吕雉为何要杀韩信,是自作主张还是刘邦授意,看懂了吕雉不难明白
刘邦一死吕后就想诛杀功臣,如果郦商不制止天下恐会重新洗牌了!
端午读书︱魏延安:两千年后再看刘邦两口子——柏杨版《资治通鉴》夜读札记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