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翎:想要相守一生,光有爱情是不够的


文:华子

策划:十点读书


她打开了随身带来的那个白布包袱,找出一卷粗线,又从一个布囊上取下一根插在上面的大针,仰着脸,眯着眼睛,对着已经稀薄的日光穿了起来。


穿完针,她俯下身来,把鼻涕虫的下巴对准了制服上的那个中缝,瞄了一眼,然后在鼻涕虫的勃颈上扎下了一针。

 

这是小说《劳燕》中,女主角“阿燕”为战死的大兵“鼻涕虫”把脑袋缝回身体的一段描写。我第一次在书中看到这个片段时,心中久不能平静。

 

这个叫“鼻涕虫”的男人,与阿燕非亲非故,甚至不久前,他刚刚试图侮辱她未果。她将他告到长官那里,却不忍心看他被处死,在紧要关头说情救下了他。于是,他主动请缨:“让我死在战场上吧。”

 

结果他真的战死了,阿燕又不忍看他身首异处,在众人惊讶的围观中,一针一线将他的头颅缝了回去。

 

第二次的再度震撼,是在《劳燕》这本书的作者张翎与电影《二十二》导演郭柯的对谈活动上。


▲“张翎对话郭柯”活动现场  拍摄:十点读书 华子


张翎捧着书,拿着话筒读完差不多两页的内容,停下来时,现场的人们几乎是愣了几秒,才响起一阵掌声。

 

这个场景,和在影院看完《二十二》时,座位上没人离开,大家都安静地看完黑底白字的超长名单才起身的感觉很像。沉默中,是无声却疼痛的震撼。


和《二十二》电影中的老人们一样,《劳燕》中的阿燕也是一名受战争蹂躏的女性,年少时父母就因战争惨死,而她自己,某种程度上,就是那“二十二分之一”。面对凶险的世界,即使爱人背弃离开、众人歧视,她也得波澜不惊地活下去。


▲电影《二十二》海报


《二十二》电影中,我们没有看到控诉,没有看到太多眼泪。小说中,阿燕也一样温柔又坚韧有力量,宽容又独立有原则,读来却令人动容落泪。她几乎是把“以德报怨”这个词做到了极致,经历的一切都那么疼痛,却依旧善良地选择坚强和原谅。


所以当对谈活动结束,我和张翎老师坐在咖啡店里时,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怎么理解这种宽恕?”


▲张翎朗读《劳燕》  拍摄:十点读书 华子


咖啡店的桌子很宽,为了方便交谈我们坐在一边,张翎侧过身子靠近我回答:“我并不想提高到道德的制高点,说阿燕这个人物有多么的崇高,从人品上来说,她当然是一个高贵的人。


但是我觉得她做很多客观上看起来像饶恕别人的事情,主观上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存活。阿燕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脑子里并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但她很明白她得存活,活着才有一切的可能性。”

 

“活着才有一切的可能性”

 

《劳燕》是一部抗战背景的小说。讲述了战争之中阿燕和未婚夫刘兆虎,以及两个美国人之间的故事。生活艰难,命运似乎也不怀好意,但阿燕为了一路活下去,逐步完成自我的更新,一天天抬起头来。

 

“活着一切皆有可能。”小说中这句话也不止一次地出现。阿燕为了这个目的,不得不与那些欺负她的人、伤害过她的人、背叛过她的人共存,还得营造一个相对太平的环境,除了自己,后来也为了她中美混血的私生女能够长大。

 

当曾经抛弃他的未婚夫愿意接纳她的孩子,当阿燕看到孩子和未婚夫的感情更甚于自己,那种为了孩子而做的原谅和改变,可能换做任何一位母亲,都会这样做。


 

张翎觉得阿燕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她有很多人生的智慧,无所谓拔高的品德,就是一种很务实的精神。她知道怎么带着伤痛而行。忘掉耻辱是很难的,没有人能真正忘掉伤痛,生活还在进行,那她能怎么办呢,如果是没有智慧的人,可能只是舔舐自己的伤口。”

 

可能就是这份质朴的智慧,战争巨大的磨难中,阿燕依旧坚持活了下来。反倒是生活中,面对很多琐碎或悲伤,很多人觉得受不了而自杀,比如前段时间孕妇跳楼。

 

当我问到战争中的大磨难和生活中琐碎的小磨难,两者对比的区别该如何对待,张翎很快地回答:“疼痛是没有可比性的,我没有办法把苹果和橘子拿来相比。”


▲张翎  拍摄:十点读书 华子

 

停顿了一下,张翎又补充道:“战争中生死的抉择,跟和平年代里比如一个北漂的人如何打开生活的新局面,他所要承受的孤独和痛苦,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同样巨大的。


“为什么如今还是会有人自杀,旁人看来很容易觉得这和战争比起来算什么呢,但不同的疼痛对当事人来讲同样重大,无法类比。”

 


“绝对相信时间的力量”

 

如今这些懂得,都是来自于自身经历的总结。


人生经历的丰富,自然免不了有低沉的时候。当张翎觉得某件事情要压倒自己时,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对时间的判断不要考虑太久太远,保证今晚睡一个好觉,明早醒来也许一切都有所不同,就有一个很好的太阳。”

 

她进而解释:“把时间打碎划分为一个夜晚一个白天很小块的单位,然后一块一块地对付,一天一天过去,有一天会发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一年,原来也不是那样难。”

 

我很认可这种方法。但也有的时候,我们调整好了自己是不够的,因为生活在这个言论世界当中,总有不可避免的误会、流言等砸过来,遇到时其实很无力。

 

在我表达无奈时,张翎说:“绝对地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有大浪淘沙、尘埃落定的力量,在时间的力量发生作用之前,最好保持高贵的沉默。”

 

的确,下定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无论你解释与否,对方所认可的只是自己的定义。如张翎所言适当的沉默,不失为最好的方法。而你,在应付苦难的过程中,产生的智慧和历练,都能够帮助你成长。



交谈间,张翎始终微笑着,说话时耳坠随之微微晃动,手上涂着浅色的指甲油。纵然脸上多少有一些岁月留下的痕迹,但举手投足间更多的是优雅平和也亲切的气质。


我面前的张翎,多的是岁月静好,但其实她的一生其实并非平坦,出生的年代刚好赶上时代的动荡,她说小时候就很想读书,却在16岁就被迫辍学,当过小学代课老师、当过5年车工,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出国,为了生计奔波。

 

直到40多岁,她才真正的如愿成为一名作家。连续创作、陆续发表的作品在海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上出版发行。


▲电影《唐山大地震》剧照 


后来张翎的作品有一些被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渐渐被国人熟知。比如由《余震》改编的灾难巨片《唐山大地震》;由《空巢》改编的电影《一个温州的女人》等。



“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

 

在采访前查资料时,我得知张翎实地采访了很多老兵,亲耳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查阅很多博物馆历史文献资料,才造就了这部《劳燕》。


小说中也有插入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信、日记、新闻报道、地方志、戏文等。所以很好奇,这部小说真实和想象的部分占比各多少?

 

“我没法说这个比例是多少。小说里几乎所有细节都是真实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来历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是虚构的,我将很多细节安放在一个人身上。”

 

我又问:“那阿燕为‘鼻涕虫’把脑袋缝回身体,也是吗?”“是”张翎斩钉截铁的回答,让我之前的震撼感又一次被激起。


 

真实和虚构结合的这部小说,也有人质疑故事是否荡气回肠,可能读过之后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回到历史中去猎奇一番,对现实中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解答。

 

对此,张翎的态度是:“小说不是手册,不是指南,它不会给人指一种道路。” 


“读者是多元化的,我绝不会刻意研究、迎合读者。诚实地面对我自己,如果我自己觉得感动了,有共鸣,那一定也能感动一部分读者。”

 

“想要一生一世,不止是爱情”

 

《劳燕》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便是“爱情”。 


阿燕和大兵伊恩的相处,像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从相识、相恋到遗忘。和未婚夫刘兆虎则是背弃、相遇、又分离、相聚,反复的环环相扣,最终相伴至死。

 

一个是一段经历,一个是长期的结果,我们甚至也难以界定,哪一种陪伴更好。


 

在张翎看来,爱情是浅薄的,她所塑造的这些故事,不是爱情两个字可以概括。


“爱情常常有激情在里面,而激情有很多是荷尔蒙的成分,‘激’字表示它是一个跳跃的点,这样一种状态必然是不能持久的。爱情是你一生不能没有,但也不能一生占有。

 

那么,难道就没有可以维持一生一世的长久相守?当然也有。

 

张翎的观点是:“光有爱情肯定是不行的,相守的话要有很多的理解、很多的友谊、很多的彼此欣赏,才能够持久。”

 

故乡不是“乡愁”,是“情怀”

 

在《劳燕》人物的设置上,阿燕和张翎自己一样,是一名中国江南女孩,故乡在浙江。这让人联想到张翎旅居国外的身份,我问她:“您曾说相比落叶归根,更认可落地生根……”

 

还没讲完,她就笑着打断了我:“这话起码十年前了。”

 

相比从前稳定的工作,现在张翎有更多自己自由的时间。所有安排里,在中国和加拿大差不多各占一半的时间,还有一部分是在旅行当中。


 

她觉得“愁”是因为有阻隔,比如余光中年代有乡愁,是有人为的阻隔,想回不能回。但现在交通和通讯都如此便捷,如果今晚兴起,一张机票,明天就可能在故土了。

 

于是,如今故乡对于张翎,不是乡愁,是情怀。“对故土的情怀,还是永远存在的,但不是乡愁的概念。不需要多讲,是你的血液,有生命的密码在你身上。”

 

张翎不愿称自己是全职作家,而是自由作家。除了写作,也喜欢做很多有趣的事。“夏天的时候我会花很多时间种花种草,打理自己的花园、喜欢在世界各地旅行、跟朋友在一起打牌、健身锻炼。看电影、读书,剩下的时间就专心的写作。”

 

她的旅行,是到某个地方小住,喜欢走街串巷,无所谓景点和热门。她旅行中有个很有趣的小癖好:看公墓,观察墓碑上的墓志铭。或许就从某句话了解到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


 

在所有的城市中,巴黎是张翎的最爱。即使已经去过十几次,有几次住过几个月,下一次出发,她还是想要选择巴黎。

 

巴黎有很多面,你所看到的巴黎,其实就是你自己。有商业化,也有情调和浪漫;各种潮流扑面而来,但永远保持着自己的特质和初心。

 

我所看到的张翎,也是如此。如她自己所说:“我喜欢巴黎,因为觉得巴黎的气质和自己是最像的。”


内容简介

这部抗战背景的小说,以三个鬼魂追忆往昔的方式讲述了战争环境下,一个女人经历坎坷,受尽侮辱,后来重建对生活的信念的一生。


-作者-

华子,热爱文字与摄影,以文述心,用镜头看世界的女子一枚。微博@华子华子子。本文为十点读书原创,授权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谢有顺 | 向痛苦学习:《劳燕》中人性的受难与救赎
这世界上的爱情,大部分是被“葱”杀死的
我们不只是“曾经”憧憬过爱情,一直都是
[转载]婚姻,宽容很必要回忆很重要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我要怎样地爱你 张红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