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人,要为自己的穷负多大责任?



在一片大概也许可能是的模糊赞同中,钱哥却不敢苟同。

 

常听人说,赚大钱靠运气,赚小钱靠本事。


难道那些穷的叮当响的人,连一点儿挣钱的本事都没有?

 


1

农民老了



1978年,是个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年份。


 

这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掀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序幕,让很多农民看到了希望。

 

此后几十年,数亿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耘,他们致富的希望就寄托在脚下的土地上。

 

但他们靠种地发财了吗?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有媒体再次将镜头锁定在了当年轰动全国的小岗村。

 

《中国网》2008年11月21日一篇《小岗村18位农民》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值得玩味的话: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小岗村与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小岗村也一度陷入“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的困惑。


小岗村的这18位农民,可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民中最富冒险精神、最富改革精神和最能吃苦耐劳的代表。


他们尚且20年不过富裕坎,更何况中西部其他农民呢?

 


那些精力和体力最旺盛的40后、50后、60后,如今都早已被岁月榨干了健康,他们再也没有年轻时挥汗如雨的干劲了。

 

他们有的已经彻底失去了劳动力,有的正在丧失劳动力的路上......


更何况他们的职场危机早已到来,很多招工启事上明确写明:应聘者年龄须在45岁以下。

 

他们曾经的辛苦未能发财致富,如今未富先老还失去了工作机会。


被年轻一代顶替,被用人单位嫌弃。


城市不包容,只能回到农村,等待他们的只有贫困潦倒。

 


2

一病回到解放前



当大部分人感叹看病难、挂号难的时候,那些底层人民最担心的依然是“看病贵”。

 

在湖北西部的某贫困县,年近六十的老范的人生可谓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十多年前,他是村里最能折腾的人,没有人不佩服他生财有道。

 

种值烟草、培植蘑菇、栽种果树、做木工,什么都干。


加上格外勤劳,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是村里几个富庶的人家。


 

不料8年前,老婆大病一场,将这个原本幸福、富裕的家庭拖入了深渊。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老范要抽出大量时间照顾老婆、医疗陪护,没有那么时间去劳作赚钱,少了个帮手不说,每月还要很多医药费。

 

富裕农民老范就这样被压垮了,如今成了村里几个最困难的家庭之一。

 

像老范这样全家有一个病人就拖垮一个家庭的,在所有因病致贫家庭中还算幸运的,至少还有一个劳动力挣钱。

 

有的家庭主要劳动力一旦得了大病,家庭失去经济来源,就立马陷入绝境;


还有的年老者得了病,连去诊治的精力都没有,往往因为延误治疗越拖越重。


作为最底层的老百姓,一场大病就可以拖垮一个富庶家庭,一场飞来横祸、疾病就可以让一个家庭破产,他们的贫困往往源于此。

 

根据2016年6月末国务院新闻办数据显示,全国因病致贫或返贫户在所有贫困户占比上升,至2015年末甚至超过了44%。

 

他们的人生奋斗二三十年所拥有的一切,都可能因为一场大病而一夜消失。

 


3

失落的匠人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这句话,曾是无数民间手艺人的骄傲,拜师学艺、收徒传教是他们的人生轨迹。


 

陕西南部汉中的老刘,曾经是村里有名的篾匠,他做出的簸箕、箩筐、筛子等等,闻名一方。

 

凭借这门手艺,他收入稳定,娶了一门好亲事,还收了好几个徒弟。

 

但是就像他这样一位曾经村里人人羡慕的手艺人,如今成了村里最困难的一批人。

 

他的手艺过时了,很少有人买这些竹子做的家具了。木制、不锈钢产品替代了他的手工制品。现在,偶尔有人找他定制一些家具,他才有一些收入。

 

像他这样的手艺人,木匠、篾匠、打灶匠、鞋匠、修表匠、石匠、皮匠等等这些古老职业从业者,如今都成了时代弃儿。

 

他们耗尽青春拿到的铁饭碗,在时代巨轮下被碾压的粉碎。


 

由于文化知识缺陷和年龄增长,他们没法去学习新的工作技能,他们的经济状况也在行业的没落中每况愈下。


 


4

时代弃儿



中国底层群众的最大不幸,是他们不知道哪一天会被时代抛弃,而这一天来的比他们想象的要早要快。


 

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打工潮,似乎是为广大农村人找到了读书之外的另一条出路。

 

很多刚从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还有农村闲置的青年、中年劳动力,纷纷奔向沿海工厂,在流水线、矿井、工地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在他们眼中,这辈子就这样打工过去了,等到自己老了,就让自己的子女初中、高中毕业接着去打工。

 

但是他们没想到,时代巨轮的飞转没有顾及弱势群体跟上的速度。

 

随着大陆代工工厂纷纷向东南亚转移,他们原本计划十五年、二十年的打工职业生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仅他们会失业,他们仅仅只有初中、高中学历的子女也无工可打。


 

在西方,从第一批工人进入车间工作,到最后一波制造业工厂大批迁移海外,差不多用了150年。而在产业急速转型的中国,只有30年。

 

这是一个严重超出他们预期的变化,他们来不及反应,还在自己的预判中葬送了子女的前程,当下的人工智能发展无疑会进一步淘汰大批体力劳动者。

 


5

被动的奉献者



“货币贬值”这个导致穷人不断变穷的原因一直是被忽视的。

 

湖北西部农民老张,靠着做木匠活、贩卖茶叶,90年代末就积攒了4万块存在银行,是村里中等富户。

 

到了2015年左右,他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因为这些年他的存款一直没动,而其他人或者借钱做生意,或者借钱盖房子了,生活日益改善。


 

2003年,当地盖一栋二层小楼只要3万元,2015年却要15万左右。

 

也就是说在他把钱存在银行的15年中,物价涨了至少5倍,而他的财富严重缩水了80%。

 

像他这样无形之中被货币贬值冲击,导致财富大面积的缩水的,其实大部分还是底层群众、偏远群众。


他们投资无门道,储蓄就是首选,结果沦为货币贬值的牺牲品。

 

另一个让贫苦农民受害的就是长期以来牺牲农村发展城市。


 

受苏联模式影响,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也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农民辛勤劳动的农产品,长期低价供应城市,农民收入根本无法实现跨越。

 

下表是农村和城市工资与物价的对比。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18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9倍,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大约涨了10倍,农产品价格却没有大幅增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从449元扩大到了4695元。

 

试想,如果农产品以同样的速度涨价,城镇居民面对80元一斤的普通猪肉,10元一斤的普通白菜,何来生活幸福感?

 

可以说,今天城市居民的每一份幸福感,背后都有广大农村农民的长期牺牲。你有什么资格嘲笑他们的贫穷呢?

 


真相已然明了,似乎无需多言。今天中国最贫穷的一批人,大多分布在中西部的广大偏远农村、山区,很多都是以上这种情况。

 

他们的穷,自身能有多大能力去改变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沙虎村的启示
中国十大名村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启
谈六七十年代农村问题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征购粮这个关键因素
这种野草,曾是穷人的“救命菜”,如今农民却当杂草拔掉!
俗语“麻雀不进穷人门”是真的吗?它们是如何分辨富人与穷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