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家长只需这样做





整首歌都是一个妈妈急切、不间断的催促声,可以说是生动还原了绝大多数妈妈的日常了。


原来天下的妈妈都一样,不论自己做事多么雷厉风行,都得在孩子的磨蹭面前败下阵来。

 

孩子磨磨蹭蹭、做事慢慢悠悠的坏习惯让很多父母都烦恼不已。起床催、作业催、睡觉还是得催。

 

究其根本,不外乎这三种原因:

 

▷ 缺乏时间观念

▷ 注意力不集中

对要做的事没兴趣或不知道怎么做

 

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从磨蹭转变为自觉:

 

1.戒掉唠叨、催促

 

最近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让孩子关掉电视去睡觉,说一声当没听见;耐着性子催第二遍时孩子嘴上答应一声,身体还是一动不动;等到终于忍不住脾气了,吼着催孩子,他才终于不情愿地关掉电视睡觉。


很多家长不知道,越是唠叨、催促得多,孩子越爱磨蹭。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渐渐地,孩子的内驱力在这样日复一日不停的催促声中被消磨殆尽,就变得越来越不自觉。

 

孩子有他自己的做事节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人们不要总是以成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给他一些慢慢成长的空间。

 

在确实需要提高速度的事情上,与其催促责骂,不如正向引导,例如“反话正说”,看到孩子在某件事上提高了速度,就及时表扬鼓励他,激发孩子信心。孩子受到正向激励,就会越做越好。

 

2.改掉包办、替代

 

很多家长看不惯孩子做事慢吞吞或者做的不好,为了图一时省事干脆自己替孩子做,然而只会给后面带来无穷的烦恼。

 

心理学上有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那么孩子就会做20%;如果我们有80%的事不做,那么孩子自己就会做80%。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因为他对父母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想让孩子做事自觉高效,还需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的帮助和替代解决得了一时的事情,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慢慢磨蹭也没关系,反正还有爸妈会给我收拾“烂摊子”。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并且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他才会产生思考,不自觉就会调整自己的方式,渐入佳境。

 

3. 加强孩子时间观念

 

有时候孩子磨蹭是因为对时间没有确切的概念,例如家长说:5分钟洗漱好。孩子还以为5分钟很长,在这件事上的注意力没那么集中,动作就变慢了。

 

改掉孩子的磨蹭,父母很有必要教孩子认识时间、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可以给孩子买一个专属闹钟,常常让孩子体验1分钟、5分钟、30分钟等时长,让他对时间有一个具体的认知。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洗漱、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

 

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给予适当表扬或小奖励,孩子能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自然会主动加快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会加强。


4. 多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拖拉磨蹭是因为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乱了分寸,所以就只能拖延,这往往是因为缺少独立做事的经验。

 

生活中家长不妨多给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在不断的尝试和尝试所带来的后果中,孩子会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懂得轻重缓急,学会有规划有条理地去解决问题。

 

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周末去爬山还是去好朋友家,放学回家先写作业还是先练琴,在这些小事中培养孩子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做决定、独立做事的能力。

 

孩子在这些小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学会自我管理,渐渐懂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自主掌握每一件事所用的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爱磨蹭、拖拉,妈妈只做了1件事,娃变得自觉了
孩子拖拉、磨蹭,三等父母“发脾气”,二等父母“不停催”,一等父母......
怎样对待磨磨蹭蹭的孩子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不停催他!催他!催他!
孩子怕生不合群,如何变身“社交小达人”
孩子爱磨蹭怎么破?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