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诗词赏析


出 处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名句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注释:


1. 翻空:在空中飞翔。

2. 红蕖(qú):红色的荷花。细细:轻微。

3. 杖藜(lí):谓拄着手杖行走。

4. 殷勤:热情周到,这里有劳驾之意。

5.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



诗词赏析:


词写夏日雨后之景及感受,上片侧重写景,下片由景入情。开头两句,视线由远及近,描绘居处的环境。有评家说,此二句“短短十四字却包含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庞大,呈现出一副杂乱无章、衰败萎靡的景象”。编者窃以为,此二句营造出一种十分清幽雅致的氛围。夏日本该燥热,恰好昨日下了一场雨,于是天朗气清,令人心情舒畅。


词人极目远望,但见树林被山隔断,经雨冲刷后的山头兀然挺立,十分明净。近处的高墙边有峭拔的竹林,茂密的枝叶将高墙都遮蔽住了。雨后秋意渐浓,池塘边上的小草也变得萧条衰败了,然而高树上的蝉却来了兴致,叫个没完没了。再往天空望去,有飞掠而过的白鸟,向池塘看去,有幽香四溢、临水照镜的荷花。“时时见”、“细细香”,两组叠字的运用,为全词增加了欢快的声调。



下片前三句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夕阳西下时,“我”拄着藜杖在村边古城旁徐徐漫步。“徐步”的动作,可见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斜阳”则又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祥和静谧。原来这所有的愉悦都源自“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昨夜天公殷勤下了一场好雨,使得“我”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此二句,看似达观愉悦,背后却包含着极为复杂的情感。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处境十分艰难,他的才能无从施展,心情极度苦闷。本以为整个世界都跟自己过不去,不曾想还有天公想到自己,为他降下“三更雨”,为他带来一日的清凉。因此,这里蕴含有词人的惊喜与感慨。同时,这殷勤的三更雨,也反衬出作者凄凉的处境,反衬出人世冷暖。“又得浮生一日凉”的“又”字,下笔很重,它表现出词人得过且过、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这与“浮生”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苏轼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在他失意落寞的时候,这种思想占主导地位,可以说,他的人生越不幸,他就表现得越超然、旷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鹧鸪天》宋词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www.wenku1.com
苏轼46岁在黄州写下一首鹧鸪天,最后2句寓意非凡、饱含禅意!
诗词 |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