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一个象限入门古典音乐


正在写这篇文章时,有人问了我个问题:哎,你怎么开始写这个了。

哎,我本来也不知道我为啥要写的,她这一问,我突然明白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

第一,古典音乐这个东西,我肯定是要听一辈子的。既然要听一辈子,那提前懂一些基本知识,不是很有必要嘛。

第二,如果,我能把我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看法,用最为直观、简洁的语言写出来,这是很有助于思考的。事实上,直到写了本文的1/3,我才意识到,我可以将整个古典音乐史,用一个象限来表示。


首先是纵轴——时间。

从时间上,大致地看起来,整部古典音乐史就是音乐家们在崇拜古人和自我崇拜,相互转换的过程。

古典音乐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期,是公元前(公元前,用BC表示,就是Before Crist,基督诞生之前) ,也就是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时期到1450年间,艺术领域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因为那时候整个欧洲大陆正处在宗教的控制下,吃穿问题还没有解决呢。什么十字军东征、黑死病,就是那段时期发生的。

后来一直到公元1450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西耶那这几个地方,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但是,你想啊,这1000多年,人们都被战争和病菌折腾坏了,哪还有什么艺术细胞呢?那时候除了古希腊时期的音乐,也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了,所以,当时的艺术家对古希腊的文化艺术是非常崇拜的。

崇拜的方式,就是模仿。比如,你看《断臂的维纳斯》,再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两个雕塑作品,风格是很相近的,可是它们之间竟然差了1600多年。

不过,渐渐地,艺术家们开始由崇拜古人变成自我崇拜了。这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哥白尼发现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太阳才是;但是人们不相信啊,所以有个叫开普勒的家伙,经过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间接证明了哥白尼的说法;到了后来,牛顿直接用数学公式,明明白白的指出,古人是错的,太阳才是中心,周围的行星们围绕太阳运动。

反正,这时候的很多发现都是推翻了古人的看法。当然,艺术家们也不例外,艺术家们也觉得,这个古人也没有那么牛嘛,我们创作的东西也很好嘛。于是,就催生了历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

音乐上的一个表现就是,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小调作品越来越多。大调和小调是两种不同的音乐运行规律。大调给人的感觉是愉快、明朗;小调多忧郁、阴暗的风格。

不过,音乐家们的自我崇拜并没有持续很久,一直到勃拉姆斯。很多人认为勃拉姆斯是19世界中后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当时,大多数的音乐家都属于浪漫主义,可是勃拉姆斯还是很坚持很古典的作曲方法,什么格式、规则、曲式,简直和老八股一样了。不过,说也奇怪,大概是勃拉姆斯足够奇葩,所以圈粉很多,于是就形成了“新古典主义”。

再往后,到了20世纪,到了勋伯格,他一看不对呀,古人把能玩的音乐模式,也就是主调音乐都玩精了,那我只好自己创造一个新的音乐模式了,于是,“无调性音乐”产生了。那这时期,又是艺术家自我崇拜的时候了。

那么,也许你会问了,现在是21世纪了,按艺术家们来回折腾的规律来说,应该是崇拜古人的时期了吧?

仔细研究啊,还真是这样。

我们现在的音乐界,从演奏方面来讲,揉的幅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一种非常有规则,更加讲究节奏和节制的这样一种音乐风格。??

以上,就是古典音乐在“时间”这个纵轴上不停折腾的大致情况了。


横轴:空间

从空间上来看古典音乐史,一句话可以总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指的是德奥音乐。我们统计一下,就知道,最出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有一半不是德国人就是奥地利人。尤其是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这种正经严肃的音乐,基本上是由这些人写出来的。

两个基本点,指其中一个是意大利音乐,另一个是俄罗斯音乐。

意大利的古典音乐基本上就是歌剧。像意大利的几大巨匠,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唐尼采蒂、贝里尼,他们都是只写歌剧的。说实话,歌剧的娱乐性质比较强,想想也是,意大利人是最会玩儿的。

俄罗斯音乐是什么呢?俄罗斯、捷克还有以前的南斯拉夫,他们都属于斯拉夫民族,这个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用一种非常深层次浪漫,还有一种悲凉感和悲壮感。

除了,德奥、意大利、俄罗斯之外,其他地区当然也是有古典音乐的。不过它们与以上四个地区的贡献比起来,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你也可以理解为我比较懒,写不动了)


坐标:全才、天才、怪才。

其实,我们可以用这个“三才”模型,去定位任何时期的艺术家们。

比如,文艺复兴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当然是全才,会画画、懂雕塑、建筑,搞数学、玩军事、还是个解剖学家,反正就没他不会的。拉斐尔呢,画的特别好,主要是他的圣母画,反正从他开始画圣母一直到最后还是画圣母,风格基本没啥变化,但人家的确是个天才嘛。到了米开朗基罗,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晚年的作品直接推动了巴洛克艺术的诞生。

那我们可以看一看在古典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全才、天才和怪才了。

说到全才,巴赫先生当然是当仁不让的。为啥呢?一个是,巴赫先生的产量很多。巴赫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注意不是一千首作品啊),并且这一千多部作品中有很多还是大头作品。比如《马太受难曲》,他有所谓的四部受难曲,而且每一部都是三个小时以上。

巴赫产量不仅多吧,质量还特别高。他把基本能写的乐器、能写的曲式基本写了个遍。像一些冷门的乐器,比如中提琴、巴松管、双簧管,他都把它们的独奏作品写了个遍。

当然在巴赫之前,也有一些音乐家,比如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维瓦尔第等等,可是人们为什么把巴赫成为“音乐之父”呢?这是因为这些音乐家充其量是个探索者,他们说,哎这里有矿石唉,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来挖。可是到了巴赫,他把所有地方的矿石都挖了一遍,并且告诉你每个矿里有什么东西,甚至具体到你该怎么挖,他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然后,古典音乐史上最天才的一个人,当然是四岁开始作曲,七岁就写出协奏曲,十一岁就写了交响曲,十二岁写了歌剧的莫扎特。

莫扎特是很神的,他早期写的作品和晚期作品基本没啥差距。换句话说,莫扎特一开始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完美了,还让他怎么再进步呢。所以,很多人说莫扎特是被上帝选中的那个人。

不过,莫扎特在曲式和旋律上的创作,“套路”是很深的。比如,他所有的音乐作品最后都是以一个颤音结束。而且,由于莫扎特的创作一直是很顺利的,所以,他的作品对整个音乐史其实没有什么推动力。

最后是古典音乐上的怪才——贝多芬。

大概有一个规律——对于某些人来说,越是痛苦的经历越能激发一个人的创作热情。老贝就是这样。

老贝是个怪人,怎么怪呢?比如他的《第一交响曲》,这个开头呢是一个属和弦开头。这就好像我们写论文时,那肯定一开始要提出论点嘛,那音乐中也是一样的。比如,这是一个C大调第一交响曲,那第一个音从套路上来讲就应该是C大调的,因为要自报家门嘛。可是老贝坚决不啊,老贝不但不提出论点,还要在文章开头问问你,唉,你觉得我这个论点怎么样啊,所以《第一交响曲》上来就是一个带问号的属和弦。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协奏曲就是要有一个独奏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然后跟着一个乐队。这个独奏乐器和乐队的关系,就像是一对伴侣。有时候很恩爱,有时候也会拌拌嘴。

一般协奏曲的套路是什么呢?先出来一个乐队,大概演奏个三分钟,然后引出主角——钢琴。可是老贝呢,他直接让钢琴先出来,简单的几个音,然后再把乐队带出来。这在当时又是非常创新的举动。

老贝一生,出版的作品一共只有135首,这和巴赫、莫扎特上千首作品是没法比的,可是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在挑战权威,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多说一句,我挺喜欢老贝的。一个对命运永不放弃的人,本身就值得他人喜欢的,不是吗?不过,我从自己的经验上知道,如果刚刚接触古典音乐,老贝是很难让人喜欢的。他大概就是那么怪吧,唉。

你看,古典音乐,真的是一个象限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需要补充一点是——

古典音乐在英文中,是“Classic music”,是经典音乐的意思。

就好像,琴棋书画里的“琴”,首先,它指的就是古琴,其他的乐器,像古筝啊、杨琴啊,都不能称为“琴”。然后,“古琴”这两个字,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是不存在的。

大概是,今人觉得它们历史悠久,为了表示尊敬,就在前面加了一个“古”字吧。

不过,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古”字,反而将西方音乐的古典音乐和中国的古琴艺术,摆到了高不可攀的地位。

实际上,相处相处就知道,它们亲切得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社会
最适合孩子听的30首世界顶级古典音乐,值得收藏!
古典音乐界的“劳模”作曲家们
巴洛克音乐和巴赫
最伟大的30位古典音乐作曲家(一)
古典音乐CD合集,有德沃夏克/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名家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