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科结构精细化的方法,成本优化总结(含钢量的核心)

一、高层建筑标准层含钢量

 

1、含钢量影响因素分析

(1)、4大类8要素

地区A1风压、抗震等级(地震加速度、地质)、规范差异

建筑A2体型(平面、高宽比)、A3层数、A4层高、A5拐角窗

结构A6结构方案是否转换、A7厚板

     A 结构设计

计量A8 面积计量

A1各地地震、风、雪荷载

 

(2)、3种分析方法

·拐角窗、厚板、面积计量原则(实用率):成本局部测算法

·层数、体型的平面规则性、层高、地区的规范差异、结构方案:

·结构规范并结合经验分析

 

(3)、统一含钢量面积计算规则A8

M=M0 M1 M2 M3 M4 M5 1/2M6 1/2M7


(4)、特例: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 M8(偷面积)

实例图

M=M0 M1 M2 M3 M4 M5 1/2M6 1/2M7 M8

 

A、标准层含钢量

钢筋:所有标准层结构钢筋,包含梁板柱、构造柱、过梁、女儿墙、拉板等的钢筋,不含砌体的钢筋。

标准层:高层是指架空层、转换层以上所有层(没有转换或架空是指±0.0以上),多层是指±0.0以上的所有层。

B、统一规则

=发生成本建造面积;准确、可评估

成本对标的㎡ >平常统计㎡

 

C、影响因素排序

影响含钢量有7个因素,但核心是三个:体型、高度、结构转换


2、含钢量合理值(安全、合理、低值)

备注:

1.面积计算原则:落地凸窗、有墙柱的凹阳露台或入户花园、结构拉板全计入面积,其他情况的露台计一半面积(已计入容积率的不再重复计入)。各公司平均值的面积基准同区域标准。

2.以上各种高层建筑的合理含钢量已考虑平面的一般不规划(墙不对齐)或可通过设置结构拉板来满足平面规则性的情况,高宽比<6

3.东莞、长沙在60以下,可考虑框剪结构。

4.分项目标:板为10kg/㎡,梁为15~18kg/㎡,墙柱为20~25kg/

 

3、如何控制含钢量?——对标


含钢量是不是仅是结构专业事情,如何让建筑师来控制含钢量?


(1)、三大层面:

(2)、结构控制措施、表格或结构设计

A、方案控制

·在方案阶段提出合理的结构布置、体型的判断、或提出方案比选。

·控制墙柱的面积,在满足初步估算的前提下,控制位移1/1000~1/1200,广东省内可更低,1/800~1/1000.

 

B、施工图阶段

·荷载取值不要扩大,不能层层加码。

·实配值宜比计算值稍大,不超过10%15%

·方案比选,精细设计,板跨不宜太小,≥3

·墙体水平筋可用?8,竖向筋可用?8?10间隔。

C、方案阶段:

·体型:确保高宽比不宜超过6,平面无不规则,避免超限审查;

·.层数:设计成25层或32层的高度临界值。

· 需领导和营销决策:确定是否做转换,若做转换,标准层含钢量将增加22.5 /㎡;确定层高,一般为2.9,避免设计成3以上(层高增加250px,含钢量将增加1/㎡)。

 

D、扩初和施工图阶段:

· 精细化设计


二、地下室含钢量及控制措施

 

地下室成本

·做不做,做多少,做几层?

·停车效率(柱网、设备用房、人防口部、布车)

·含钢量

·层高

 

1、影响因素分析

1)、4大类8要素

·建筑:A1上部建筑占地下室的比例、 A2人防占地下室的比例、A3覆土厚度 (含层高、埋深)

·结构:A4上部结构高度A5上部结构是否转换、 A6结构布置

·地区:A7抗震等级

·场地:A8场地水压、A9地质情况

 

2)、2种分析方法

·结构布置、上部结构是否转换、埋深、覆土等:PKPM、理正

·上部建筑和人防占的比例:经验、数据和权重法

说明:1.影响绝对值是以上部结构是80以上且不转换、采用桩基的深圳地下室,地下室各部位的含钢量分别是普通停车地下室:100Kg/㎡、塔楼部分地下室:1200Kg/㎡、人防地下室:1600Kg/㎡为例,其他城市其他层数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2.影响因素A1上部结构的比例和A2人防地下室的比例在含钢量的基数中体现。

 

在地质情况和上部建筑确定的前提下,地下室含钢量的三大影响因素:层高(埋深)、覆土、人防口部、结构方案

 

方案阶段:

·缩减范围:尽量少做或不做;

·严控层高:非人防3.6,人防3.7

·景观布置和排水方式:景观覆土不超过1.2,确实要种大树,可采取局部堆土方式。地面、顶板、底板排水坡度和方向尽量一致,减少覆土和埋深。

·上部建筑的影响:层数设计成25层或32层的高度临界值;尽量不做转换或转换面积≤8%(广东、江苏)。

 

2、合理值(安全、合理、低值)

备注:

1.以上地下室的含钢量是考虑覆土1.2、水压为同室外地面的地下室状况。其他地质情况根据影响程度再调整。

2.塔楼和人防地下室按照桩基考虑,若采用天然基础,会分别增加1520Kg/㎡。

3.整体地下室的含钢量根据普通地下室、塔楼地下室、人防地下室的比例确定,若塔楼和人防地下室范围重叠,按照高者取值。塔楼全转换是指除筒体外全部转换,塔楼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含钢量根据转换的比例内插。

4.二层下地室减少1015Kg/㎡。

5.由于地质情况的变换,最终地下室的含钢量会有偏差。

 

3、如何控制?

 

1)、三大层面

A、方案阶段:

·缩减范围:尽量少做或不做;

·严控层高:非人防3.6,人防3.7

·景观布置和排水方式:景观覆土不超过1.2,确实要种大树,可采取局部堆土方式。地面、顶板、底板排水坡度和方向尽量一致,减少覆土和埋深。

·上部建筑的影响:层数设计成25层或32层的高度临界值;尽量不做转换或转换面积≤8%

(广东、江苏)。

 

B、扩初和施工图阶段:

·多方案比较:特别对基础形式、顶板、底板的结构布置

·配筋精细化

 

2)、地下室标准做法

地下室统一构造标准:层高、覆土厚度、建筑垫层、排水找坡、汽车出入口坡道、人防主要出入口

 

·层高:控制梁下高度2800,一般非人防3.6,人防3.7

· 柱网:柱网按8000x2a b/2布置。沿行车道方向柱距8000,垂直行车道方向柱距(2a b/2,其中:a为停车位深度,b为行车道宽度。注意:各地对停车位及行车道要求的尺寸有差别。

·顶板及底板:地下室顶板及底板采用同方向同坡度的结构找坡,取代原建筑垫层找坡的做法。

 

A、层高

层高:是指地下室底板建筑完成面到上层板结构面的距离。

(结构计算层高:是指地下室底板结构面到上层板结构面的距离)

B、层高过高:四种原因

一是片面的认为车库净高2.2,是指最不利空间的净高。其实在设计中,主要能保证“车道处、以及大部分的停车位处”的净高为2.2即可。

二是设备高度计算不精确当车库设有“喷淋、通风及电桥架等设备管线”时,管线高度计算时不够精确;或者“风道、喷淋”等设备布置没有尽量避开主车道;或者设备管线交叉点也未避让主车道,导致车库高度人为增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是对常用设备配置要求不清楚(喷淋?风道?错位)

四是,当车库与变配电间或水池等设备用房同层设计时,未采取设备用房处局部降板,而是一同按照设备房的高度来设置同层层高。

 

C、层高经验值

D、顶板平均覆土厚度

1.应结合景观方案精细化设计,不同种植区域覆土厚度应不同。或采用树池、堆土形式来种植。平均覆土厚度≤1.01.2

2.如采用覆土种植,建议覆土厚度如下:种植大树处覆土局部1500;普通乔木处1000;草坪300-400

3.方案阶段,给排水专业应给出排水方案,根据水管布置长度及上方有无行车情况确定所需覆土厚度,进行局部调整。

 

E、排水找坡和垫层

以前做法:

·顶板、底板建筑找坡

·垫层350400mm

·顶板找坡可达1


改进做法:

·顶板、底板同向结构找坡坡度(宜为1%2%

·垫100200mm

F、结构布置

a、顶板结构布置

·非人防,顶板采用单向双次最经济,梁高800

·人防,顶板采用双向双次布置,梁高900

 

b、底板结构布置

·无梁楼盖,且按照此模型配筋。

 

c、侧墙结构


现状差异:

地下室钢筋含量平均优化34K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重点,漏点
结构专业设计技术准则
设计院设计工作经验总结
人防地下室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这么做结构优化,才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