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好太极拳不仅要练,而且要“悟”
userphoto

2022.08.10 中国香港

关注

悟到“裆胯内劲”是踏入太极拳殿堂的重要标志。

“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古人传拳,宁传十口,不传一手;宁传十手,不传半摸。古代那些靠拳吃饭的老拳师,不到最后一口气,不会告诉他的徒弟,更不会让徒弟摸他的裆胯,可能只有他的亲生儿子才有这个福分。从这个角度上讲,古时太极拳传男不传女,可能也有这个原因。

作者拳照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就是“阴阳”变化,身体每个地方都表现出阴阳虚实的变化,但最大的阴阳图是在丹田、小腹、后背命门、尾闾、裆胯、腹股沟及整个臀部组成的这片区域,这片区域是人体中最大的阴阳图,也是最基本的阴阳图。四肢一举一动的阴阳变化莫不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身上的每一个阴阳变化都只是它的延伸和表现。这片区域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懂得这个地方的变化,就不懂太极拳。

虽说“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但拳论上说:“腰为主宰,腰为轴,主宰于腰,腰不动,手不发”,把腰放在第一位。这个说法也没有错,腰确实是人体的主宰,但“裆胯”是腰变化的枢纽,是启动腰变化的机关。

如果不明白这个奥秘,我们练拳时就会主动拧腰。我在教拳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有的还是太极名人,裆胯(即腹股沟)这个地方死板一块,不会折叠腹股沟,腰的变化全是拧腰,身上的阴阳虚实变化全是靠拧腰、压缩膝盖和翘脚尖来完成,这是错误的

其实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如果我们的身体欲向右转,只需要松一下右腿根,也就是折叠一下右腹股沟,腰自然就转过去了;如果我们的身体想向左转,只需要松一下左腿根,折叠一下左腹股沟,腰也就自然转过去了,根本就不需要拧腰。

会松腿根,会折叠腹股沟,腹股沟能无限地“吸”进去,是悟到裆胯变化的关键,但这也是基础。

其实在盘架子时,裆胯的变化很复杂,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

我是在学拳的第几年悟到裆胯的呢?刚开始跟何俊虎学拳,后来拜吴忍堂为师学拳,前几年并不懂裆胯,身体也是硬的。大概是在学拳三年之后,看一位老师的《太极内功十三式》这本书,等读到“要会折叠腹股沟”时,才大悟的。后来吴老师给我讲拳时,我多次把手伸到师父的腹股沟上反复摸,或者师父把手扣在我的腹股沟使劲地催动,我才领悟到,才一通百通的。明白了裆胯,身体才真正地松下来。

在完全领悟到太极拳裆胯内劲的过程中,除了勤奋练拳,自己能经常性地亲手摸一摸老师的裆胯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自己把手伸直,抵住师父的两个腹股沟,细心体会师父在走架子时腹股沟的折叠,细心感觉“吸含吐化”,旋转游动的裆胯变化,这样才能促进徒弟悟到裆胯的内劲变化,除此以外,别无他路。因为太极拳讲究的是内动,你不亲手摸一下师父身上的劲路,任你有天大的悟性,也不可能悟出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师父,在传授太极拳时,不要过早地让徒弟走裆胯内劲。学拳的前几年,还是要以拳架外形的“中正、平圆、轻灵、柔活”为主,以拳架的严谨准确为主,到了火候,再给他说裆胯。

在我学拳和教拳过程中,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现象,就是过早地学走裆胯,架子进入了扭捏作态、胡乱扭曲的怪圈,久久难以自拔,最后练成“废品”,这时候,师父纠正都纠正不过来。拳架的基础没打牢,就先别学走裆胯。这一点,切记!

学太极拳要有悟性,尤其是悟到裆胯。一位太极名家说过:“太极拳,没有三世的宿慧,是练不成的。”话虽有点夸张,但也有点道理。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陈俊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雄:浅识松胯的实际问题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二
论太极拳盘架
论阴阳转换
董秀生、李贵昌小传
试谈太极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