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足心


中国道医


足心

编辑/中国道医



足心就是知足之心。古人说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道教调心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准南子》中说:“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又说,“不惑祸福,则动静循理;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不贪无用,则不以欲用害性:微不过节,则养性知足。”知足是修道的基础。然而,人心多是不知足的,如在《墨子.亲士》中说:“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这话一语中的,道出尘世中人所难以满足的内心,可越是难以满足自己,越是会成为财物的奴隶而过分贪婪,从而毁坏健康,甚至得不到快乐。可见,一个人只有做到足心,才能做到常乐。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到足心? 在《道德经》中说:“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与货都是身外之物,而得与失也是世之常情,然而人们当失去曾经的拥有时还是会伤心难过,以至于黯然伤悲。世人对得失之所忧患,对名货之所贪求,多因没有忘却自身的原因。若忘我,何有名货之争,哪来得失之想。所以道教告诉世人,要贵身而弃名贱货,以至于忘我。达到忘我,身且不存,何有名货之贵? 前人说藏多则亡厚,如果无有所藏则何有所失? 无有所失自然为富,这种富是因知足而富,如在《道德经》中说“知足者富。”河上公释为“人能知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之足,常足矣。”四天下常常多祸患,皆因于不知满足或志在必得那些不当得之得。不当得之得自然生祸,所生之祸也多是因于不知满足的原因所致,比方贪婪于他人之物,如钱财或土地等,这自然是惹祸的根苗。


在《庄子.至乐》中说:“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摩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天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世上所尊族的无非是富有、华贵、长寿、善德。所享乐的就是身心的安逸,丰盛的食物,华美的服饰。


感觉有所低下的则为贫困、卑贱、早夭、不善。所恼火的就是身体得不到安逸舒适,口舌得不到盛的食物,形体得不到华美的服饰,眼睛看不到喜悦的颜色,耳朵听不到想听的音声。假若得不到想得到的而感到大为优惧,这样为形体的欲望所苦心劳形,不是愚蠢吗? 这是说明,如果为了形体的安逸,先极度的付出,再极度的的享乐,这就有些没有必要了,因为其走了苦与乐两者的极端。所以在庄子看来,他所谓的至乐是一种无为的境界和知足的心态。不求其所尊,也不追其所苦,同时也不享世人所欣羡的享乐。虽然不重享乐,但不应失去乐观。

  

人生活于世就应该乐观,只有乐观才能得到乐观。如在《太平经》中说:“夫乐者致乐,刑者致刑,犹影响之验,不失铢分也。凡乐者,所以止怒也;凡怒者,所以止乐者也;此两者相伐,是故乐则怒止,怒则乐止。是故怒者乃生刑罚,明之根也;喜乐者,乃道德之门也。故当从之,使生道德之根,勿止之也;止之,反且生刑祸之门也。”乐不仅能致乐,还能止怒,而知足则可以止祸。葛洪说:“知足者常足也,不知足者无足也。常足者福之所赴也,无足者祸之所钟也”。但乐更多的是心态的一种平淡,一种安于现状的平淡。这种平淡在孔子的弟子颜回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如在《论语》中,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颜回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其即便物质上生活的简陋,但精神生活却相当丰富,他所追求的是仁义之道或传播仁义之道。也因于此,其不在意物质生活的贫乏,只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追求是积极的,也是健康的。即便物质贫乏,却没有消极之想,这也就是圣人与常人所不同的地方。常人或许因为自己物质的贫乏而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或信心,因此而消极厌世,甚至不思进取,这是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应是一味地进取,而应是劳逸结合。我们知道颜回很努力,孔子曾说:“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他或许因为不断地追求进步,没有做到劳逸结合,其寿命却并不长。对于养生者、虽然需要有种积极的心态,却也不应放弃对生命的爱护。

  

再者,颜回的那种平淡本来是可以改变的,其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孔子也曾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如在《庄子。让王》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谓颜回:回,来! 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日:‘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日:‘善哉回之意! 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这是一种典型足心的行为。

  

足心就在于面对一切都能够安于平淡,不论是贫,也不论是富。孔子曾见荣启期衣鹿皮裘,鼓瑟而歌。孔子说:“先生何乐也?”对日:“吾乐甚多。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既已得为人,是一乐也。人以男为贵,吾既已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不免天折,吾已年九十五,是三乐也。夫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也。处常待终,吾何优也?”不同的是,凡俗之辈多以高爵之贵为荣,以丰资之富为乐。甚者,以暗欲耽荒不止,骄奢淫逸不停,这实际对生命有危害的。就如《黄帝四经》中所说:“生有害,日欲,日不知足。”对人的生命有所危害的,就是欲望,还有不知满足。如果心不知足,就难有快乐。当然有时也因不知足而快乐,那就是因获得而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道德真经疏义卷之九
老子名言一百句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的名言名句,读之受益匪浅!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各有十大经典名言!
不知足之祸
庄子《内篇之齐物论》2.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