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实转换话太极

      虚实转换,说起来不难,好像常人走路靠虚脚和实脚的变换来完成的。既不深奥,也不玄虚,道理亦容易明白,但是,要练到身上,还需下一翻功夫。杨澄甫先师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在《太极拳练习谈》中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又说:“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仆,即失中正姿势。”杨澄甫先师在这里告诉我们太极拳“分虚实”为第一重要;两腿虚实清楚才能做到迈步如猫行;又说,虚者并非为空,实者不能过,应该如太极阴阳双鱼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保持伸缩的灵活性,身体的平衡和中正。轻灵在于虚实清楚,反之就是笨拙,就是双重,表现明显的是出脚砸坑,收脚时拖泥带水,身体乱晃。

本文作者拳照 

      那么如何能够做到虚实清楚呢?也就是说在行拳走架时,如何转换自己的重心位置,使拳架既轻灵又沉稳,既飘逸又厚重。其实前辈早就指明“逢转必沉”是秘诀。也就是说在身体将要移动重心时,即将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时,或者说虚实转换时,必须要“沉”,沉不是下蹲,“沉”的前提是“松”,松是因,沉是果。传统杨式太极拳是实脚转体,不后坐,不倒重心,如“左右搂膝拗步”从左搂膝拗步向右搂膝拗步转换时,左弓步脚须先外摆,在外摆时,如果不松沉,就会出现抬脚尖时身体向上的起伏现象,和后坐倒重心的情况。因此,做这个动作时,要先从肩至腰胯松下来,然后左胯根(胯与大腿根连接处)向后略收,同时左脚以脚跟为轴,脚掌轻贴地面外摆再下落,同时重心前移,腹与腿有相合的意思,随之转腰胸向朝东北,再提右膝开胯,右脚向前迈出。接前式,做右搂膝拗步,弓步前,腰胯先松沉,左腿膝盖对着左脚尖,右腿膝盖放松随着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膝盖自然弯曲,左脚蹬地,松腰胯,裆撑圆,腰胯随着重心前移旋正,两手配合搂推。这样不但避免了后坐起伏的现象,而且体现出虚实清楚,迈步如猫行的效果。举一反三,“下势”转“金鸡独立”,在准备提膝独立时,左胯跟须旋转下沉,变胸向,做到虚实清楚后,右腿才能轻松提起来。“斜飞势”转“提手上势”,在提左腿跟步前,右胯根须后收旋转腰胯,左腿中节领,稍节随,方能轻松提起,然后松左胯根,向前半步落脚,随之身体渐后坐,左胯根略后收,同时松腰胯,左膝盖对准左脚尖,身体重量通过左腿和左脚落入地面,(左腿不用力)右脚轻灵提起向前落脚,两手相合前出,完成“提手上势”动作。上面都是在向前运动中虚实转换的例证,由此,我们可以说太极拳所有前进的动作,可称为“逢进必沉”。这也是我的师父赵幼斌先生在教学中常说的一句话。同理,后退的动作如“退步跨虎”“倒撵猴”等,重心后移抬前腿时,一定要先松腰胯,命门后凸,同时后腿胯根略向后收,旋转下沉,身体重量坐实在后腿上,用右腰将前腿轻轻带起后撤,体现出“轻灵撤步似水流”的感觉。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太极拳所有后退的动作,也可称为“逢退必沉”。左顾右盼的动作如“云手”,“揽雀尾”的左棚式转右棚式,单鞭都是向左转时,左腰胯旋转下沉,向右转时,右腰胯旋转下沉。从而也可以说是“逢左必沉”,“逢右必沉”。所有定式动作如金鸡独立、蹬脚、单鞭、扇通背,提手上势等。因为上一动作的结束便是下一动作的开始,是逢转点,所以说“逢定必沉”定式的沉,除了百会穴虚领外,肩、背、肘、腰胯都要松下来,注意松下来后,命门自然向后微凸。尤其是蹬脚,实腿收住胯根,虚腿提膝前,松腰胯,命门微后凸,亦可称为“卷腰收胯”腿提起来后,慢起身先想分手,再想蹬脚,手脚同时到位,前手同鼻尖高,后手同耳朵上轮高,眼睛看前手方向,心想着后手展开到位。无论拳还是器械,凡是遇到独立的动作,照此方法做,稍加训练便可达到“虚实清,平衡稳”的效果。无论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所有虚实转换的动作,一定是“逢转必沉”。那么,逢进必沉,逢退必沉,逢左必沉,逢右必沉,逢定必沉,都是逢转必沉的具象化。

    前辈说“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可见太极拳阴阳虚实转换是核心,是灵魂。逢转必沉是太极拳虚实转换之不二法门。身体自身的平衡与协调,是在虚实转换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在与对手的技击中,当然是通过虚实转换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明白这个道理,假以时日,逐步缩短心知到身知的距离,坚信我们的拳技水平定会有质的飞跃。

监制:刘洪耀

编辑制作:刘伟

电话:0719—5223531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75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真诀
〔转帖〕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
太极内功的实质性练法探微 - 陈太爱好者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吃透重心转换,让你入境太极!
太极涨功妙法——“三空”习练法
太极中和论——郭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