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的时候,奶奶翻看着自己少女时代的刺绣,怎么也不舍得卖

回想起我学刺绣的过程,心里五味杂陈。刚刚入门学刺绣的时候,总觉得有刺绣图案在眼前晃动。那时的日子,清贫得连饭都吃了上顿没下顿。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刺绣这闲情逸致的工艺活,说来就是生活的奢侈品。我少年的时候,急于要做的事情,就是帮着家里干农活。从春天小草开始发芽,到冬天树叶落地,就不停地做着割草、拾草工作,几乎天天如此。麦收、秋收秋种时还得参与更艰辛更繁忙的地里劳动。一年到头除了过年和大的节日,几乎没有大的空闲。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人很难有情绪去安下心来钻研刺绣手工活。

农闲季节,我一有小空就去奶奶家。记忆中,每次去奶奶家,奶奶总会给我梳头,她给我梳的头、绑的辫子,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紧”。奶奶给我梳一次头,一个礼拜都不用再梳了,绑的辫子愣是不松也不开。奶奶常常利用给我梳头的空档,就教我刺绣,但往往说着说着就从刺绣说到了做人。奶奶说:“不管闺妮小子,人要是没了正气缺了正行,啥也别想做成。刺绣这细致的针线活,是从女人心里边透出来的光景。你的心底是啥样,绣出来的景象就是啥样,这是最骗不了人的。”

奶奶是民国年间生人,个子不高,裹的小脚,长得眉清目秀,一双有神的丹凤眼很是好看,她有双灵巧的手。不愧是大家闺秀出身,奶奶的脾气不急不躁。虽然奶奶的父亲是教书先生,但受当时社会的封建观念影响,家里没让奶奶念书,真是遗憾。但是,奶奶从小的家教很严,多数时间都跟着母亲学习刺绣,绣各式各样的传统刺绣。这些绣品,出嫁后得带到婆婆家,可以说是给未来婆婆家交的“作业”。

奶奶嫁给邻村一户姓杨的人家,生了五个孩子,生活异常艰苦,而奶奶从来不说苦。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饭,奶奶无奈拿出随身的绣品变卖,其中有小绣件,衣服领子、放煤油灯的小门帘、半成品布片……奶奶说,自己翻弄着自己的绣品往往青丝泪往下滚,怎么也不舍得卖,但是那年月为了生活实在是没法啊!就这样,奶奶将绣品三元五元卖掉,贴补了家用。

奶奶的人生经历,给少年的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奶奶说到依依不舍出卖自己的绣品时,当时的我仿佛身临其境,竟然忘情地说:“奶奶不能卖,一定得留着”!奶奶说:“孩子,留着不能当饭吃啊,那个时候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事……”听着奶奶说刺绣的往事,我难过得不止一次失声哭泣。奶奶叙述的不单单是她个人学习刺绣的经历,而是人间悲欢离合的历史承载。

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把奶奶的刺绣活继承下去。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决不动摇……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每当我捧着奶奶留给我的刺绣工具、圆圆的竹绷框时,心里总感觉沉甸甸的。岁月的往事仿佛已融入到我心里,刺绣过程中的我往往会进入忘我之境。我的眼前会浮现出漂亮的野花,缓缓流淌的小溪,和各种灵动的小动物,它们在大自然中都平等地享受着阳光雨露,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现实仿佛隐没了,眼前的一切如花似雾、如梦似幻。此刻,我耳边又响起了奶奶教我的儿歌:

野布嘟花,紫莹莹,十五的闺女心不定,学刺绣,修慧命,成不了金凤凰,手巧心也灵……

文/杨金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一年吃的瓜都很美……
母爱,如一泓清泉
繁星 | 绣诗
(散文百家)芷 云/指尖上的记忆
张泽峰:奶奶的泡菜坛子
85后男生做刺绣,三次打动人民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