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文与陶渊明齐名的王敬铭是鲜为人知的清朝山水画大家

时间,如同无边无际的弥漫大雾,把岁月中的辉煌与灿烂淹没在无形中。当生涩的现代文化登台之后,那逝去的历史文脉,只能成为新生代的衬托背景。在这些无奈的现象中,胸无点墨的现代人往往把远离文脉的信手涂抹看做是前无古人的独特创造。岂不知历史如大浪淘沙、文脉似沙中淘金。真正的文化佳迹,虽历经千载万难,最终也会光芒四射、耀目人间。

王敬铭《炉峰山万迭图》局部

由于受到历代文化观念的影响,绘画史上许多卓越的绘画大家连同他们的作品长期被排斥在绘画史以外,被埋没在九尺尘埃之下,不但当代人闻所未闻,即使专业绘画人氏也未闻其名、未见其画。于是,这些当年的绘画大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只能在民间的风尘中流落漂泊,幸运者偶然被送入拍卖会,被明眼的专家发现,便会闪烁着温润的光华,重新步入人类的文化视野。

今天,人们一提起清朝画家,便会想到四王吴恽(即清代正统画派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位清初画家,画史上称为“清六家”。)以及明末清初的四僧,(即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弘仁。)却很少有人知道清初还有位山水画大家王敬铭。

王敬铭《炉峰山万迭图》局部

王敬铭是清朝初期的状元,嘉定人氏,是嘉定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少年时几乎与历史上东晋诗人陶渊明齐名,其诗文堪称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山水画作品更是独具特色,在清初画坛的影响很大。他认为画是心性的流露,如操古琴自娱,完全是自足性的精神活动。当时的好多人想买他的画他都不卖,他说画是用来观赏的而非卖品。于是有人为了得到他的画,便投其所好,用砚台和墨块去换取他的画作。

王敬铭的山水画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画面所传达的精神内涵颇具闲适旷达的大家风范。他的山水画多是表现文人雅士的隐逸闲适的精神追求,其作品《山坞看云图》是代表作。画面描写的是这样一幅情景: 崇山峻岭之中有三五间茅舍,山石秀美、溪流潺潺,远山之上云蒸霞蔚,柴门之前一位隐士,正在闲适地观望山间飘忽的白云。画中意境颇似南朝诗人陶弘景的诗意。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王敬铭《山坞看云图》

说起陶弘景还有这么一个故事。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人,他长期隐居山中修道炼丹。他的好朋友萧衍做了开国皇帝后,三番五次请他出山,他却始终不从。皇帝问他:你山里面有什么东西值得你如此的心醉迷恋?陶弘景回答说: 山里面虽然没有楼堂馆所、没有锦衣玉食,但是这里唯独不缺的就是天籁自然与岭上白云,啸傲山林逸悦于白云之间,这种境界是你们待在红尘滚滚的京城,坐享其成的达官贵人无法理解的。后来,萧衍当了四十多年皇帝,最后被叛军软禁在都城建康的皇宫里饿死。而陶弘景却在山里隐居了四十多年,无疾而善终。

王敬铭《仿大痴山水》卷,局部

再说王敬铭,他身为士大夫阶层的画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精神境界与修养,已经进入脱俗之境,虽身在官场却能以出世的姿态过着入世的生活,其绘画作品可谓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系列山水画作品充满着闲适自然的禅意,读之让人不禁产生心旷神怡的喜乐。禅宗文化所谓的“心闲”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哲学高标, 对于当今现代人的忙迫症和焦虑症可以说是特效良药,正好能治疗这些不治之症。世间以欲望利诱于人、忙碌困惑于人, 人若能以少欲知足、淡定从容而处之,人生则易达轻安……(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钟逸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渊明酒后囧事多,这件事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陶渊明:我本自由,不受桎梏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相//, 秦四晃的专栏
泼墨山水画南北朝:陶弘景诗意山中何所有,...
东晋陶渊明归隐后,家徒四壁,无权无势,为...
【张隆溪】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