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描——三言两语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白描——三言两语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绝大多数人更习惯运用工笔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所谓的工笔描写,就记叙事件而言,是指采用详写手段,详细记述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细致刻画事件的细节;就描写方法而言,是指采用详写手段,详细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形象。之所以大家总这样写文章,是因为很多作者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必须通过详写,借助细节突出人物个性,只有详细的记述事件、详细的细节描写,才能让笔下人物的性格凸显出来。其实,选择略写,用好白描手法,同样会让笔下人物的个性化形象在三言两语中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凡是喜欢鲁迅作品的人,都会记住以下两句话:(1)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第一句,作者仅仅用了四个字——始终微笑,刻画刘和珍经常出现的神态,一笔就呈现了刘和珍和蔼、善良、美丽的人物形象;而第二句,抓住孔乙己与常人截然不同的行为和着装——站着喝酒、穿长衫,用七个字,就塑造了他自以为高人一等、爱慕虚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物形象,我们也因此记住了这些个性鲜明的人。其实这就是白描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效果。

    运用白描刻画人物,就是抓住人物最不同于常人的外貌、或动作、或语言、或神态、或心理、或行为、或整体印象,采用“弱水三千,我只捡一瓢饮”的略写手段,刻画人物不同于他人的常态,三言两语凸显人物个性的写法。

    白描与工笔描写相互配合,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多角度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

    一.运用白描手段刻画人物形象必须遵守的原则

   (一)刻画的对象

    局限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整体行为、整体印象七个方面。

   (二)刻画对象的数量

    以上七个方面,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进行刻画,否则就变成工笔描写了。

   (三)刻画对象的选择标准

   1.个性化——选择的内容必须不同于常人;

   2.典型化——选择的对象必须能够凸显人物的某种性格,一个点足以折射人物的灵魂;

   3.常态化——刻画的内容必须是人物的常态,而不是偶然状态。人物瞬间的、偶然的表现,无法印证他是一个什么人,只有经常如此,才能折射人物恒定的品质。

    二.白描手段的运用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白描手段只能和工笔描写配合使用,辅助工笔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整篇文章不能全部使用白描手段来塑造人物。

    一篇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有多个方面。比如把一个人塑造成外貌漂亮、干净整洁、胸怀宽阔、乐于助人、爱憎分明、意志坚强的人。全文都采用工笔描写,则要详细记述多个事件、刻画多个细节,文章就会写得非常长。一旦文字有所限制,比如限制在1000字以内,都采用工笔描写则无法完成,那么怎么办呢?很多学生选择了“砍伐裁剪”的方法,将人物形象的多个侧面,减少为一两个侧面——或者只有漂亮、整洁;或者只有胸怀宽阔、乐于助人;或者只有爱憎分明、意志坚强,甚至有的作者干脆将人物形象压缩为一个方面,带来的结果是人物形象过于单薄,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变成了“平面人物”。这是不可取的。

    解决的方法是:抓住一两个方面,作为人物形象的核心,采用工笔描写来完成,确保叙事生动,核心形象突出。其他方面,则采用白描方法,运用最少的笔墨,辅助塑造人物形象,多侧面立体塑造人物。二者相互配合,就能实现:一、文字不超出限定的数量;二.人物形象立体呈现,且主次分明;三.人物形象的各个侧面都同样鲜明。

    三.白描手法运用的具体形式

   (一)单一刻画外貌

    1.从小学,到初中,十几年的时间,我几乎没见过妈妈穿过新衣服。

    用“从小学,到初中,十几年的时间”标注常态;“我几乎没见过妈妈穿过新衣服”从着装角度刻画母亲的外貌,刻画妈妈不同于常人的着装状态,塑造妈妈勤俭节约的人物形象。

    2.爸爸的形象,很特别:笔直的身躯、高挺的鼻子,就连眉毛也平直得不带一点弧度。

    用“爸爸的形象”标注常态——始终是这样的;身躯、鼻子、眉毛的笔直,不同常人,塑造爸爸正直、坚毅的形象。

    (二)单一刻画动作、行为

    1.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爸爸手中始终提着一根棍子,挨打,是我每天必修的功课。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标注的是“整个童年都是这样”,“爸爸手中始终提着一根棍子,挨打,是我每天必修的功课”这种不同于一般爸爸的动作或行为,塑造的是爸爸严厉、粗暴、缺乏教育方法的形象。

    2.爷爷生前,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即便生病的时候也不例外。

    “爷爷生前,每天”和“即便生病的时候也不例外”说明爷爷早起干活这种行为是一种常态;“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塑造的是爷爷异常勤劳的形象。

    (三)单一刻画语言

    1.“没有过不好的日子,只有懒惰的穷鬼”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当我们感叹日子艰难的时候,妈妈总会这样对我说。

    “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当我们感叹日子艰难的时候,妈妈总会这样对我说”表达的是妈妈经常这样说,而“没有过不好的日子,只有懒惰的穷鬼”塑造的是妈妈勤劳、乐观的形象。

    2.王老师一共教了我们三年。三年里,他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可以选择休息,什么都不做,然而一旦选择了做事,就要把事情做好,做到最好!”

    “王老师一共教了我们三年。三年里......反复重复”注明老师说这句话是一种常态;“我们可以选择休息,什么都不做,然而一旦选择了做事,就要把事情做好,做到最好!”塑造的是老师努力追求极致、高标准要求学生的形象。

    (四)单一刻画神态

    1.小时候跟奶奶一起长大,奶奶总是乐呵呵的,那张脸似乎从没有过有仇的表情。

    “小时候跟奶奶一起长大,奶奶总是”标注常态,“乐呵呵的,那张脸似乎从没有过有仇的表情”这一神态描写塑造的是奶奶“乐观”的形象。

    2.每次走进爸爸的书房,总会看到一张眉头紧锁的脸,对着图纸沉思。

    “每次”、“总是”标注常态,“眉头紧锁”、“沉思”的神态,塑造的是爸爸勤于思考、忘我工作的形象。

    (四)单一刻画心理

    1.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难免遭遇挫折失败,在失败面前,我们难免变得消沉、痛苦。然而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和我们的想法截然不同: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镜中的人就笑,你哭,镜中的人就哭,笑也一天,哭也一天,何况哭也避免不了失败,那就笑吧,笑总比哭好!”

    “他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每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的省略形式,标注的是这种想法是常态的。后面的心理语言,塑造的是“他”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物形象。

    2.每年年终,单位总要评优,然而勤勤恳恳工作的他,始终与先进无缘。每当评选结果公布的时候,他就会想:看来还是自己努力不够,下一年再努把力!

    “每年年终...总要...始终....每当”表注的是“他”的心理是一种常态心理,后面的心理刻画,塑造的是“他”胸怀开阔、不计个人得失、严于律己、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

    (五)单一刻画人物整体印象

    1.外公一生不苟言笑,唯一的爱好就是养花种树。

    “一生”标注常态,“不够言笑”的印象塑造的是为人严肃、性格内向的形象;“唯一的爱好就是养花种草”塑造的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极富审美和环保意识的形象。作者抓住两点,刻画外公给自己的印象,通过个性化的印象,塑造个性化的形象。

    2.印象中,小弟从未安静过,只要有他在,世界总会变得鸡飞狗跳。

    “从未.....只要....总会”标注常态,“从未安静”、“世界变得鸡飞狗跳”这种独特的印象,塑造的是小弟顽皮、好动的人物形象。

    (六)以上五种方法的组合运用

    注意,组合可以随意,但组合的内容不适合太多,一般有两三个方面就足够了——否则就失去了白描用最简短文字塑造最鲜明人物形象的作用了。

    四.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段落在写人文章中的位置

    一般写人的文章,在详略安排上,都是前略后详,自然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刻画的部分,一般都要安排在工笔刻画人物详细记述中心事件之前。这样做,能够让文章在非常集采的工笔描写中结束,让读者读完文章后兴味盎然,如果把这部分放在中心事件之后来写,则会给读者虎头蛇尾,越读越没味,越读越没劲的感觉。

    在饭店吃饭,店家总是把小菜先上来,然后再上主菜,让大家觉得菜越上越好,味道越来越鲜美,临走时还回味无穷。同样一桌菜,如果先上主菜,最后上小菜,客人就会觉得越吃越没味,临走的时候就会决定,下次再也不来这家饭店了——写作与上菜,异曲同工,不要小看了前后顺序的安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描与细描的区别与用法
文学中的描写手法
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肖像描写六法
小说表达技巧赏析
初中生作文怎样塑造出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