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莆田这家老店被省电视台点名了,现在看还来得及!

“莆田小吃”是莆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影响与莆田话一样。天久王炝肉、煎粿、红团、鱼丸等享有盛誉,莆田有句口头禅:“红团,红团,家人吃了年年团圆年年红。”

莆仙地区风味小吃,品种繁多,颇具地方传统特色,无论是本地人,或是到莆仙的中外游客,都为风味独特的兴化名菜和小吃所吸引。

莆仙的风味小吃,其质优物美,色、香、味、形诸方面均极考究,尤注重于“味”。故莆田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谚。

丰富多彩的兴化菜谱中,既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为特色,又以清鲜淡雅见长。各类菜皆讲究题目、内容和含义。并渗入地方历史、民俗、民情。有的风味食品,驰名全国,流芳海外。兴化米粉风味小吃,具有很浓厚的民俗趣味。莆田饮食的风味独好,乡人不忍离去。

莆田小吃名录:天久王炝肉、江口卤面、西天尾扁食、兴化米粉、千层糕、(又称九层粿,早起粿) 、地瓜饼(番薯起) 、焖豆腐、蛏溜 、荔枝肉、煎包、拌面、豌豆饼、豆浆炒米粉、煎包、海蛎饼……

说唱莆田美食

一座城市没有它的特色小吃,没有一种让食客留恋的食物,感觉就像一座空城一样,留不下一点回忆跟念想。莆田这座城市小吃的种类算不上非常的多,但是却都是别具风味的。

莆田炝肉好吃!哪家最正宗?

豆浆炒很妙!去哪里吃?

插粉很有味道!应该去哪家店?

……

那么问题来了,莆田美食多,但是!莆田小吃到底哪家强?哪家最正宗?

下面就为那些爱莆田小吃的城友们小总一下,没吃过的赶紧尝试下,不过只能来莆田才能吃到正宗的呢!

天久王炝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肴。做法虽说简单方便,但有不少奥妙藏在其中。如果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品质和味道很难的。要做好这道菜,可要拿出四样功夫来。其一是选好肉料、其二是腌渍佳味、其三是沾糊淀粉、其四是掌握火候;而真正能做好这四道工序的人太少了。

推荐:天久王炝肉    地址:天九湾广场边桥头(总店)

一家百年老字号天久王炝肉。外在的一切都很简陋,该省的钱多一分都不投资,把成本节约在食品上,用最新鲜的食材,加上自己独特的祖传老手艺,用最可口的地道的家乡味和菜品及最优惠的价格勾引着顾客。至于服务好不好,人们也没办法计较了,就这样,爱来不来!好这一口的吃货们吃过之后回味无穷、一再光顾,没吃过的垂涎欲滴,心生憧憬。(注意了,每天饭点的时候都会排很长的队伍,想吃的城友们要起早哦)

有人问天久王炝肉的创始人林志勇,近两年经济大环境下行,餐饮业本身又竞争激烈,且盗版的又如此之多,为什么天久王炝肉店却越做越红火?林志勇很郑重的说了两个字:“正宗!”这正宗的意义可不是仅仅在于,其父亲用的祖传的配料及手艺这么简单。更有多重的含义,比如,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品质”!就如同林志勇所说的,“只有把品质做好了,才会让顾客认同。不管竞争多激烈,大浪淘沙怎么样也淘不到你头上来。

”林志勇的母亲每天凌晨3点多就会到加工厂里把关质量,几十年来一直如此。母亲跟着父亲做了几十年的炝肉,对各种材料的要求相当严格。母亲非常自豪的说“这就是以前走街串卖炝肉,自家的总会比别人家生意好的原因!”比如说做炝肉不可缺少的“豆腐丸”,用的都是好材料。做炝肉、豆腐丸用的地瓜粉,也是到农村收购质量上乘的地瓜,再到自己的加工厂加工。精选质地柔嫩的猪肉,槌打后再切成片,再用祖传的调料腌渍入味。把腌好的肉片放入翻滚的汤水中,再加入豆腐丸和蔬菜……每一道工序都为了“正宗”的口味,在做着地道的努力,如此的毅力与精神又如何是别人所学的来的?并且天久王炝肉敢承诺绝不使用味精!这是许多餐饮类商家无法做到的一点。

值得广大天久王粉丝们欣喜的是,4月2号,天久王炝肉分店又有两家“正宗”新店要开业了,在自家的门前吃正宗的天久王炝肉,真是莫大的福气了!

福建经济频道《今日八闽》走进莆田天久王炝肉


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更是莆田历来款待亲朋给好友,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使得莆田也有了“卤面之城”的美誉。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打出来的面要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白花花的,香喷喷的,配料上,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是必备的。放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让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

推荐:江口卤面    地址:江口镇华港路口的“现代美食”饭店

江口卤面最初起源于江口名厨陈侯英,其最早在江口须街开一家叫双龙香饭店,以独特的卤面烹调技艺而名扬江口、桥尾一带。解放后,因江口地处福厦路交通要冲,水陆交通便利,外地人频繁出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餐饮业也不断发展,许多客商在双龙香餐馆吃过卤面后,都赞不绝口,因它色香味俱全又物美价廉,一时间客如宾至、名扬遐迩。现在,随着江口卤面几代师傅的传承,许多江口乃至外地的厨师大体上能掌握这个烹饪技艺,江口卤面的分店已遍及莆田各地,甚至省内外。但唯有江口当地煮出的卤面和吴文兵掌握的卤面功夫才可算最正宗的技艺。2010年,“江口吴氏卤面”被列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煎包

莆田煎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闽菜系。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出名。馅料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鸡蛋薄片包裹核桃一般大的馅心,再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捏出菊花瓣形状的封口,然后放入平锅里炽热的花生油上煎约10分钟。出锅时,小煎包略呈焦黄色,冒着吱吱热气,飘出阵阵清香,香脆可口,使人食欲大增。

推荐:求生煎包    地址:十字街求生煎包店

如今,这种煎包店非常普遍,几乎各个闹市都有。在莆田,煎包店更是遍地开花。最出名的煎包店那必须属城厢区十字街23号求生煎包店,有些城友为了买个煎包排队1个小时的都有。要是你到莆田,有时间一定要去尝尝正宗的莆田煎包,色香味俱全。再来碗热热的扁食汤或瘦肉汤搭配,绝对好味。包菜搓碎煮熟、冬粉烫熟洗净、五花肉切丝,将这些原料混在一起,加入调料腌制十分钟;外皮使用面粉自然发酵,发酵时加入老面头;包子包好后放入锅中,使用中火煎,加入适量混有面粉的清水,水快烧干时往锅中浇上花生油。

豆浆炒米粉

在莆田有句顺口溜:“巴豆饱,笔恩道料炒;巴豆吆,笔恩特道料。”(意思:肚子饱,米粉豆浆炒;肚子饿,米粉烫豆浆。)说的是“豆浆炒”这份美食。豆浆炒兼有米香和豆香,却没有翻炒的油腻感,原本只作为点心或早餐,现在已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主食。

推荐:口福豆浆炒    地址:涵江宫下路

口福和阿婆的豆浆炒一直是涵江小伙伴喜欢的味道,和莆田豆浆炒不太一样,莆田的豆浆炒偏干。口福的相对湿润一些,从色泽就可以看出那种温润感,而且没有加酱油,清清爽爽的口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拌泗粉,是莆田豆浆炒店很少能看到的特色,样式和豆浆炒类似,只是把米粉换成了泗粉,口感更柔滑,配上葱花煎蛋和花生米,简单却不失风味。熊猫一般会再滴几滴。

炝粉

在莆田街头,炝字随处可见,不少小饭馆门前都有斗大的招牌——炝粉。这是莆田的乡土名菜,做法独特。炝粉有460多年历史,相传明代嘉靖41年,莆田百姓正准备过年,倭寇突然来犯,大伙来不及做年夜饭,只得把备好的菜胡乱搅在一起,吃完就逃难了。此后,为纪念那段苦难岁月,春节前吃炝粉成为莆田的传统习俗,大多选在农历腊月廿四或大年三十的中午吃炝粉。莆田生意人还习惯在农历二月二做“头牙”那天吃炝粉,纪念宋代富商陈米牙。

推荐:炝粉    地址:建设路交叉口(便利店旁)

说道炝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山里的炝粉,正宗的炝粉选料也是非常考究的,比如:采用什么样的地瓜粉,米粉一定要手工制作的,同时辅料还有海蛎,猪血,香菇,豆腐,五花肉,蛏干之类。炝粉具有天然、营养的美食特色,它口感顺滑,配料足,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海鲜风味。但是今天我介绍的这家炝粉他是仙游人做的,那味道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最关键这家店只有下午6点到晚上2点左右才开。一碗才4块钱,配上独特的油条,6块钱就让你吃一顿人间美味。(据说一个晚上就可以卖出五百碗)

煎粿

煎粿是福建莆田广为流传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闽南地区地道的贺年食品。煎粿香甜有弹性,非常有嚼头。米薄如蝉翼,点点的花生微粒衬着碧绿的葱花,紧紧地粘在米粿上面,味道香喷喷的。

推荐:石室岩煎粿   地址:石室岩素菜馆

莆田人民素来就有“没吃煎粿等于没上石室岩”之说,可以说石室岩寺的出名不仅是因为山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也有部分是因为石室岩的素菜闻名。石室岩素菜馆的煎粿跟我们平时吃到的煎粿是不一样的,它不似普通的煎粿那么厚实。石室岩的煎粿是薄如蝉翼的,薄薄的面皮有点透明,包裹着少许的南瓜、芝麻和芹菜。煎粿的边缘煎得酥脆,中心部分却是有点绵软,带着些许的咸味黏而不腻。

扁食

扁食工艺久负盛名,自有其传承发展的历史。据境内老者相传,大约在三十至四十年代时,城西龙桥村有一小商贩名叫阿照,其母子两人最早在前街“元春”打银店隔壁,开小吃店,专营扁食烫米粉,服务态度良好,且价廉物美,深受境内顾客赞赏。阿照善于吸取福、泉地区燕皮扁食的制作技艺优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其清汤另加猪骨炖煮,并选用西洪村上等兴化米粉烫软后加调料蒜泥、酱、醋、葱花等,使扁食米粉别具风味,清爽可口,固而远近驰名,生意兴旺。

推荐:扁食富第二代独特扁食店   地址:西天尾新市场

西天尾扁食是莆田著名的招牌美食之一:以瘦肉制成的外皮,也就是莆田人俗称的宴皮,包裹上精致丰富的馅料,制成一只只小而可口的宴皮扁食,再搭配特制美味的西天尾炸排骨,加进香葱末、香菜等佐料,然后再依个人口味添加卤猪大肠、卤猪肝、卤猪肺等点缀,饿得慌再点选泗粉或线面或米粉或面条作主食……就神奇地糅合成一碗令你口水直流、胃口大开的西天尾扁食了。

锅边糊

“拐伞”这是莆田话的发音,只有莆田人才知道其含义,其实就是锅边糊。福州话“鼎边糊(又称锅边糊),这是福建著名佳点,其发源点是福州,由于风味独特又亲民,逐渐向周边地区传播,一直流传到台湾地区。到了莆田,莆田人将其发扬光大,虽然配料不多,却风味独特,成为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


推荐:煎粿锅边店   地址:建设路62号

如果想要吃到地道的锅边糊,可以来这家店。虽说地方不是特别的高大上,可来的人照样络绎不绝。看着老板熟练的将香菇虾米肉丝等配料倒入铁锅内熬成清汤,再将米浆绕贴锅沿,半熟后铲入汤中沸煮慢慢变成白条块状,再调以味精葱花芹菜,一碗地道的锅边糊就做好了。汤色“白白的”,吃口鲜香、爽滑,还是以前的味道,很好吃。要是再配上一根油条,那更是绝配。

焖豆腐

莆田焖豆腐属于闽菜系。莆田盛产制作豆腐的黄豆,特别是一种称为“九月珠”的皮色鸭蛋绿的黄豆有名,其豆粒个大象花生,每逢秋天刮起九月风时,“九月珠”也就成熟了,晒干后成为加工豆腐的上等原料。乡下人用“九月珠”加盐卤做的豆腐,细嫩好吃。豆腐营养丰富,莆田人爱吃焖豆腐,特别是那些离乡游子,回乡时对这道传统名菜更是情有独钟。

推荐:酒席上的焖豆腐   地址:莆田酒席上第一道

地址不详,但是又到处都存在。因为莆田的焖豆腐最好吃最正宗的就是在酒席上的第一道焖豆腐。特别是莆田乡下村上的酒席,厨师都是当地最有名的。在乡下要看一个厨师行不行,除了卤面以外,焖豆腐也是非常关键。焖豆腐这道菜是家宴或酒席上的第一道主菜,乡下过节办酒席或者结婚时候,都必须上焖豆腐,因为它是酒席首道菜,又便于老人食用,慢慢地就成了晚辈孝敬长辈的一种方式,有了敬老之意。也有人说焖豆腐的来由还有说头。以前人生活条件不好,好不容易办次酒席,为了避免浪费,会把好多菜的边角料包括猪油集中起来,加上鸡蛋让它成形,焖豆腐这道菜就诞生了。这几乎是莆田人酒席必备的一个菜品,一般在第一道。焖豆腐这道菜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让大家不忘过去的苦难,不要浪费。

荔枝肉

莆田因盛产荔枝而别名“荔城”。莆田的风味小吃中的荔枝肉,则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拌以蛋黄等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

推荐:塘头荔枝肉   地址:涵江塘头村古厝里

塘头荔枝肉,深藏在涵江塘头村古厝里,从爷爷辈传下来的老店,只营业中午,每天要排队等!不用点菜,只要告诉几个人就行,没有打包外卖。全店只有:咸肉白米饭、荔枝肉、萝卜猪脚汤、炒芥兰、豆腐排骨汤!仅此而已,非常经典。不要看环境简陋,吃的人非常多。招牌的荔枝肉和肉饭让你有种家的感觉,全部是用柴火灶煮的。也不贵,双人的话大概五十左右,有荔枝肉,青菜炒蛋,猪脚或者排骨汤。四个人的话 一百一左右。很值得尝一下。

鱼丸

鱼丸又称“鱼包肉”,用鳗鱼、鲨鱼或者淡水鱼剁蓉,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富有沿海特色风味小吃之一。并且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台湾、江西抚州一带经常烹制的特色传统名点,属于粤菜或闽菜系。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虽然不算是莆田的特色小吃,但是莆田人自己特制的鱼丸也是非常不错,今天就推荐一家在莆田人中印象比较深刻的鱼丸老店。

推荐:秋风鱼丸   地址:金鼎购物广场旁的仓后路65号

秋凤鱼丸是在莆田开了很久的一家老店了,生意一直火爆,在市内还开了几家连锁店,卖的是鱼丸和线面,只是小店环境比较一般。白腻滚烫的鱼丸,轻咬一口,又浓又香的汤汁就顺着嘴流下去,那股嚼劲让人有种说不出的舒服,面上的葱花也飘得人沉醉,还有那韧劲十足,口感上佳的鱼片总是让人爱不释口

鱼饭

焖鱼饭的来历,据介绍,渔民出海打鱼时,不方便携带其他食材,只有米和新鲜打捞的鱼,为方便食用,才将鱼和米放在一起煮食,发现既能填饱肚子,又美味营养,便成了沿海百姓家家必做的食物。后来焖鱼饭的做法不断创新,便成了今天地道且鲜美的招牌菜。靠海的莆田市自古便流传着一道饭食——焖鱼饭,这是打鱼人家最爱也最常吃的一种饭食。因其做法简单、食之美味,而且营养丰富,而今,这道饭食也是莆田人日常生活的最爱之一,每逢重大节庆,都会摆上桌。

推荐:黄瓜鱼饭  地址:埭头镇石城村附近饭店都会做

记得数年前,埭头镇石城村路旁有家海鲜饭店,以黄瓜鱼饭出名,吸引远近食客。外地的达官贵人远道而来,就点黄瓜鱼饭。作为“平原人”,我小时候吃溪河里的鲫鱼、鲤鱼、大头鲢等鱼,深知不小心被鱼刺卡喉,是非常棘手而痛苦的事情,所以第一次吃到这个饭时,心存畏惧且诧异,鱼有刺儿,却能和饭混和在一起焖煮,成就一道好饭菜,确实是大胆而有创意的。黄瓜鱼饭的做法,是先按煮干饭的通常做法,把普通米加些糯米及适量水,放进高压锅中,然后把事先油煎好的黄瓜鱼切成数小段,加上泡软、切碎的蛏干、干贝、虾肉等一并放进高压锅,压成干饭即可。经过高压锅压煮,黄瓜鱼的香味打进米饭中,连饭也变成黄橙橙的,好看且可口。石城一“饭”之后,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以后虽偶尔也吃到黄瓜鱼饭,不是稀啦啦的,就是缺少黄瓜鱼香(有人说,那是因为采用养殖的黄瓜鱼焖煮所致)。

焖饭

焖鱼饭的来历,据介绍,渔民出海打鱼时,不方便携带其他食材,只有米和新鲜打捞的鱼,为方便食用,才将鱼和米放在一起煮食,发现既能填饱肚子,又美味营养,便成了沿海百姓家家必做的食物。后来焖鱼饭的做法不断创新,便成了今天地道且鲜美的招牌菜。

推荐:湄洲紫菜焖饭 地址:三伍碗地道小吃店

在莆田类似湄洲紫菜焖饭的还有石城黄瓜鱼饭,包菜饭,肉饭等这种焖饭,他们的焖饭原理都是一样的,湄洲紫菜焖饭:用紫菜与米饭相拌,配上蛏干和海蛎干,无需添加多余的调味品,就别有一番滋味。紫菜焖饭是由莆田传统月子饭改良而来的。以前在乡下,孩子满月时就要制作这种紫菜饭团,以示孩子健康成长。紫菜代表紫袍加身,寓意孩子长大之后加官进爵、紫袍加身。而且莆田的这种焖饭在外地也比较少,且只有在莆田才有吃这种焖饭的习惯。

泗粉

唐时兴化东甲海堤初成,挡住滔滔海涛,始有莆田南北洋刍形。滩涂地盐份多,一般农作物不易种活,惟有黄豆耐碱,兴化大地多有收获。莆仙先民对黄豆情有独钟,将其加工成各类美食,豆丸便是其中一种,江彩萍进宫后思家乡风味小吃,其兄便谴人往长安专做莆仙小吃豆丸进贡,皇上尝后赞不绝口。因而,在黄石江东东华一带豆丸也称贡丸。赐粉系皇宫小吃。类似黄土高原凉面,唐明皇尝莆仙豆丸后,感其味鲜柔嫩,便将其宫中小点泗粉赐予梅妃父母品尝,因莆仙盛产地瓜,淀粉甚多。各家必备。邑人将其制作泗粉原料给予改进,再佐以家乡海鲜,便成今日之泗粉式索粉,黄涵一带尤其是梅妃故里称泗粉为赐粉。意为皇上赐赏之意。

推荐:少年宫小巷子泗粉 地址:少年宫对面巷子的最深处

小店坐落在少年宫对面巷子的最深处,一间小屋,外头的屋檐下就算是露天厨房。泗粉进入口腔的时候,那种滑溜溜的感觉让人觉得十分的舒坦,而且即使加了好些的材料,它本身的香味也没有被掩盖。小肠、豆腐丸都会比较容易出油,但是整份泗粉吃下来,你一点也不会觉得油腻,反而十分的清爽。

莆田其它美味小吃

最好吃的豆丸:

——红柱子豆腐丸

最好吃的烤鳗:

——东源烤鳗

最好吃的白切肉:

——步行街阿胖卤肉店

——玉英卤肉店

——仙游田芩底的白蜜小吃

最好喝的奶茶:

——莆田学院宿舍区的果果屋

最好吃的刀削面:

——建设路川味小吃店

最好吃的瓦罐汤:

——涵江保尾前街
最好吃的枫亭糕:

——枫亭中学对面那家
最好吃的海蛎饼:

——仙游拱桥头

——兰友街角头弯

——盖尾供销社边上
最好吃的枫亭大肠羹:

——枫亭兰友生果市场对面
最好吃的狗肉:

——仙游大蜚山脚的狗肉店
最好吃的粉丝:

——仙游八二五
最好吃的包菜饭:

——学园路龙脊山对面
最好吃的天妃肉羹:

——建设路的第八日
最好吃的水煮活鱼:

——梅园路东方红、顶务巷
最好吃的水饺:

——高楼东北饺子店

——仙游嘉瑞餐厅

  1. 顶社路的煎果。

  2. 建设路的“龙桥扁食”。 

  3. 筱塘小学边的“担仔面”。 

  4. 南门有家“沙县小吃城”。 

  5. 天九湾和东门兜的“卤肉”。 

  6. 步行街和梅园中路有“阿胖鲁肉”也还行。 

  7. 学园中段《席殊书屋》斜对面有家叫“嘴香”的小吃店,很忙,晚点儿就吃不上包菜饭了。个人觉得里面的饺子还行。 

  8. 荔城路艺术馆斜对面有一家“麻记卤肉扁食”

  9. 爱丁堡对面有家麻记卤肉店东东好吃~有线面比家里做的好吃..卤肉..橄榄菜汤..泗粉可加西天尾扁食等等!!!

  10. 筱塘街市场附近有家凤凰大杂烩东东便宜又好吃哦!!推荐菜茶香虾便宜又好吃!!菜色频多....

  11. 顶社路有2家重庆小吃!推荐菜麻辣烫(老板娘私家菜哦)价格:15块一盆..嘿再来2碗干饭菜汤全省了!!红烧茄子.酸豆角炒肉末..等等!!

  12. (高楼附近)飞龙软件隔壁几家店..有家东北饺子店阿姨也是胖呼呼!和蔼可亲饺子有家的味道!!! 

  13. (江口)镇府路,有家老字号沙锅店!很好吃靠右边的!推荐菜:排骨沙锅比莆田或涵江的沙锅还好吃 

  14. (江口)在镇府路下车公路对面!有家小吃店!(名字忘了-.-)只晓得靠路边非常好吃!推荐菜鱼香茄子煲(可以说是全莆田最好吃的).. 

  15. (江口)在市场附近龙旋风网吧附近有家烧卖店!一极棒(热腾腾的烧卖.和特色包子和好吃的混沌)...非常好的早点and点心....烧卖比较有特色!不是米做的烧卖哦..

  16. 在莆田吃过的水饺,是仙游的嘉瑞餐厅,还有莆田的东北水饺的羊肉馅的不错(个人感觉)!海蛎饼还有盖尾供销社边上的那家不错!卤味有仙游田芩底的白蜜小吃(里面还有极品血燕,如果你带够钱的话,可以尝尝)。

仙游风味小吃

1.仙游蓼花和麻筒:仙游县生产蓼花与麻筒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清康熙年间,蓼花和麻筒就成为逢年过节、婚庆送礼的必备佳品。

2.坝下“馄饨”(俗称扁食):用料考究,以精猪肉切碎为馅,拌以虾仁、葱米、味精、五香、胡椒、精盐等。馅皮多用精粉打成,因而薄而透明。汤多用肉骨汤,且拌以蒜、油芝麻、葱等香味佐料,吃来香味扑鼻,别有风味。


3.盖尾“蚮饼”(即“海蛎饼”):原料是地瓜粉、豆腐渣,拌以葱、芫葵、五香、胡椒、味精等。油炸时先放人凹瓢,中夹心生蚮。炸熟后,酥脆香甜,沾着蒜泥酱醋,更是爽口宜人。

4.度尾“草粿”,又称“清明龟”:每当清明季节麦田里盛长一种花黄、叶黄且叶面有绒毛的黄花曲草,采回洗净、晒干、磨成粉,加上糯米粉,蒸成龟背形的草粿,香味浓郁,柔韧可口,是度尾、大济一带特有的曲粿。


5.龙泉“松糕”(即发糕):用纯白米磨成浆,让其发酵、再加糖、芝麻。蒸熟后,发糕松软,富有弹性,配花生汤吃发糕,是可口的早餐。


6.城内“赤饼”:用面粉拌成浆团,再在平锅烫成面皮,然后用几张面皮裹卷花生粉、芝麻、白糖等,就做成一个“赤饼”,皮韧馅甜,吃来香味满口。


7.二保“小唛”:馅为糯米,拌以糖、盐、花生、虾仁、香菇、笋服等,外包豆浆皮,蒸熟后,吃来又甜又咸,越嚼越有味道。


8.枫亭“蛏插”:用无浸水的鲜蛏为料,拌以纯地瓜粉,放在热汤中做成“蛏插”,以汤不糊为佳,加上醋、酒,吃来清甜可口。


9.游洋“白粿”:用冬米蒸成饭,再放进石臼中舂打,然后放在案板上压平,切成块状(过年时做成圆糕状),食用时可以炒成甜白粿、咸白粿、炸白粿等。游洋白粿质地细腻柔韧,是最佳的年糕。

10.岭头坪“锅边”:用米磨成浆,加上硼砂等原料,放在平锅(一般用铁皮盘)中蒸熟,越薄越好,食用时切成条状,可以制成汤锅边和炒锅边,质优价廉。


11.西门兜“焖蒸糕”:用面粉拌成浆,让其发酵,再用提壶浇在架上炭火的平锅上,焖熟时,加上糖、芝麻等,对折让其夹心。焖蒸糕质地柔软,有弹性,甜度适中,很受欢迎


12.度垅“芜糕”:把一些薄荷草(俗名溪芜菇)放在铺糯米粉的蒸笼底部,蒸煮后,薄荷味渗进米糕,香气袭人,是仙游独特的糕点。


13.鲤城“仙草”:用游洋、度尾等地出产的仙草,清水蒸之,加上曲粉,冷却后就凝冻成黑色的仙草,性清凉能败火,切成小豆腐大小,加些糖,再放些冷开水,是夏令解暑冷食。


14.灵陂“乒乓冻”:采用薛苈树上结的“鸭腰”果。掏出仔肉,用纱布裹住,然后用力在清水中搓洗,其汁溶于水,加上硼砂、明矾,经过四至五小时的凝冻后即成,性清凉能败火,是夏令消暑佳品。


15.枫亭糕:用纯糯米粉为料,拌上白砂糖粉未,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熟后,切成四方块,吃来香甜可口,适宜老人小孩食用,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

16.下徐“仁丹糕”:以糯米粉为原料,拌以白糖、精盐、酸汁,蒸熟后压平切成方形小粒,趁热撒上白砂糖让其附着,吃来甜、咸、酸味道齐全,适宜病人和老幼食用。


17.半路街“碟蒸粿”,俗称“塌头粿”:以糯米浆为原料,拌上糖油、硼砂,装在碟子里,放到竹笼里蒸熟。冷却后,碟粿为褚黄色,有透明感,吃时用竹签挑起,富有弹性,香甜可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美食,连莆田人都流口水
福建最魔幻、最好吃的城,99%的人都误会她了!
莆田二十三大名吃
莆田和仙游特色小吃攻略,你不可错过的味觉盛宴!
到了福建莆田不容错过的18道特色美食
没吃过这些,你好意思说自己是地道的莆田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