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苍南政协网

提案内容:

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但农村污水治理是难点重点,农村污水无序排放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也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完善现有的排水系统和相应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省县政府部门已加大力度,投入巨大资金,开展农村污水整治工程,利用民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经调研,农村污水治理具有点多、面广、量小等特点,存在着特有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

农村供排水设施建设和运营需要可靠的资金来源。农村污水处理终端不管工艺如何简单、操作管理如何方便,都需要动力消耗,需要运行、管理、维护的经费。以一个处理规模为200/日的污水处理站为例,采用常规工艺,建设资金100万元,日常运行费用以0.5/吨计,则运行费用为3.6万元/年,这是一笔长期开支。

二、设计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

(1)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排放率和污水收集率设计参数不合理,造成处理工程建成后收集的实际污水量小于设计规模。基础数据掌握不准确,设计人员不了解农村实际用水需求和污水排放特点,照搬城镇用水规范,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

(2)规划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旅游流动人口及农村养殖、乡镇企业排水等,造成设计处理规模偏小及设计进水水质的偏差,引起处理效果差,不达标现象严重。

三、工艺选择不合理

选择合适的工艺是污水处理设施成功运行的关键,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建设投资、出水水质、运行成本、管理维护要求差别很大。不同工艺吨水运行成本一般在0.2-2.0元。一些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情况、排放标准、中水回用、污泥处理、运行管理水平,使得工程完成后难以正常运转。

(1)排放标准要适当

参照地方标准确定污水排放标准。如果农村所在地区不是国家重点控制区域或环保热点地区,排放标准可根据当地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如在封闭及半封闭水体区域,可考虑脱氮除磷的要求,而在开放式水体区域,可适当降低氮、磷等有关标准,简化运行管理、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以求建成后产生实效。也不是出水水质越高越好,而是应与当地水环境保护要求及用水需求相结合,适用就好。

(2) 中水回用优先,量力而行

工艺选择并非越新越好;处理后出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果园浇灌等。如果选用膜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标准很高,普遍可达到冲厕所等优质中水回用标准,但运行费用高达6.0/吨。运行费用成为处理工程沉重负担,结果是建好却用不起。因此,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首先选择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3)考虑污泥处理

在传统污水处理工程造价中,污泥处理部分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15%左右。污泥的浓缩和脱水等环节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管理复杂,环境条件差,若操作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应优先选择产生污泥量少的工艺。由于农村污水量一般在1000m3/d以下,污泥处理应选择简单实用的方法。

(4)运行管理水平

水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的不是规模化、流水线生产的设备,是一个特殊的加工厂,需要一定的运行管理水平使其一年四季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不少地方存在重建设轻维护、轻运行管理的问题。不少农村污水处理站管护人员技术水平低,在应用膜生物处理工艺等较复杂的工艺时,存在困难,使得花了较大代价建设的设施白白闲置。由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就会产生费用,很多地方的设施就仅在检查时开启,平时任由污水排向自然水域。所以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必须管理简便,治理技术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应尽量简单粗放。

四、缺乏政策和标准支持

农村水污染治理问题缺乏科学可行的对应政策和标准,这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各个标准和政策。从具体的实践来看,现有的很多建设问题都遇到了依据不足的情况。有的污水处理站的电力增容问题得不到电力部门有效解决,这其中除涉及到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协调外,电力增容而产生的电网改造费用没有很好的出处。

五、环保意识淡薄,污水处理积极性低。

一些村民及村干部对污水处理认识还很肤浅,他们欢迎政府投资污水处理设施,但不愿意支付污水站运行管护费用;有的试点村存在着“等、靠、要”思想;有的试点村在工程建设中不积极配合,甚至收取场地费、临时设施费等。

为此建议:

为实现 “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的目标,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建设应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农业及经济发展水平,采用经济、简易、节能和有效的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污水的处理只靠单户农民很难实现,处理设施的建设费用主要有三个来源:政府投资、村镇自筹资金和市场化运作。基础设施投资方式要从单纯依靠财政性资金向多元投资、融资还贷、多方参与、合作方式转变,广泛运用多种渠道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筹集建设经费。推行农村污水治理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等),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农村污水治理。

二、适当确定处理规模

农村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畜禽养殖废水。生活污水量通常根据当地生活用水量来计算,对于城市一般可按生活用水量的80%-90%进行计算,对于小城镇可按60%-90%进行计算。生产废水量可按产品种类、生产工艺特点及用水量确定,也可按生产用水量的75%-90%进行计算。畜禽养殖废水可按养殖种类、规模、清扫方式等因素估算其粪便污水和冲洗废水等。

三、选择适宜的处理模式

处理模式主要有分散、集中及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应结合农村现状,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集中式处理模式适用于农村布局相对集中、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靠近城镇的村庄应优先考虑将污水收集后,直接排入城镇市政管网,将污水并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远离城镇、独立的村庄应采用分散模式,做到既节省投资,又便于管理。

四、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规范要求。

农村污水的水量、水质有以下共同特点:1)成分复杂,氮、磷浓度相对较高,可生化性强。(2)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污水流量小,面广分散。(3)间歇排放,有其日排放规律,日变化系数大。

优先采用生态处理工艺,规模小且闲置土地多的农村,其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优先采用生态处理工艺:污水管网→厌氧(或化粪池)→生态处理→排放水体,生态处理处理单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土壤渗滤、生物氧化塘、湿地处理以及它们的组合体。

每种工艺技术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性。选定污水处理工艺时应优先选择污泥产量少、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工艺。中水处理规模应根据用水定额及需求经计算后合理确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把污水处理与农村村落微环境生态修复、生态堤岸净化、农田灌溉和景观用水需求等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情况对上述工艺进行优化组合。

五、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循环水利用。

目前,我县尚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地方、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应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现有分散和集中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获取经济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设备和集成模式,提出农村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分类指导工程设计和建设。技术规范应包括不同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排水工程管理、运行、维护规范等。

六、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采取垃圾分类措施,监督管理好旅游休闲带来的环境污染。

加强环保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来进行农村居民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建立公共参与机制,使广大农村居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和问题严重性。引导村民认识到水的商品性、水处理服务的商业性,在国家为村民提供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村民逐渐支付力所能及的运行管护费用。同时还要引导村民改变以往不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污水排放。

七、采取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据村落的布局,科学选用污水处理工艺模式建立,长期污水治理运营管理机制。有关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及技术措施、政策措施,对各村设置专业的管护人员,并加大投资力度,保证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卫生工程网 - A/O工艺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赏析
吉林设计院:发力煤化工污水处理“零排放”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污水中的应用
【情报汇编】美国特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和运行维护案例分析:鹿岛污水处理厂和亥伯龙污水处理厂
【新视点】村镇污水处理与互联网接轨方案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