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削弱汉语之美

削弱汉语之美

  • 发布日期: 2012-06-18 00:00
  • 作者:刘巽达

新近通过网络民意调查显示,有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举凡书写格式、行文语气、语法逻辑、词语储备、语言美感等诸问题,均存在一大堆毛病。调查中有网友认为,这些毛病的发生,与外语热、网络热、影像热等冲击大有干系。但在我看来,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是“粗鄙化”作祟。

恕我首先把板子打在媒体的屁股上。媒体是汉语言的示范平台,其语言的优雅与否直接影响国人的表达。无论是平媒还是视媒,眼下的汉语表达堪忧,功能强大的汉语经常被简化成若干流行语,一句“给力”本来挺新鲜,但一夜之间变得功能无限,遍地开花,就索然无味了。再加上长期以来程式化“仪式语言”的大行其道,“新八股”到了人们见怪不怪的地步——庸常化使得包括以“语言”为业的编辑们都觉得习以为常。这就使得全民阅读质量下滑,进而影响到汉语表达的优雅。

深究下去,这一切源于生活的粗鄙化。在物欲至上的价值观猛烈冲击下,精神之美、细节之美被严重忽略;幸福与美感这样的体悟,湮没在滚滚红尘的喧嚣之中,人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粗鄙,以金钱衡量一切的潜标准获得极大认同,发现和保持“汉语之美”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和多余。

我是不赞同所谓“外语热冲击汉语美”之类判断的。汉语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和消化力,对外来词语的吸收,不会损害汉语的魅力。当年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ur”译成中文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他音译为“欧穆亚”,李青崖意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而林语堂译为“幽默”。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结果,最终是林语堂的译法普及开来,林后来也被称作“幽默大师”。请看,一个外来词,由那么多的汉语言大师推敲斟酌,最终由实践胜出,这样的“消化水平”何其卓越!今天我们还有这样的“胜景”么?

最好的“保护”就是全民崇尚优雅的语言,而媒体责无旁贷地须先“优雅”起来。有了良好的“保护环境”,一旦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得以提升,“国中到处谦谦君子”之曼妙图景就指日可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雅的汉语容不得粗鄙化
“幽默”与林语堂*
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的这几句话为人生指明方向,深有感触
幽默大师林语堂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