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是在生宣纸还是熟宣纸上画?


(感谢邀请,本文约1230字,阅读需时4分钟)

您所说的,应该是烙画。烙画一般在木头上创作较多,在宣纸上的也有,这个关键是控制温度的烙画笔,生宣、熟宣都可以。

事实上,生宣和熟宣的区别还是不小的,甚至连宣纸这个概念也需要厘清。

1、生宣和熟宣

按加工方法不同,宣纸一般例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熟宣。生宣的吸水能力强,墨水容易渗入,创作的时候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才能更好表现技法和内容,品类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是作画写字的绝佳上品,它柔韧性好,易于装裱和长期保存;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水涂过,质地较硬脆,吸水弱,墨色也不会洇开,最适宜用作工笔画,缺点是久放会导致漏矾、脆裂,品种有冷金、酒金、桃红虎皮、云母笺等,可进一步加工为花色纸。

2、宣纸的来历

2008年,宣纸采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规定宣纸是产自安徽省泾县(古宣州)地区,使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制作,不掺杂其他原料,并使用泾县山泉水,按古法工艺和传统配方制作,供书画、装裱、碑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纸。

“宣纸”二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唐朝。

唐代张彦远写中国画史学巨著《历代名画记》第一次提到了这个词汇。书中讲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当然,他所说的宣纸泛指宣州用纸,并不是今天的宣纸概念。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出现应在元代。造纸的曹家迁移到泾县小岭,研发用青檀皮作为制纸原料,这个时段在公元1289年至公元1430年这140年间,也就是说,元末明初是宣纸的始创阶段。在明代以前,一直没有出现过古纸张中含有青檀纤维的例证,在那之前艺术界所称的宣纸和我们今天所说并不是一回事。

明宣德年间,出现了由皇家监制的宣纸---陈清款宣纸,标志着宣纸制作达到顶峰。

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写到:“德陈清款,白楮皮厚,可揭三四张,声和而有穰。其桑皮者牙色,矾光者可书。今则棉推兴国、泾县。”记述了宣德陈清款纸张的过人之处”

画家们很喜欢用宣纸创作,画家张大千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纸的种类很多,唐宋以来,纸质大都坚挺,洁白,最能受墨,后来有麻纸,看来稍粗,但仍是很坚实,画写意画是最相宜的。到明朝才有宣纸,是宣州泾县所造,或谓是明宣宗发明的,所以又叫作宣德纸。它的原料是用檀皮做的,宜书宜画,传到近世,檀树皮也用尽了,大半用稻草代替,看来雪白洁净,用起来真不如意。所以我们喜欢用旧纸,并不是纸放旧了就好画,实在是因为古人做事,不肯偷工减料,他的本质自然就好。”

3、装裱与修复

宋代米芾提出,用优质纸张托画心和覆背,说明在宋代就出现了专门用于裱褙书画的纸张。而明清两代则多用宣纸装裱,以生宣中的净皮为主。

目前,我国博物馆系统多采用红星牌和汪六吉牌的宣纸修复古书画,师傅们普遍认为现在生产的宣纸硬度大、拉力弱、质量一般,因此买不到适宜的装裱修复用宣纸是今天书画修复界的一大难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分钟读懂宣纸
怎样识别宣纸的好坏
宣城文房四宝新赋
宣纸的制造工艺有明显提高:唐代就已出现|宣纸
宣纸收藏正当时:存纸收益高于存钱
年轻人,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宣纸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