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吟诵陕西终南山的诗词你知道多少?

终南山即秦岭在关中的一段,又可以特指位于长安正南的一段,唐人又泛称其为'南山',或称'太乙'。这是与长安联系最密切的山,因为长安人,只要不是阴晦天气,举头南望即可见此山。


祖咏《终南望余雪》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高大的终南山,林表积雪,在天气初晴后是那样清晰地出现在长安城中人眼里,恍然之间,似乎能感到它传过来的寒气了。其实终南山与长安城的距离尚有五六十里。


韩愈《南山诗》也写到平时望中的终南山:'尝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浑秀。岩峦虽律崪,软弱类含酎。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神灵日歌歔,云气争结构。秋霜喜刻砾,磔卓立癯瘦。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搂。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终南山一年四季的一切变化,几乎纤毫毕见地呈现在长安人视线之中。

前面述及长安四郊时说南郊在四郊中最具自然的、人文的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终南山就在南郊的南端。若逢节庆假日,长安城内人可以从容地游赏南郊风物,然后再进入南山游览。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开头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就是写他游山一日、日暮下山时所见。


唐诗中写终南山的诗极多,久在人口的名篇也不少: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自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孟郊《游终南山》

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

张乔《终南山》

王维的诗是从宏观和细部的结合上写终南山最有名的一首诗:'天乙近天都'写其高,'连山接海隅'写其远,'白云回望合'二句写登山感受,'分野中峰变'二句写极顶时望中所见。王维是山水诗圣手,《终南山》一首在王维所有山水诗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孟郊的诗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即他写了作为大自然之物的终南山对人的心灵、精神的陶冶和净化。一泓清泉,数株幽兰,都可以对人具有一种陶冶和净化的作用,然而毕竟范围甚窄、影响殊小,孰若终南山犹如一幅高大宽阔的山水林泉屏障,每日每时都呈现在长安百万人的面前!试看下面几首诗: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重峦俯渭水,碧障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李世民《望终南山》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王维《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容,每来高处望南山。

张元宗《望终南山》

上自帝王,下至一般土人,都承认终南山对个人精神的影响。所以唐时有许多士人居隐在终南山中,读书采药,以待时机。李白诗寄紫阁(终南山峰名)隐者,又有《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诗,说明李白也曾隐于终南;储光羲有《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及《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诗,说明储、阎二人曾隐居终南。这是终南山在人文精神方面与长安独有的关系。由此又有所谓'终南捷径'的说法。则是对终南山人文作用的一个太多利欲之心的扭曲了。

南山中另有许多有名的去处,如紫阁峰、仙游寺、五台山、太白山等。此赴仅列有关南五台山与太白山诗各一首: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径想旧台。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司空图《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李白《登太自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 《终南山》 赏析
王维传(第二、三章)
唯有出格的诗意不朽
大V的力量:大唐诗人的艰难求名路
“暮从碧山下”的孤独的李白
王维与终南山隐士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