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十大丑书家,他们真的是丑书吗?

丑书出现不过几年,对它的讨论已经可以用甚嚣尘上来形容了。还有人追溯往事,把古代的书法家也纳入丑书之列。令人讶异!

丑书论的政治误区——古代十大丑书家

第一、丑书的祖宗颜真卿

谁说他丑陋呢?是米芾说他丑陋,米芾在《宝晋英光集》讲,颜柳挑踢,乃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自从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以后,古法就丧失了。所以我们今天看看,颜真卿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被米芾批评为丑书呢,丑怪恶札之祖呢?那我们要看一看唐代的书法史。

唐代的书法,因为唐太宗他是主张王羲之的,王献之他认为要差些,王献之在世的时候,王献之的书名在王羲之之上,为什么呢,他写的好,而且官也比他父亲做的大,到了梁武帝以后,唐太宗以后,就认为王羲之是正宗,从此把王羲之的楷书作为我们中国书法最经典的标准。而唐代几大书法家,就是王羲之的基本的翻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他们都是王羲之在唐代的一种复制,当然也有创造。

在初唐时代,认为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是二王的正宗,后来康有为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欧阳询是百派之祖。基本上初唐的书法就是三大家,还有薛稷,四大家。颜真卿中唐出来以后,是真正唐楷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打破了的楷书的规范,和王羲之建立了行书的规范,颜真卿的楷书为什么后来成为我们中国历代的印刷体,这种楷书是最代表唐代的强盛的审美标准,他具有开创性、严谨的,公众喜欢的。从颜真卿以后,特别是宋代以后,颜真卿就就成为唐代的王羲之,但是颜真卿出现的时候,包括柳公权出现的时候,和初唐的那几大拉开距离了,是一个革新者、一个创造者,一个集大成者。但是如果在二王的观念,颜真卿楷书就是丑的,因为他不像《宣示表》、《乐毅论》这种比较秀美的楷书,他的行书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祭侄稿》、《争座位帖》,他不是按照王羲之的行书的笔画写的。他把每一个点划的笔划尽量的精简,或者是用一种很强烈的笔画去代替王羲之的比较秀美的经典的笔划。所以我们为什么把颜真卿的《祭侄稿》作为天下第二行书,他就是新时代一个发展里程碑。米芾的《蜀素帖》和《苕溪诗》这样的笔法就和颜真卿的《祭侄稿》的笔法完全不一样,因为他就是复制王羲之的。所以宋代的评价是把苏排第一,黄排在第二,米排在第三。这就是因为二王需要发展,这个发展到了颜真卿,颜真卿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改革者,在一个认为他是丑书,是丑怪恶札之宗,为什么,他敢于和前面的经典不再相同,出现了新的规范。今天我们已经把颜真卿当做一个近于管阁体的书法了,但是当年他就被称之为丑书。新的视觉形式出现以后,他对人们的审美冲击力,也和王羲之的、和虞世南的字,完全不一样。

第二,怪丑恶札柳公权

因为他接近颜真卿,颜、柳并列。颜柳书法是唐楷最标准的时代的代表人物。

第三:石压蛤蟆苏东坡

第三个丑书就是苏东坡,《独醒杂志》宋代的随笔,他讲了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黄庭坚。黄山谷并不是这样骂苏东坡的,他是用社会上的舆论,他们两个调侃,东坡说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是别人批评黄庭坚的。黄庭坚又回敬了苏东坡,他说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苏黄在当年也是丑书的代表。

他是治平二年的进士,他写的小楷, 我编《中国书法全卷-苏轼卷》中有收录,他的小楷可以和王羲之王献之乱真,这就是苏东坡对王羲之的最初的学习,但苏东坡的书法发生变化是在黄州,他在元丰二年被贬到黄州以后,他的文章,诗和书法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所以在这个地方他写了前后《赤壁赋》,写了《赤壁怀古》,然后书法写了《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贴》就是苏东坡自己成熟的蜕变,我刚才为什么讲他写王羲之呢?他写王羲之的那种楷书,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像米芾这样写王羲之的行书,他也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他觉得他不能模仿,他要创造一个时代新的书法。他就像颜真卿一样,要成为新时代的王羲之,所以他就把字写的扁扁的。

唐代讲法,宋代讲意,唐诗到宋诗也是这样比较的,唐诗和宋诗的最大区别,就是宋诗讲理。宋代书法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以苏东坡到引导的,书法不像唐代的人讲法则,三十六法、七十二法,所有论书法的首先讲规则,所有谈论书法审美的时候,关于唐代的书法都有他们的共同的审美原则。宋代有一个重大思想的变化,就是禅宗和佛教思想结合,佛教思想也讲个人的修悟。这时候我们的文艺不是讲的普遍的法则,而是讲文艺怎么样和作者这个人统一起来,不是一个统一的的有一个楷书的各种点画的标准,而是要体现个人的风格与审美的标准。如果按照王羲之的原则讲,那苏东坡就是字写的太扁了。甚至说他右手用毛笔,字老是右边局促。而黄庭坚的草书线条无限的放长,点划加长,提高他的张力。所以一个人被批评为石压蛤蟆,另外一个人被批评为树梢挂蛇。有的人说死蛇挂树,这个也很难听。

第四:死蛇挂树黄庭坚

这两个是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导者,书法要追求人的个性,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以他是不是达到人的表现为书法的审美标准。苏东坡说,我说意造本无法,信手拈来烦推求。我的书法不是按照你的欧阳询三十六法、七十二法来判定我的书法的。他说璧美何妨椭,我们可以变形把浑圆的秀美的圆玉,变成椭形的,质地好就可了。所以唐代书法到宋代书法最大的变化。

刚才讲了东晋到唐代,唐代到宋代最大的变化,就是书法强调个性了,个性化的原则是书法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审美理想和这个时代的代表者,就是这两个丑书人物所代表的,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黄庭坚。你说树梢挂蛇,他的那个线条确实是比较长。但是这就是我们每一代伟大的书法家出现的时候,他被别人批评的。

第五:名不出越中的徐渭

第五大丑书是徐渭。徐渭的书法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一般的书法史谈到明代书法的时候,都称吴门书法是明代书法的代表。王世贞是苏州人,他说天下书法归吾吴。如果要谈论明代的书法,就是谈我们苏州的,苏州以外无书法。

那么我们的书法史也写了明代书法的高峰,是吴门四家,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最高的高峰不是苏州人,首先第一个是浙江人绍兴的徐渭。徐渭当时他是边缘人物,他是名不出越中。除了绍兴那个地方知道徐渭以外,外面没有人承认徐渭是一个了不起的书家。他是怎么出现的呢?文征明为代表,他是主张唐法。元代是赵孟頫,到了明代继承了这个依序,但是有所进步,他们进步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学习不仅是学习原代的赵孟頫,而学习唐代。所以苏州的吴门四家,他们都以唐代书家为他们的准则。而徐渭呢,他是是主张北宋的,徐渭写了很多手卷,他就写苏东坡,写米芾,写黄庭坚。徐渭的作品都是写宋人的。

我们中国的学术有两大之分,一个是宋学,一个是汉学。按学术来,唐的书法接近于汉学,非常细腻的要求一些法则,而宋学就讲究独立的见解。在学术上说,汉学是我注六经,诗书礼乐我是注解它,以它为根本。而宋学是六经注我,六经是为我的学术做注解的。宋人的独立的意志,他的表现,包括他的意志的表现,他是受到徐渭的这样的书法家的尊重,而不是像文征明尊重唐人的。所以这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渭第一次从绍兴出来跑到苏州去的,他想去见见祝允明这样的人物,有一次到了门口就退下,也没敢走进去,因为他没有名气,就从苏州回来了,他认为那是当时书法的重镇,但是他没有走进那个门,他走了自己的路,成为一代大家。

所以我说徐渭破坏了中国书法的笔法,他为什么破坏了呢,徐渭的时代出现了两个重要的事情,人物产生是和时代有关系的。第一个苏州出现了挂轴书法,苏州以前的房子是修的很矮的,皇帝有规定,老百姓的房子只能是几尺几寸,穿的衣服一定是布衣,不能穿绸缎衣服。到了明代中晚期,王法废弃了一些,苏州的资源也发达,苏州的有钱人修高堂大屋,原来的矮房子,后面是屏风,房子修高了以后,屏风升为通屏,就像一个独立的墙一样,这时候兴起了挂轴书法。这是在五百年以前在苏州地区才第一次出现。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家不屑一顾,认为文人写的字怎么能挂到墙上去呢,所以文征明的孙子都说,现在很流行,我觉得写这个字我都感到非常羞耻,文人的字怎么能挂到墙上去呢,今天就不一样了,写写招牌影响大。所以徐渭在那个时代,第一个出现了挂轴书法,所以祝允明他们写的最大条幅不到四尺,这时候出现高堂大字以后,安徽出现了宣纸,宣纸是青檀皮做的,宣纸的纤维能达到十一公分这么长,以前用桑皮做的纸,纤维短,纸做的很小,所以《怀素自叙》是三十多条纸接起来的,所以都是小纸。到这个时候,元代稍微大一些,到了明代,出现了安徽泾县的,可以用青檀皮做的纸,纸就可以很大,因为纤维长。纤维中间很稀松,空间容量大,下笔能够见浓淡出来。前两天人家给我了一厚沓的写信札的纸,我说这个信札纸不和古法,你这是宣纸做的,古人做信札不用宣纸,而澄心堂纸是楮皮纸和桑皮纸,纤维短,纸也薄。现在日本做的手工签,我说写小字就要用这种纸,因为宣纸写不了小楷。他说原来这个纸有古今之分。我这里有很多的日本的手工签纸,我提供给你,你们可以仿造。日本完全是宋元以后古法继承下来的,他们保持这个非常认真的,基本上这个技术不变。中国的宣纸没法写蝇头小楷,为什么,纸张不一样。

明代出现了大的条幅、厚的宣纸,笔墨就能见浓淡了,如果没有这种青檀皮宣纸,中国的历史上就不会出现石涛八大。因为前面的那时候的画,我看了很多的宋画,他们的浓淡是慢慢的皴擦出来的,不像石涛八大一笔见浓淡,这是材料决定的。所以这时候出现了徐渭,写了大的条幅,他的所有的笔划,要用大羊毫来写,笔法完全变化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徐渭的画笔,如果我们要拿

《兰亭序》原则来比他的点划的原则的话,他就一无是处,没有一笔是对的,当然可能被认为是丑书。中国十大丑书排名第五。

第六:宁丑勿媚傅山

排名第六的是傅山,傅山说我就是要丑,他是自觉的丑书论者,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无安排。他的观点和王铎是一致的,他前面还有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他为什么写的宁丑勿媚呢?我们不要找那种光是秀丽的,规范的,把王羲之的字写成颜真卿那样的字,如果说丑书,他也算丑书,我们要拿王羲之来比,颜真卿就不丑了,徐渭傅山的字才丑,因为他远离了颜真卿点划的原则。

第七:魔道金农

第七个丑书,就是金冬心,这是杨守敬说的,清代有两个魔道,一个是金冬心,一个是郑板桥,这两个是清代书法的开拓者,杨守敬说若郑板桥之行楷,金寿门之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以师法后学,则魔道也。他是妖魔鬼怪,当然是丑书了。清代书法也是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清代初期,康熙皇帝喜欢董其昌,乾隆皇帝喜欢赵孟頫,所以以张赵为首的清代前期书法,最后走入馆阁体。如果这样下去,书法当然没落了。然后清代出现了道光时期的翁刘成铁之前,扬州书坛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就是金冬心和郑板桥,他们率先发起了书法变革。

金冬心是把他的隶书运用到行书中间去了,然后他叫漆书,这也不是他自己说了,清代晚期的说他像漆书,就像用竹片蘸着漆在简牍上写字。当然金冬心那个时代,他没有看到汉简,没有看到汉代人的墨书,不知道汉代人是怎么写字的。因为那之前,我们只看到的了汉代的《曹全碑》《礼器碑》这样的铭石书,汉代的印刷体的隶书。金冬心是发挥了超强的艺术想象力,来想象汉代人写隶书是什么味道,当然他也受到《天发神谶碑》的影响,他的那种漆书,新的一种隶书。这种隶书和郑郑簠为首的隶书,学唐人的隶书完全不一样,把隶书运用在楷书,运用在行书,甚至是在草书上。所以金冬心的字现在在拍卖行很受追捧,很贵,就是他是在一个变革时代的丑书。金冬心的漆书,这个漆书不是金冬心说的,他自己晚年他叫渴笔八分,金冬心他不是苏州人,他是杭州人,但是晚年他在苏州住了十年,住在一个破庙里面,那个庙很破,和尚都走了,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吃的,破庙旁边的房子里面,前不久我专门看了一下金冬心在破庙旁边的房子,确实是又潮湿又冷,他住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他晚年写的就是渴笔八分,这就是金冬心。

第八:魔怔郑板桥

郑板桥的魔道在在什么地方呢,他叫做六分半书。到底是几分隶书、几分篆书、几分行书,不分得很清楚,但是基本上,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几种书体揉为一种。如果说金冬心的书法主要是得利于篆书的话,那么郑板桥的字,得利于篆书揉入行楷书中间。金冬心的书法以侧锋为主,而郑板桥的以中锋为主。郑板桥认为他这个是从古隶得来的,就是在篆书发生变化的初级阶段,篆书演化标准,小篆演化到东汉末年的八分书,经过五百年的时间。郑板桥说了,我是得利于古隶,就是他凭他的想象力,篆书刚刚开始变化的字,他也没有看到古隶,金冬心没有看到,郑板桥也没有看到过,他们超强的艺术想象力,想象篆书在刚刚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个书写状态是什么样,所以发明了他的六分半书。你看他的字里面很多画笔是按照小篆的画笔写的,有篆有隶,他认为他是古隶。但是实际上和金冬心比较起来,金冬心的隶书的侧锋更多,而郑板桥的中锋的篆书更多一点,所以他把自己称为古隶,古代的第八大丑书,郑板桥。

郑板桥、金冬心在扬州书坛刮起了改革的狂潮,所以扬州八怪其实不只扬州八怪,他们这个派,写隶书的这种派黄惇先生成为乾碑派,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道光以后,碑书成为主流,他们是在乾嘉时代,金冬心的年龄更大一点,乾嘉时代所有写篆隶的,可以归为乾碑派。他们学习不是根据不是根据《淳化阁帖》中的二王的法则学习的,他们直接从汉魏碑刻学习,离开了晋唐的基本法则。如果按照欧阳询三十六法的话,郑板桥一法也没有,金冬心更谈不上。这就是一代改革者对技法的,对新的世界形势的追求,一定要有新生的面貌。这个新生的面貌出来的时候,被称为魔道。因为他和前面的经典不一样。

第九:孩儿体谢无量

到现在,有两个重要的,是我们公认的丑书,一个是谢无量的孩儿体,他就像小一样,不会写字,写出的是这样的。谢无量的字也是在三十年以前很受争议的,我曾经讲过这个故事,第一次全国展在沈阳举办的时候,我们四川书协也带了一些作品,也有当代的书家,也有已故书家的,其中包括谢无量的作品。

拿去评审的时候,谢无量就落选了,这个字不够参展的资格。但事实上又不服气,每个省挂的时候,又把谢无量挂出来,然后评委看见了,让取下来,你这个是淘汰的。就是谢无量参加全国第一届全国展的时候,就没有资格,他的字写的丑,他既不像欧阳询,也不像颜真卿,谁都不像,这个字怎么够参加全国展的水平呢。今天谢无量是公认的大书家。我去北京,第一个职务就是负责《

中国书法》杂志的工作,我就选了两个丑书,选了一个王铎,近代选了谢无量,这两个人都受到了争议。

我还在编稿子的时候,一封告状信就去到统战部,说我用王铎是汉奸,怎么中国书法要做专题介绍呢。另外一个是谢无量的。那是书法吗,怎么上专题呢。我就找统战部、找中宣部,关于谢无量我找了启功,我说启先生,我这次编了谢无量的书法,你觉得怎么样?他是我们中央文史馆的馆长,他说谢无量很好。他这句话一锤定音,回来我说启功说可以。当时书协的干部就反对,要取下来,认为这是丑书。而且跑到印刷厂去,不让开印,王铎要撤下,谢无量要撤下。就是三十年以前当时的环境,这就是他们怎么看谢无量。这一代大书家被人误读,被普通的水平的误读,这个误读还来自我们中国书协的重要干部的误读,看不起,认为这是丑书,不够全国展,也不够上杂志的资格。

第十:丑书代表徐生翁

还有一个和谢无量差不多的,去世时间也差不多,1964年去世的,和谢无量的时间差不多,徐生翁,也是丑书的代表,这个丑书是姜寿田说的,在“丑书”的现代实践方面,徐生翁无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开拓者。姜寿田是在积极的意义上来评价丑书的。

我刚才讲的这十大丑书人物,在中国书法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间起了重大的书法推动作用,从颜真卿、柳公权到苏东坡、黄山谷,一直到徐渭、傅山、金冬心、郑板桥,一直到谢无量、徐生翁,这在历史上,被评议为丑书的人物。刚才说历史上虽说是丑书,今天都摆在这里,我看他也不比今天的漂亮到哪里去。我认为一部丑书从某种角度描述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发展的进程,怎么样评价丑书,就是审美观念在递进的时候,出现的不同的争议。怎么样评价,怎么样看待这个发展,如果说像苏东坡这样石压蛤蟆,黄庭坚的树梢挂蛇,如果都停止写的话,就没有书法存在了。当然也没有像徐渭、傅山这样的人物存在了。

这就是古代十大丑书,而且每个丑书的重要评论家评定的历史过程。

——第一篇文章完——

十大“丑书”书法家PK中国书协官员

1.王镛

当代十大丑书人物,第一个排的就是王镛,而且这个作品就是批判的作品。我就拿这个作品比较,到底谁是丑书,谁是俗书,大家可以看的很清楚了。到底是王镛该做中国书协主席还是这个人该做主席?谁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代表人物?我不提他名字,大家看这个字,谁是丑书?我作为一个有三十年艺术史研究经验的学者,我负责任地说,王镛先生是我们当代少数几位能进入艺术历史谱系的书法家之一。

看右边这件作品,唐法宋意,一点经典作品的来源痕迹都找不到,基本上是抄大字报的水平。不管作者有多光鲜的名头,当了什么主席都没用,一百年以后来再来看这件作品绝对是文化的垃圾!与王镛先生作品比较,其艺术水平相差的级别不是一级、两级的问题,却断言即将“终结”王镛先生等为代表的艺术革新派的历史,何其可笑乃尔!

这第二个比较图,可以更充分地看到王镛篆书从现代考古学资料中多方取裁的文化厚度!这是王镛先生近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而右边这样的篆书,点线写得光滑规矩,结构拘谨、章法排列死板无变化,特别是用笔头重脚轻的习气尽显,基本上是《说文解字》的字头面目,毫无艺术风格可言。

错字我就不说它了,我来不及去以六书的考证。从这个可以看出来,当代书法评价差异如此之大。我们三万个中国书协会员,派出几百个书协会员代表即将投票出选的第一号人物当代书法艺术审美评价的误差之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种现象引人瞠目结舌。

二、沃兴华

被排列的第二号丑书人物,就是沃兴华,复旦大学教授。他在七十年代就当了上海《书法》杂志的编辑,1986年即获二届中青展优秀作品奖,现在是博士生导师。他写的楷书、行书非常精致,他的作品风格在中晚年发生巨大的变革。

这种字,你说现在这种字,能够入选国展吗?谁雅、谁俗?谁是丑书,大家可以一目了然。新时期书法三十年发展,到今天要由这样低水平的人来引领我们时代的?兵是匪夷所思。

再看看这个沃兴华的楷书和右边这位准秘书长的小篆正书比一比:左首一个是北魏墓志的楷书,方笔点画笔笔到位,结体精致散逸,兼得汉魏风骨。而右边这件作品,点画光滑脆弱不入纸,落款中央于视觉关系有碍,可以说毫无美感可言。

三、刘彦湖

第三大丑书刘彦湖。被批判的刘彦湖这件行楷书,其结体有颜真卿的方正宏阔,用笔有褚遂良的瘦硬和隶意,具有极高的风格辨识度。右边这个人也是坊间流传的副主席人选,北京地区书坛重要的人物,北京书法的掌门人,老干新体书法,长划捺笔如兰叶当风而乏筋力。

第二幅,刘彦湖的小篆非常具有创意,他是在汉代柩铭文字和唐代碑刻的碑头和墓志志盖的篆书演化而来,圆劲方正,笔力有筋,颇有篆中颜鲁公气概。右边这位主席级人物的小篆与之相比较,其艺术功力相差何止千里?右边这个字俗就俗在撩首弄腮小处卖弄充盈一股脂粉气。

四、于明诠

第四大丑书人物就是山东于明诠,于明诠这件作品是一件难得的佳作,他的榜书以颜真鲫为体格故称宏阔,又以章草为旨趣故称朴拙,可谓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朴中有巧,巧中有朴,长久品味,妙趣无穷!而右边这副五言联,无姿无力,无味无趣,点画无形,结构无方,你说你是“白纸对青天”,我就说你是胸无点墨的白开水!

于明诠书法这种奇逸的变形,用笔用墨的变化,也是我们当代书法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当然如果短期内马上卖钱还是可以,据说这一年多来炒作主席话头已经卖了不少钱了,这是商业谋略,与艺术的优劣品价无关。

于明诠的这第二件作品《益寿斋》写得真好,朴也朴到绝处,巧也巧到绝处!下面这个人物也是流传造势名单里出现的,财茂人和,那财和茂肯定要打架,他意思是这个意思?钱多大家就和平了,钱少肯定打架,这种格言什么意思?从遣字造句也见雅俗高下!

五、曾翔

曾翔是十大丑书人物第五位,编排作品不完整,我把他写的“吾以观复”下载比较。曾翔是北京市书协理事,在边和他比较的作品作者是北京市书协的掌门人,到底谁是丑书?大家看这个字可以看出来,曾翔的字从汉魏变体中讨生活,很有趣味,结字简繁得当,用笔苍劲老辣。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下面这个字,不知真假,可以说在座没有人写的比这个差的。

曾翔他最近的带有行为性的榜书书法创作现象引起了很大争议,但这种边叫边写的创作状态并不是古代没有的,《怀素自叙》里就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记录。

六、王冬龄

王冬龄比我还大一岁,今年实际年龄是70岁。他是要批评第第六大丑书人物,那么我来比较右边这一个作品。

去年,我乘高铁在杭州东站下车,即见他的一件巨幅大草悬挂在候车大厅,给我一个强烈震撼,张狂的气势和完美的点画相结合,实在是一件巨作,我驻脚谛观多时方才移步而去。右边这个字?王冬龄也是一个现代书法的开拓者,不是他每个作品都是对的,也不是他每个方式都是对的,他无疑是这个时代的记忆。

我们再看王冬龄的传统的草书来比较,我要问这丑书丑在什么地方呢?包括他的人体书法,就是一个不断开拓前进的艺术家。也许是有缺点的艺术家,就像邵岩一样,也可能找到他的缺点,但无疑他是这个艺术时代值得记忆的人物之一。

右边这个曾经是我同事,也是自己认为他应该当主席人物,作为副主席人物,党组书记,这是中国书协代表人物,现在还是顾问,中央国家机关分会的会长,去年某期《中国书法》还以“大家”栏目做了专题介绍。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一个如精金美玉,一个似残花败絮!当然一件作品坏到连历史都能记录下来的话也不容易!我敢断言他学习的样本,最多就是庞中华这样的硬笔书法书法家,因为他写字就是用的钢笔字套路,你说什么唐宋元明清,他一样也弄不清!而王冬龄相反这个是要批判的要终结的人物,你说天理何在?

七、白砥

第七大丑书家是白砥。我想进这个名单没有进去,我觉得很失落,哈哈!右边这也是我们即将上任的秘书长的字,到底这个白砥的字,有名堂,还是右边这个有艺术?,这样的字要终结白砥这样的人物的创造历史,难道我们时代就仅仅留下右边这样丑陋的字了吗?

我们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像右边这样的人物即将作为领导者,当我们整个书法家协会几万人的大管家呢?而左边这样的人却要被批判!我觉得这个时代的误区真不小啊!

我们再看第二幅,上面这个是白砥,“歌舞”这两个字多么奇妙,有些时候可以和邵岩的现代书的视觉冲击力比美!而下面这个是我们东北一个省的书坛的掌门人主席,也是副主席的名单之一,这样要成为我们中国书协的代表人物,这也真是,你们看的话,就觉得人家那个省的主席,肯定比浙江的普通会员写的好,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山东收藏界专家很多,一般收藏家都懂这个,所以我看现在经常发出会心的微笑,可以美丑立辨,风格的丑和艺术的美,是一个不同的问题,所以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谁好、谁坏了。

八、石开

第八大丑书人物石开,其实石开可以把王镛的位置代替了,成为第一丑书人物也可以。右边这个是我的领导,书记,他其实跟我关系不错,但是他就是中国书协掌门十年的人物,这样的人物都是中国书协头面人物,中宣部干部局觉得这个是中国最优秀的书法家、大管家、党组书记,说明他的作品价钱要比石开贵几倍了是吧。

石开是一个著名篆刻家,书法家,你看他的字,他写的很慢,但是他的结构的塑造独具匠心,用墨的浓淡让你觉得奇奇怪怪,不可望其端倪,给人趣味无穷的感觉,当然他跟颜真卿、王羲之不像,他就是一个石开,代表他这个人物的特别有个性的,有菱角的人物特点。如果石开也是作为丑书人物要把它终结他的历史的话,那么我觉得像右边这样的作品留传下去,艺术史就再也不会有受世人尊敬膜拜的中国书法了。

石开的篆书和我们现在即将成为第一号人物的篆书一比,相差也是千万里嘛。石开这个篆书,他着力于秦诏版和篆刻的中锋用笔的奇妙,不分行,不分字,有一种雕塑的印的感觉,成为一个强烈的,具有最高辨识度这么一个风格的篆书。像和右边这样相比,雅俗立辨是吧。你不比的话,你觉得这个时代审美标准差异这么大呢?是不是?到底谁说了算书法?这个第一号人物和石开这样的中坚人物相比,我真的觉得滑稽的不得了。

如果哪天我有机会见到中宣部或中国文联干部局的领导,我一定要请教一下,你们点的书协领袖人选,到底怎么点的?根据是什么?作为有基本传统文化修养的公务员,你怎么可以如此黑白颠倒好孬不分呢?传统不是死东西,它是一种文化基因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骨子里。如果懂书法,就要凭心而论;如果不懂,赶快学习!中国和平崛起,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提升,而不要当拖后腿的!

九、程风子

程风子也是十大丑书人物,我觉得程风子挤进去十大人物,很不容易挤进去的,我都没挤进去,邵岩也没挤进去,程风子挤进去了。哈!

程风子是有些东西写的有点过分,但是这一件他们批判这个对联,我认为写的极好,多么奇妙的结构和章法的对比?右边这个要成为副主席人物,也是我的好朋友,是河南书协掌门人,他对我很好,当年我到河南去,衣食住行关照的很好,但是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但是我们谈艺术,对事不对人。我这个睽违十几年的老朋友书法进步太慢,这个意见是我们见面都可以提出来的。

但是我们书法市场上如果出现这种变异,老板要把左边这个作品弃如敝屣,而把右边这个当成宝贝收藏了,那我觉得你亏大了。我今天为什么要在这儿讲?淄博是山东的市场焦点之一,我的应该多作艺术普及工作,让千万不要听信什么十大丑书排行榜,要冷静地分辨。怎么辩明?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就比出来了。

这是程风子的“梦里乾坤”和下面一位仁兄的“鸿运当头”,你说这个俗不俗嘛。这样的人物当中国书协副主席了,我说中国书法家协会应该换个名,中国书法爱好者协会!淄博市场上都没有差的审美水平,是不是?我们淄博地区好多领导同志是我的好书友、好朋友,他们这批人字肯定比下面这个写得好了,普通的干部写的字,更不要说在座的高青县徐沛栋书记了是吧。

下面这样的字,进入爱好者协会都不容易的,但是我们中国书协头面人物的候选人,还是一个省的掌门人。关键是,大家和平相处也可以的,但是为什么这个写这种俗书的人要把写这些丑书的人的创作历史终结了呢?是不是?这个时代可笑嘛,大家起码可以和平共处,各写各的不就完了吗?

十、何应辉

这是十大丑书人物第十位,何应辉也很惭愧,排十个,他排第十位,你排到第三、二位还可以,把何应辉排到第十位。何应辉的行书得益于隶书的味道,恣肆烂熳,朴茂野逸,是当代一位继承创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我为什么选这件作品,这是批判者选的,列入十大丑书人物代表作品来比较。何应辉要是收研究生,右边这位肯定考都考不上的,一般他在四川诗书画院收的学生水平应该比右边这位高的多了,但是这位尚不够学生资格的人可能是中国书协的大管家,而这位导师级们人物却要被终结,何其荒诞乃尔!

前几天,一个山东的小伙子大学毕业没有几年,在北京搞了一个民国收藏文物展,90%是他自己收藏的作品,非常精彩,里面有一些康有为、马一浮、谢无量、弘一、胡适一大批人物,他非常有眼力。我在那个地方做了一个总结性的讲话,我谈了三点意见,其中一点我们当代的收藏家在引导当代书法审美观念。可以说我们书法市场上一般的收藏家的书法审美水平都高于中国文联的领导者水平,高过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干部的水平。今天我们书法市场收藏家用真金白银引导着我们当代书法审美价值观。于泳先生是个房地产老板,他为什么看中邵岩呢?十大丑书人物,于泳先生说把邵岩整进去,把何应辉拿下来,就对了嘛,是不是,名气更大了,就是他有眼力。为什么我们要收藏这样的书法作品呢?这个就是时代的记忆。说句很俗的话,过很多年以后,他的增值是很多倍的,而那些主席副主席的那些东西,到时候你送人都没有人要,我们的书法家一定要对这些收藏家们,这些画廊的老板表示敬意,他们用他们的真金白银在做我们的书法和书法家的良性选择。刚才我说的十大丑书人物,右边这些人物,我看没有几个画廊的老板会给他们办展览,除了少数以外。我在谈的这个话,大家觉得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正成:中国古代十大丑书经典
中国书协苏主席的楷书,怎么样?
周剑初:书家当习“五体”
杜思吾:学书感悟
名师点评学生习作,临石鼓文字法结构需严谨
庚子书法札记之三:面试记·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