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热潜伏,久治不愈,周身疼痛,试试当归拈痛汤,专治湿热肿痛
湿热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用上红豆薏米也可清湿热,可为什么红豆薏米又不能通治湿热?
湿热侵袭人体,也要分情况,比如这个来自金元名医张元素《医学启源》的名方:当归拈痛汤,针对的就是进入血中的湿热。
湿热入血,藏血的肝当然很受伤,而肝主筋,所以筋骨关节不利是此症的明显表现。
湿热入血,还有一个特点,伤正气,正气一伤,风邪也会乘机入侵,引发人体第一站肺的抵抗,且脾喜燥不喜湿,由此伤肺伤脾,而脾主肌,肺主皮毛,导致皮肤病。
湿热还会下行伤脚漆,引起脚漆生疮,痛风等。
所以清热利湿之当归拈痛汤,既能治关节病症,又能治皮肤病,还能治一些正气所伤之免疫性疾病。是扶助正气,托邪外出,利湿清热,疏风止痛名方,以舌苔腻为辨证。
当归拈痛汤组成羌活、甘草、茵陈(酒炒)各15g,防风、苍术、当归、知母(酒洗)、猪苓、泽泻各9g,升麻、白术、黄芩(炒)各3g,葛根、人参、苦参(酒浸)各6g
本方重用羌活、茵陈为君药。
羌活辛苦温燥,善祛风,又善除肌肉关节皮间之湿,舒缓肢节疼痛、肩背酸痛,项强筋急等。是止痛名家。
茵陈清热利湿,善去肝胆火。湿热入血,清肝胆火可不是第一要务嘛,所以茵陈之用,可谓绝妙。它同时还能去脾胃热,通关节。
二味共同清肝利胆益脾,并祛湿疏风,清热止痛。
其余多味,分别从除湿、疏风、清热等方面助力。
猪苓泽泻清内外之湿,补虚损。猪苓,不仅除体内之湿,还能除皮肤之湿。泽泻能宣通内脏之湿,同时能够清膀胱的热,也可泻肾的虚火。由此养五脏,补虚损。
二味共同利水泄浊,助舵主将身体打造得干燥舒爽。
黄芩苦参清热燥湿,利肌肤。黄芩能破堵塞的气机,消热毒,治肠胃,肺气不利。同时还能燥湿,将湿热从皮肤散发出去,从二便导出去。苦参是有名的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药。内外在之湿全逃不过其搜捕,无论便血,黄疸尿闭,阴肿阴痒,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均可派苦参上阵。
防风升麻葛根透发邪热,解表疏风。
升麻、葛根均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清热解毒,葛根同时还能祛风除湿,解肌发汗。二味合用,可透发郁于体内的邪热,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等皮肤病症。防风站立成一道屏风,内外之风均防范,助升麻葛根解表除湿,清热疏风。
白术、苍术燥湿健脾,运化水湿邪气。
苍术燥烈,更长于燥湿,能将湿气从皮肤蒸发出去。白术相对湿和,更长于健脾,善于将湿气从二便利出去。所以对于既有脾虚,湿邪又比较重时,两者合用,发汗和利尿双管齐下,增强健脾去湿的功效。
以上,升麻葛根以辛甘凉升脾胃之清阳,抑热上行,白术苍术苦甘辛温运脾燥脾健脾,多角度祛脾之湿,与清肝脾湿热的茵陈一道,让脾胃气机有升有降,形成一个循环,让湿热无驻留之所。
人参当归知母益气养血,助上药祛邪而不伤正。
由于本方针对症状为正气不足,气血虚,且本方因祛湿而性多苦燥,易伤及气血阴津,故以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知母苦寒质润,既可以清热,又可以养阴,防止诸药在祛湿时伤及津液和脾胃,使祛邪不伤正。
最后一味,甘草,清热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并止痛。
多味合用,外散风邪,内清湿热,表里同治。既可以从皮肤、小便将风湿热排出体外,又可以通过健脾从内部从根本上去除湿热。具有利湿清热、疏风止痛的功效。
临床常用于治湿热邪气潜伏,久治不愈,免疫力差所致病证。多在身体疼痛的基础上,伴有身体的重着、困重感,并有局部发热,心里莫名烦躁,口干口黏口臭,小便黄,大便干或粘等湿热的表现,舌苔多黄腻。
1、湿热痹证或痿证久治不愈兼正气不足
痹证,经络闭阻不通,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神经痛等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
痿症,是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时间长,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及行走者多见。
正气不足,可表现为久病不愈、大便溏稀、食量减少、神疲倦怠,同时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苦明显。
2、皮肤病症,过敏性紫癜,慢性湿疹,扁平疣,带状疱疹等
不仅是疼痛类的疾病,当归拈痛汤还可以治疗皮肤病,比如湿疹。西医认为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的“湿疮”“浸淫疮”等。
中医认为由于体质因素,饮食肥甘厚味或辛辣刺激,导致脾胃受损,进而内生湿热,湿热之邪潜伏体内,蕴结于血中,使血液凌乱,溢于脉外,渗于肌肤,又外感风邪,内外两邪相互作用,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
湿疹也分为很多证型,其中湿热内蕴型湿疹用当归拈痛汤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湿热之邪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里面压力不断增大,导致湿热向各个方面排出,表现在皮肤上便是湿疹。
主要表现为发病快,皮损部位潮红,伴有局部发热,有瘙痒感,周围肿胀,丘疱疹密集,抓破渗液流水。
多伴有内心烦躁,口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等湿热症状,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数。可以在当归拈痛汤的基础上,加入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增强祛风止痒燥湿的功效。

因为本方所治疗的疾病是风湿热为患,使用本方时要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好心情,注意避风。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归拈痛汤比较神奇,但是也不是专病专方,需要结合具体表现进行辨证加减使用。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中医之声,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风、风湿、关节病久治不愈,试试这个中成药,专治湿热肿痛
祛湿热的方子多,这个方子万里挑一
(原创)从伏气温病理论浅谈当归拈痛汤
暴泻中医辨证治疗最佳秘方
湿热
异病同治 巧用当归拈痛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